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霍林郭勒三中2014-2015学年高 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能源危机是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中国立足自身解决能源困扰的重要举措之一背景材料:2005国际油价飙升,新型纳米金属燃料面世;2006年1月1日,“苏北五市”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到2010年,江苏省将打造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生物柴油是以油脂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所得高级脂肪酸甲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大大降低了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b生物柴油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清洁能源c石油是一种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d纳米金属燃料表面积大,易引发,能量释放快2(3分)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av(nh3)=0.1mol/(lmin)bv (h2)=0.6mol/(lmin)cv (n2)=0.3mol/(lmin)dv (h2)=0.3mol/(lmin)3(3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b50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c将混合气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4(3分)用铁片与50ml 1mol/l的硫酸反应制取h2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是()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滴加几滴浓硫酸c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5(3分)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o的物质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6(3分)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以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已知:hcl(aq)+nh3h2o(aq)=nh4cl(aq)+h2o(l);h=a kjmol1hno3(aq)+koh(aq)=nano3(aq)+h2o(l);h=c kjmol1hcl(aq)+naoh(s)=nacl(aq)+h2o(l);h=b kjmol1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aabcbcbaca=b=cdacb7(3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燃烧热的是()ac6h12o6(s)+6o2(g)=6co2(g)+6h2o(l);h=akjmol1bch3ch2oh(l)+o2(g)=ch3cho(l)+h2o(l);h=bkjmol1cc(s)+o2(g)=co(g);h=c kjmol1dnh3(g)+o2(g)=no(g)+h2o(g);h=d kjmol18(3分)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bcaco3(s)=cao(s)+co2(g);h=+178.5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chi(g)h2(g)+i2(s);h=26.5kj/mol,由此可知1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的能量dh+(aq)+oh(aq)=h2o(l);h=57.3kj/mol,含1molnaoh水溶液与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3 kj9(3分)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百分组成(hi)=(i2);反应速率(h2)=(i2)=(hi)时;c(hi):c(h2):c(i2)=2:1:1时;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bcd10(3分)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是()ac(s)+o2(g)=co(g);h1 c(s)+o2(g)=co2(g);h2bh2(g)+cl2(g)=hcl(g);h1h2(g)+cl2(g)=2hcl(g);h2c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ds(g)+o2(g)=so2(g);h1 s(s)+o2(g)=so2(g);h211(3分)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2(3分)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颜色,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压强,密度其中不变的是()abcd13(3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4y2(g)2z2(g)+3q2(g)的反应,其中x2、y2、z2、q2的起始浓度分别是0.1moll1、0.4moll1、0.2moll1、0.3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ac(x2)=0.15 moll1bc(y2)=0.9 moll1cc(z2)=0.3 moll1dc(q2)=0.5 moll114(3分)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h2(g)+o2(g)h2o(g);h2=q2,h2(g)+o2(g)h2o(l);h3=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2b0.4q1+0.1q2c0.4q1+0.05q3d0.4q1+0.1q315(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xya再加入ab的转化率b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c增大体积a的转化率d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aabbccdd16(3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a 和1mol b,发生反应:3a(g)+b(g)xc(g),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a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0.6mol a、0.2mol b和1.6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也为a mol/l,则x的值为()a1b2c3d4二、填空题17(13分)近几十年来,对以氢能源作为未来动力燃料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所谓“二级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等(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c光解海水 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2)燃烧氢气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4克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为571.6kj,试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o2(g)=co2 (g);h=393.5kj/mol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1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的热量nh键的键能是(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8(6分)ma(气)+nb(气)pc(气)+qd(气) 的 c% 与时间 t 有如图关系(1)若e、f表示两种温度,则 ef ( 填、或=),正反应 热(2)若e、f表示两种压强,则 m+np+q19(8分)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1 t3t4(2)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at0t1bt2t3ct3t4dt5t620(7分)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2和bmol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容器中还剩余cmoln2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若把容器体积减小一半,则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n2转化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6分)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so2、3molo2,反应到达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了反应试填写下列空格:平衡时体系中o2的体积分数为该温度下,反应 2so2(气)+o2(气)2so3(气) 的平衡常数k=若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则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为(用p表示)22(12分)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mol/l 