城市规划原理摘要.doc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摘要.doc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摘要.doc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摘要.doc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摘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的定义:(1)产生定义:第二次大分工的产物。(2)功能定义:功能的特殊性。(3)聚集定义: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信息。(4)区域定义:一种区域现象,具有控制、调整、服务的职能。(5)景观定义:以人造景观为特征,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物、空间利用多样化。(6)系统定义: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2、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2)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包括政治、空间环境、要素流动、社会、经济。3、大都市区: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美国最早采用,1980年该称大都市统计区,后来有加拿大的“国情调查大都市区”,澳大利亚的“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英国的“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和“大都市经济劳动区”,瑞典的“劳动市场区”,日本的都市圈等。4、大都市带:1957年,法国戈特曼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后提出的概念。当时存在6个大都市带:(1)美国东北部。(2)美国大湖都市带。(3)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4)英格兰都市带。(5)西北欧大都市带。(6)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还有可能成为大都市带的3个地区:(1)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两大核心。(2)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3)洛杉机为中心的区域。5、全球城市区域: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6、城市与乡村的区别:(1)集聚规模。(2)生产效率。(3)生产力结构。(4)职能。(5)物质形态。(6)文化观念。7、城市与乡村的联系:(1)物质联系。(2)经济联系。(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作用联系。(6)服务联系。(7)政治、行政组织联系。8、中国的市镇设置标准:(1)聚集人口规模:20万以下是小城市,20万至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至100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2)政治经济地位。(3)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指标。9、中国市制的两个基本特点:(1)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地域类型上分,包括了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设区市、不设区市(或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行政等级上分,包括了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四个等级。(2)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实行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广域型市制。10、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城乡结构“二元化”。(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11、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2、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13、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重要动因)。(2)科技革命与创新(根本动力)。(3)全球化与新经济(重要影响)。(4)城市文化特质(持久动力)。14、城市发展的阶段划分:(1)农业(前工业)社会城市:第一产业为主导;(2)工业社会城市:第二产业为主导;(3)后工业社会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向生态时代迈进。15、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2)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3)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16、影响城市看见环境演进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17、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1)人口的集中。(2)空间形态的改变。(3)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18、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意识、生活方式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1)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2)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3)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19、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区域总人口。20、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1)农业剩余贡献。(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导向。(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21、城镇化进程的四个基本阶段:(1)积聚城镇化。(2)郊区化。(3)逆城镇化。(4)再城镇化。22、中国城镇化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1949-1957)。(2)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3)停滞阶段(1966-1978)。(4)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23、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4)90年代后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24、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1)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2)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3)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25、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选择。(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沿海的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26、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7、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28、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和非基本经济部类;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29、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结合体;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30、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二、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主要理论实践1、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五个阶段:以古希腊(城市公共场所)、古罗马(炫耀和享乐)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城堡及教堂空间的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包洛克(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2、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在米利都城得到了完整体现,雅典局部出现。围绕着广场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神庙、市场厅、露天剧院和市场是关键性节点。3、古罗马: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大量建造了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享乐设施。