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 乞巧.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 乞巧.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 乞巧.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 乞巧.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 乞巧.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29、古诗两首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会认“乞”“霄”等4个生字,会写“渡”“屏”等8个生字。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嫦娥,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重点难点入情入境,诵读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策略方法师友和谐互助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数两课时课前导学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然后反复诵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首古诗。课下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做准备。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 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感知研读共品互助释疑学习古诗乞巧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理解“宵”“霄”的意思a 重点抓住“尽”“望”体会其中的内涵(“尽”“几万条”体会红丝线的多,从“家家”体会场面的热闹)b 简介织女,体会人们的乞巧目的(“望”含有“祈望幸福”之意)故事激趣导入,揭题质疑1、同学们平时喜欢读民间或神话故事吗?(喜欢)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2、课件出示民间或神话故事的画面(“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3、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跟其中的一个故事有关,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乞巧)4、师提示学生注意字音变调。生齐读。5、简介作者并质疑课题。初读古诗,整体感知2、 指名读4、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5、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借助故事,品读涵咏课件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1、指名读、齐读3、理解、比较“宵”“霄”的异同(形与义:查字典、扩词、结合诗句)4、相机出示“碧霄”图,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a引导学生观察“碧宵”图,感受夜空之美b在这七夕夜空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c谁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课件体会“渡河桥”及“鹊桥”的意象)d引读:是啊,在这七夕的夜空下,牛郎和织女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相会的日子,你猜他们的心情会是如何呢?(高兴、激动)谁能试着把这种激动的心情读出来。是啊,在这七夕的夜空下,牛郎迫不及待地披上牛皮,带着他的一双儿女去追织女,这又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啊,读如果,我也站在这七夕的夜空下,我会这样读走进七夕,体验乞巧盛况天上鹊桥相会,那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指名读2、透过这两句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地上的人们在向织女乞巧)3、谁知道乞巧有哪些方式呢?(相机出示资料袋的肉容)4、那我们诗句说的是哪种的乞巧方式呢?(对月穿针)5、你仿佛又看见了什么呢?c 是啊,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如果姑娘们有一双巧手那她们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6、课外拓展,感受古代乞巧盛况a 难怪唐朝诗人,崔颢看到这样的情景留下了这样的诗句“长安城中夜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b 在当时,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叫乞巧歌(课件出示乞巧歌)指名读、师生合作读c 我们一起走进这七夕的乞巧盛会。在这七夕的夜空下,对着那半弯月亮,你想许下怎样的心愿呢?(音乐起)7、指导朗读,读出动静之对比1、其实像乞巧这样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还有很多,谁知道还有哪些呢?1、 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评价)、齐读3、 再读古诗,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2、 结合预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齐读课文 再读诗句第 二 课 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巩固拓展总结提高学习古诗嫦娥就题导入,构建情境出示理解词语的四种方法:1.读注释、查字典;2.拆词法;3.联系上下文;4.联系生活实际“深”的理解“深”的4个义项:从上到下距离大;感情深厚、密切;道理深刻、难懂;环境幽深、昏暗。“深”的正确解释。(环境幽深、昏暗)“烛影深”写环境也是暗示心情,从环境的幽暗体会主人公的寂寞。“渐落”“沉”联系上句的“烛影深”,体会主人公一夜、可能也是夜夜难以入眠。“夜夜心”的理解。讲授“云母屏风”的形状、功能、使用方式指导写“屏、烛、晓、偷”这四个一类字。想象诗境,表述诗意“悔”体会嫦娥、也可能是主人公的深深悔恨。“夜夜心”体会这是颗寂寞的心,孤独的心,悔恨的心。活动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3、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注意听,待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初读自悟,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2、听课文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3、诗人简介6、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再读,读准节奏采用指名读、范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2)读了诗,你有什么收获?(3)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5)天快亮了,诗人睡觉了没有?(6)睡不着会感觉怎么样?很孤单,寂寞。(8)老师提个醒: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3)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吗?(4)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5)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说说嫦娥为什么后悔?(6)我们来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样呢?(7)那你们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8)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品读古诗,体会情感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学生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