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仪器序号abcdef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内蒙古霍林郭勒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能源危机是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中国立足自身解决能源困扰的重要举措之一背景材料:2005国际油价飙升,新型纳米金属燃料面世;2006年1月1日,“苏北五市”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到2010年,江苏省将打造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生物柴油是以油脂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所得高级脂肪酸甲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大大降低了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b生物柴油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清洁能源c石油是一种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d纳米金属燃料表面积大,易引发,能量释放快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分析:a乙醇汽油的推广,主要是为缓解能源危机;b生物柴油中含有碳元素;c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重复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d纳米金属燃料表面积大解答:解:a乙醇汽油的推广,主要是为缓解能源危机,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故a错误; b生物柴油中含有碳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c石油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纳米金属燃料表面积大,反应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清洁能源,难度不大,注意生物柴油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该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反而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3分)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av(nh3)=0.1mol/(lmin)bv (h2)=0.6mol/(lmin)cv (n2)=0.3mol/(lmin)dv (h2)=0.3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以同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升高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解答:解:av(nh3)=0.1mol/(lmin);bv(h2):v(nh3)=3:2,故v(nh3)=v(h2)=0.6mol/(lmin)=0.4mol/(lmin);cv(nh3):v(n2)=2:1,故v(nh3)=2v(n2)=20.3mol/(lmin)=0.6mol/(lmin);dv(h2):v(nh3)=3:2,故v(nh3)=v(h2)=0.3mol/(lmin)=0.2mol/(lmin),故c的反应速率最快,故c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以及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度不大要注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要以同一个物质进行比较3(3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b50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c将混合气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勒沙特列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与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解答:解:a存在平衡2so2+o2(g)2so3(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有利于合成so3,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存在平衡2n2+3h22nh3,合成氨是放热过程,高温不利于氨气的合成,选择500考虑反应速率较快、且催化剂活性较高,故b选;c氨气液化,氨气的浓度降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clo+2h+cl,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是否发生平衡的移动4(3分)用铁片与50ml 1mol/l的硫酸反应制取h2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是()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滴加几滴浓硫酸c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加热、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接触面积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b滴加几滴浓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选;c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溶液总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慢,故c选;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3分)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o的物质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增加co物质的量,加快了反应速率;b、体积缩小,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d、压强不变,充入氮气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解答:解:a、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增加co物质的量,加快了反应速率,故a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影响化学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需要注意的是改变纯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压强改变必须引起浓度的改变才能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6(3分)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以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已知:hcl(aq)+nh3h2o(aq)=nh4cl(aq)+h2o(l);h=a kjmol1hno3(aq)+koh(aq)=nano3(aq)+h2o(l);h=c kjmol1hcl(aq)+naoh(s)=nacl(aq)+h2o(l);h=b kjmol1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aabcbcbaca=b=cdacb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分析: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弱酸弱碱电离时要吸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据此分析解答:解:hcl(aq)+nh3h2o(aq)=nh4cl(aq)+h2o(l);h=a kjmol1,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hno3(aq)+koh(aq)=nano3(aq)+h2o(l);h=c kjmol1,hno3、koh为强酸与强碱,其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3=57.3kj/mol;hcl(aq)+naoh(s)=nacl(aq)+h2o(l);h=b kjmol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反应为放热反应h0,即abc均为负值,放热越多,反应热越小,则ac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计算和反应热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中和热的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电离吸热7(3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燃烧热的是()ac6h12o6(s)+6o2(g)=6co2(g)+6h2o(l);h=akjmol1bch3ch2oh(l)+o2(g)=ch3cho(l)+h2o(l);h=bkjmol1cc(s)+o2(g)=co(g);h=c kjmol1dnh3(g)+o2(g)=no(g)+h2o(g);h=d kjmol1考点:燃烧热 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据此回答判断解答:解:a、c6h12o6(s)+6o2(g)=6co2(g)+6h2o(l),h=akjmol1,akj是1molc6h12o6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放出的热量,故a正确;b、以全能继续燃烧生成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c(s)+o2(g)=co(g),h=c kjmol1中的产物co不是完全燃烧的产物,应该到二氧化碳,故c错误;d、nh3(g)+o2(g)=no(g)+h2o(g);h=d