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鼎盛,城市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可见的核心和焦点,古罗马城是集中体现。公元前300年,罗马征服了地中海地区,建设了大量的营寨城:平面基本是方形和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四方城门,中心为广场。巴黎和伦敦就是从营寨城发展而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4、中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了中世纪,城市处于衰落状态。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建设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城市很少按规划建造。城市中围绕着公共广场组织各类城市设施以及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构,构成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独特魅力。由于中世纪战争频繁,出现了一些以城市防御为出发点的规划模式。行会等市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得到较大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摆脱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统治,发展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等成为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自治促使城市不断扩张,如佛罗伦萨。5、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进行了局部改建,主要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建设了一系列具有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以及一些世俗的公共建筑,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和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此外还出现了有关理想城市格局的讨论。6、巴洛克时期:巴黎的城市改建影响最大。在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轴线放射的街道(香谢丽舍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凡尔赛宫)、公共广场(协和广场)成为那个时期的典范。7、18世纪在英国起步的工业革命迅速的推进了城市化进程。8、现代城市规划是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形成的。(1)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架构,提出了理想的社区和城市模式。源于莫尔的乌托邦概念。欧文的协和村,4/5的财产购买12000公顷土地建设。傅里叶的法朗吉,建设1500-2000人组成的摄取,社会大生产。戈定按照傅里叶的思想进行了实践。(2)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909年英国住房、城镇规划等法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确立。(3)行政实践:豪斯曼法国巴黎改建。政府直接参与组织,以道路切割为方式。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洲大陆城市改建的样板。(4)技术基础:城市美化。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传统。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引入城市,随西谛对中世纪城市内部布局的总结和对城市不规则布局的倡导而深化。奥姆斯特德设计纽约中央公园。城市美化运动的标志是1893年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的全面改进。伯拉汉姆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5)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如凯伯里在伯明翰建设的城镇;莱佛在利物铺建设的城镇;普尔曼在芝加哥南部建设的城镇。公司城建设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有实践意义,恩温和帕克就是在此实践基础上在约克郡建设了埃斯沃斯城镇的。9、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P27):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该理论,主张城市分散发展。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 指导恩温和帕克在约克郡建设了埃斯沃斯城镇。10、勒-柯布西挨的现代城市设想(P28):1922年明天城市,1931年光辉城市(他的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主张城市集中发展。其中的理性功能主义思想体现在了他主持写的雅典宪章中,他本人也主持了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1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符合铁路运输要求。创立了马德里城市化股份公司。前苏联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线性工业城市模式,例子有斯大林格勒规划、哥本哈根指状式发展、巴黎轴向延伸。12、戈涅的工业城市。工业城市专著。工业城市中提出的功能分区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功能分区的原则。1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1889年西谛的城市建设艺术好似在欧洲城市规划领域炸开了一棵爆破弹。西谛考察了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优秀建筑,提出了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研究了城市各类构成要素,如广场、街道、建筑、小品。在主要广场和街道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强调土地的最经济利用,用根据既经济又能满足艺术布局要求的原则寻求两个极端的调和。14、格迪斯的学说。1915年进化中的城市,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的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15、城市发展理论。(1)城市化理论。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前提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K戴维斯提出各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可以用趋缓的“S”形曲线来描述。诺瑟姆城市发展三阶段,初级阶段(30%以下的城市人口),中期阶段(30%至70%的城市人口),后期阶段(70%以上的城市人口)。(2)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佩罗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是主体,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经济整体发展。城市发展的社会学理论:人类生态学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当城市发展时,克服距离的结构性调整往往采用建立新的中心和改进交通系统这两种方法。在交通系统拥挤的情况下,城市的主要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以及便利居民的互相交往。(3)城市分散发展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深化。卫星城。恩温提出并使用了这一说法。1924年阿母斯特丹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认为卫星城市是一个独立城市单位,但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1944年,阿伯克隆比完成了大伦敦规划。1940年代中叶起,新城概念出现,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成为城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大城市起到截流作用。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未来中阐述。他全面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状况,提出目标:一是把衰败地区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这些地方活动的地方去,二是把上述腾出来的地方,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三是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两种组织方式,一是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二是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广亩城。赖特把城市分散发挥到极制。消失中的城市未来城市是无所不在而又无所在的,宽阔的田地中正式提出广亩城市设想,那在小汽车普及的情况下已成为可能。他认为美国不需要人帮助建造广亩城市,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完全随意,60年代的郊迁化成为可能。