kjmol1中水是气态,应该到液态的水,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的概念知识,注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8(3分)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bcaco3(s)=cao(s)+co2(g);h=+178.5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chi(g)h2(g)+i2(s);h=26.5kj/mol,由此可知1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的能量dh+(aq)+oh(aq)=h2o(l);h=57.3kj/mol,含1molnaoh水溶液与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3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为放热反应;b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为吸热反应;c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分析;d浓硫酸稀释放热解答:解: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e反应物e生成物,故a正确;bcaco3(s)=cao(s)+co2(g);h=+178.5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e反应物e生成物,故b错误;chi(g)h2(g)+i2(s);h=26.5kj/mol,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1mol hi不能全部分解,则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放出的能量小于26.5kj,故c错误;dh+(aq)+oh(aq)=h2o(l);h=57.3kj/mol,含1molnaoh水溶液与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由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所以反应后放热大于57.3 kj,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和焓变、中和热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应的特点9(3分)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百分组成(hi)=(i2);反应速率(h2)=(i2)=(hi)时;c(hi):c(h2):c(i2)=2:1:1时;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bc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不能用压强变化衡量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解答: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表示的是正逆反应速率,但是不满足二者的化学计量数关系,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正确;百分组成(hi)=(i2);无法判断各组分浓度是否不再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反应速率(h2)=(i2)=(hi)时;反应速率大小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c(hi):c(h2):c(i2)=2:1:1时;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发生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无法根据压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正确;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无法根据平均相对分子量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反应体系中只有碘单质有色,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正确;该反应中,气体的总质量固定,容器的容积固定,根据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无法根据密度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是:v(正) =v(逆),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在解题时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根本标志,并明确气体的颜色、密度、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与根本标志的关系,才能全面分析、正确作答10(3分)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是()ac(s)+o2(g)=co(g);h1 c(s)+o2(g)=co2(g);h2bh2(g)+cl2(g)=hcl(g);h1h2(g)+cl2(g)=2hcl(g);h2c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ds(g)+o2(g)=so2(g);h1 s(s)+o2(g)=so2(g);h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分析:a、碳单质完全燃烧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放的热;b、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c、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d、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a、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故a错误;b、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该化合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值是负值,h1=2h2,h1h2,故b错误;c、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焓变是负值,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故h1h2,故c错误;d、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判断,主要是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量不同、状态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的能量变化本题,题目较简单11(3分)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低;b、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其大于0是反应吸热;c、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不如生成物能量高;d、升温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解答:解:a、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不如生成物能量高,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正反应吸热h0,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故b正确;c、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不如生成物能量高,故c错误;d、升温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题目依据图象给出信息,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并结合化学键分析,同时考查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2(3分)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颜色,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压强,密度其中不变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根据m=判断;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容器的容积不变,根据pv=nrt判断;根据=判断解答:解:可逆反应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根据m=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容器的容积不变,根据pv=nrt可知,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根据=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知识,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理解13(3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4y2(g)2z2(g)+3q2(g)的反应,其中x2、y2、z2、q2的起始浓度分别是0.1moll1、0.4moll1、0.2moll1、0.3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ac(x2)=0.15 moll1bc(y2)=0.9 moll1cc(z2)=0.3 moll1dc(q2)=0.5 