(4)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卡利诺:城市化经济-当城市地区的总产出增加时,不同类型的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下降。地方化经济-当整个工业的全部产出增加时,这一工业中的某一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下降。内部规模经济-指当生产企业本身规模的增加而导致本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城市人口少于330万时,聚集经济超过不经济。城市人口大于330万时,聚集不经济超过经济。世界城市:1966年豪尔针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写作了世界城市,他认为有几个特征:一是政治中心,二是商业中心,三是各种专门人才中心,四是人口中心,五是文化娱乐中心。1982年,弗里德曼和沃尔夫发表了世界城市形成:一项研究与行动的议程,提出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中心,提出了世界城市两项判别标准:一是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二是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弗里德曼等依据世界体系理论,认为世界城市只能产生在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核心和半边缘地区,即资本主义先进的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98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世界城市假说,强调了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的观点,提出了世界城市七个指标:一是主要的金融中心,二是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三是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四是商业部门的高度增长,五是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六是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七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大都市带:法国戈特曼1957年提出,指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5)城市体系理论。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综合。英国的城市扩散是以新城的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而美国的城市扩散是以郊区化的方式实现的,新城的建设本身是一种扩散中相对集中的建设方式。1980年代以后的美国兴起的新都市主义更表明了对这种趋势的强化。城市体系理论较好地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基本取向。城市体系的研究起始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后经芒福德等人的不断努力,确立了区域规划的科学概念。贝利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城市区域的观点、对城市经济行为的分析和中心地理论,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完整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三是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1941年齐普提出的等级规模分布理论。16、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区位理论是城市规划进行土地使用配置的理论基础。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研究中数量相对比较集中的内容。廖士区位理论第一个引入了需求作为主要的空间变量,市场网络是廖士区位理论最高表现形式。伊萨德从制造业出发,希望形成一种统一的、一般化的区位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位理论的研究具有更宏观、动态、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只关注市场机制而逐步向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规划调节相结合转变。17、城市整体空间组织理论。形成城市的整体结构,从而发挥各自的作用,是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1)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戈涅在工业城市规划中首先提出按照城市活动类型进行分区的原则。勒-柯布西挨影响下的国际建筑协会通过了雅典宪章,确立了功能分区的原则,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2)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同心圆理论,伯吉斯1923年提出,以芝加哥为例。城市划分为五个环,一是中心商务区,二是过渡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三是工人居住区,四是良好居住区,五是通勤区。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年提出,根据美国64个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城市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多核心理论,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提出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一是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二是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三是有些活动易相互对抗和消极影响,应避免同时存在,四是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因此,城市并非是单一中心而是多个中心构成的。(3)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位置极差地租理论,城市土地使用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对不同地租的承受能力而进行竞争的结果。伊萨德认为,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与中心商务区的距离。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比较重要的地租理论是阿伦索于1964年提出的竞租理论。经济合理性不是城市规划唯一依据,其最根本的原则应该在于社会合理性。(4)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玛塔的线形城市是铁路时代的产物,提出城市建设一切问题是交通问题为前提,提出城市道路应当按照道路的性质进行分类,并以此确定道路的宽度。巴黎总建筑师埃涅尔在20世纪初对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市中心,并且改善市中心与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公路的联系。为巴黎设计了若干条大道和新的环行道路,从而改观了豪斯曼巴黎改建遗留问题。认为城市道路干线效率取决于街道交叉口组织方法,提出建设“街道立体交叉枢纽”和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人行通道。柯布西挨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是汽车时代的作品。佩里提出以邻里单位来组织城市居住区,他认为该观点是被汽车逼出来的。应当以城市交通干道为边界建立起有一定生活服务设施的家庭邻里,在邻里单位里不应有交通量大的道路穿越。斯坦等人完成的雷德邦规划,对邻里单位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大街坊”的概念。屈普提出了交通分区,实现了整体的步行交通与车型交通的分离,该划分方法成为了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中交通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1963年,布坎南在城市交通中提出,必须建立一个高速道路网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麦克劳林总结道:交通是用地的函数。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的运输土地使用规划研究与二战后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相结合,形成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城市规划领域占主导思想的过程方法论。新都市主义:针对80年代后美国郊区建设中存在的城市的蔓延和对私人小汽车交通的极度依赖所带来的低效率和浪费问题,提出应当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原则进行调整,强调要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着公共交通的站点进行布局,使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提出了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5)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西谛,城市设计之父,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看见组织的艺术原则,但1950年前一直被视为反面教材,1970年后,由罗西和克里尔兄弟等人发扬光大,他们的观点对欧洲城市重建运动、都市村庄以及美国的“新都市主义”产生了影响。罗西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城市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克里尔兄弟认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之上。列昂.克里尔还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是“街区”。科林.罗和柯伊特在1975年拼贴城市中提出城市是不断的被填充和演变。(6)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佩里邻里单位六个原则组成:一是规模(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二是边界(主要交通干道),三是开放空间(提供娱乐空间),四是机构用地(适当布置),五是地方商业(组成商业区),六是内部道路系统(便于单位内运行又能阻止过境交通使用)。国际建筑协会的十次小组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的思想。凯文林奇,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要素: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雅布斯,运用社会使用方法对美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决定城市基本面貌的是街道和广场。提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街道必须是安全的,二是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三是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有使用者。提出街道生活的多样性须有以下四原则:一是作为整体的地区至少要用于两个基本的功能(生活、工作、购物、进餐),越多越好。二是沿着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900英尺)。三是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共存于她称之为“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四是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亚历山大,1956年城市并非树形,应该是网络状的。18、城市规划方法论:综合规划方法论。分离渐进方法论。混合审视方法论。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倡导性规划方法论。19、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召开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上发表了雅典宪章,系城市规划的大纲,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根据近代理性主义的思想观点,提出近代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这一观点在柯布西挨主持的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得到具体实践。认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订规划方案,鼓励对城市终极状态下各类用地关系的描述。20、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它指出雅典宪章基本原理仍然适用,但需要进行修正。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对终极状态下描述的观点,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达维多复夫提出的“规划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成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197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会议通过的宣言提出环境是人民创造的,这就为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21、中国历史早期,城市的建设服务于王朝的对内统治与对外的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城市选址。22、夏代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商代的都城建设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晚期建设的安阳殷墟,强化了与周边地区的融合,在中国都城建设中有独特意义;周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形成,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基本成形。西周洛邑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23、30、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1)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影响到了地球上所有城市。(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各类发展资源跨国流动的规模不断地扩张。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信息、通讯和交通的技术革命使资源跨国流动的成本日益降低。(3)随着大型企业经济活动的纵向分解所形成的不同层面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管理控制层面聚集的城市、研究开发层面聚集的城市、制造装配层面聚集的城市,由原来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相对独立的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改变为紧密联系且相互依赖的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垂直性的地域分工体系。垂直性的地域分工体系的区位分布上出现了这样一些趋势: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形成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对于全球和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显著。制造业资本的跨国投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迅速发展,同时也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制造装配基地。在发达国家出现一系列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而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城市普遍衰退,只有少数城市成功转型。(4)三种不同层面的经济活动的集聚也形成了不同分布的特征:管理控制层面聚集的城市一般都集中到大都市地区。研究开发层面聚集的城市在充满宜人环境的地区中的小城镇发展。制造装配层面聚集的城市向小城市或者大都市地区的边缘发展。(5)全球城市或者世界城市:指那些担当着管理控制全球经济活动职能的城市,这些城市位于全球城市体系的最高层级。它的基本特点:作为跨国公司的总部集中地,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都是金融中心。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跨国公司的商务需求。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城市是信息、通讯和交通设施的枢纽。(6)伦敦战略规划:从居住、就业、交通、休闲娱乐四个主题领域以及三个跨部门的领域即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设计和蓝带网络制定了全市发展框架。纽约2030规划:从土地使用、水资源、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等六个方面制定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纲领。(7)城市或地区复兴规划类型:城市中央商务区的重塑。城市更新和滨水地区的开发。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31、知识经济和创新城市。(1)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首先使用知识经济概念。(2)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后盾。(3)高科技园区的四种基本类型: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科技城。技术园区。完整的科技都会。当今世界的科技创新仍然主要来自传统的国际性大都会。(4)以下几种产业更需要形成地方性的联系:新产业。以非标准化或为顾客定制的产品为主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连续的。企业集群三个特点: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很多公司在地理上集聚。有支撑的制度结构。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地交易、交流和互动。(5)对城市整体创新的研究分两个类型:以对未来的设想为主要特征,更多的建立在对电子网络等的运用基础上。如威廉米切尔就提出“比特城”、“E托邦”的理论。从城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组织角度入手,以城市的创新氛围作为核心,探讨城市创新的动力机制。霍尔和兰德瑞具有代表性。32、加强社会协调、提高生活质量。(1)以“市民社会”和“城市治理”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成为城市设计的基本保障。(2)“治理”的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