moll1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a、x2(g)+4y2(g)2z2(g)+3q2(g)的反应x2浓度增大,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建立平衡,所以0.1c(x2)浓度0.2,故a可能;b、x2(g)+4y2(g)2z2(g)+3q2(g)的反应y2浓度增大,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建立平衡,得到0.4c(y2)浓度0.8,故b不可能;c、x2(g)+4y2(g)2z2(g)+3q2(g)的反应z2浓度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建立平衡,得到0.2c(z2)浓度0.4,故c可能;d、x2(g)+4y2(g)2z2(g)+3q2(g)的反应q2浓度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建立平衡,得到0.3c(q2)浓度0.6,故c可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建立,难度不大,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假设法是解化学习题的常用方法14(3分)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h2(g)+o2(g)h2o(g);h2=q2,h2(g)+o2(g)h2o(l);h3=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2b0.4q1+0.1q2c0.4q1+0.05q3d0.4q1+0.1q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解答: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n=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h2(g)+o2(g)h2o(l);h3=q3,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1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1q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关键,注意室温下水为液体15(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xya再加入ab的转化率b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c增大体积a的转化率d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aabbccd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反应的特征是反应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大于生成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图象中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增大而增大,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该题解答:解:a、再加入a,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符合,故a正确;b、再加入c,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的百分含量减少,故b错误c、增大体积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容器体积和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以及题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3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a 和1mol b,发生反应:3a(g)+b(g)xc(g),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a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0.6mol a、0.2mol b和1.6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也为a mol/l,则x的值为()a1b2c3d4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恒温恒容下,开始充入3mola和1molb与开始充入0.6mola、0.2molb和1.6molc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都为amol/l,说明为完全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3mol、n(b)=1mol,据此解答解答:解:恒温恒容下,开始充入3mola和1molb与开始充入0.6mola、0.2molb和1.6molc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都为amol/l,说明为完全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3mol、n(b)=1mol,故0.6mol+1.6mol=3mol,0.2mol+1.6mol=1,解得x=2,故选b点评: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理解等效平衡规律:1、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一边,对应物质满足等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一边,对应物质满足等比2:恒温恒压,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一边,对应物质满足等比二、填空题17(13分)近几十年来,对以氢能源作为未来动力燃料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所谓“二级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等(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c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c光解海水 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2)燃烧氢气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4克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为571.6kj,试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3)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o2(g)=co2 (g);h=393.5kj/mol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4.36:1(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1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的热量nh键的键能是391.6 kjmol1(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g)+feo(s)=fe(s)+co2(g)h=218.0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1)开发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方法要从能源消耗分析;(2)氢气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571.6 kj;(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求出1克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然后求出比值;(4)由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解答;(5)根据盖斯定律将三个化学方程式进行处理解答:解:(1)a电解水需要大量的电能,不符合廉价的要求,故a错误;b锌和稀硫酸反应,消耗大量的锌和硫酸,不符合廉价的要求,故b错误;c光解海水,可充分利用光能,廉价而又低碳,符合要求,故c正确;d石油、天然气不是可持续能源,故d错误;故选c;(2)已知4克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为571.6kj,则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所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mol1;(3)由c(g)+o2(g)co2(g)h=393.5kjmol1可知1克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由h2(g)+o2(g)=h2o(l)h=285.8kjmol1;可知1克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4.36:1;故答案为:4.36:1;(4)据题意,0.5mol氮气和1.5mol氢气反应生成1mol氨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与新能源调度协同绿色出行模式报告
- 2025餐厅转让协商合同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报告
- 2025关于市场营销合同范文
- 2025年生物催化金纳米粒子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报告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产业链绿色发展报告
-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有哪些技术特点
- 黑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胆固醇对动物细胞膜的作用
- 时尚美发店技师团队劳务输出合同标准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灾备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DL-T 5022-2023 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规程
- 中小学内控管理制度
- 网络安全防骗秘籍2
- 消防防护装备课件
- 高二下学期《知荣明耻+抵制劣行》主题班会
- 入院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旅游景区管理协议书
- 如何提高采购效率培训课件
- 春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广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