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非标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读“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b.生活水平的提高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2.“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劳动力丰富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a.b.c.d.解析:第1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使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下降的时间不长。第2题,“人口红利”期直接的表现是社会负担最小化,劳动力最大化。答案:1.c2.a图甲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题。图甲图乙3.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8亿公顷以上c.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4.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林地减少d.未利用地增加解析:第3题,由图甲知,2000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42007年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平稳,且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第4题,分析图乙知,林地增加面积最大,是退耕还林的结果;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较大,说明建设用地增多。答案:3.c4.a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第56题。“环境负担”公式:eb=p+a-tp人口(population)a消费程度(afiluence)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5.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加重的是()。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单产水平下降6.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开发湿地、滩涂,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增加粮食进口,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解析:第5题,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两者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数的变化。第6题,通过技术的提高实现环境负担的减轻,推广良种,是符合这个要求的。a项是通过工程措施减轻负担;b项,农业生产结构不属于技术措施;d项也不符合题意。答案:5.c6.c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大规模地快速推进工业化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采用科学标准的体系全面测量中国绿色gdp,能较好地全面考核中国的资源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据此完成第78题。7.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是()。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a.b.c.d.8.下列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砍伐出售林木,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发展“循环经济”,获得经济收益实现清洁生产,获得经济收益a.b.c.d.解析:第7题,绿色gdp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与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它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第8题,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答案:7.a8.d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911题。9.(双选)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a.f表示资源开发b.f表示产业活动c.h表示废弃物排放d.h表示产品消费10.(双选)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11.(双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高经济增长b.发展清洁生产c.倡导循环经济d.减少资源开发解析:第9题,图中e代表资源获取,f、g代表生产、流通环节,h代表废弃物排放。第10题,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问题。第11题,中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要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答案:9.bc10.ad11.bc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12.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13.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小农经营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d.科技水平低解析:第12题,据图分析,水窖集雨为作物种植提供灌溉水源,作物种植为饲料加工提供秸秆、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为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供暖,沼渣作为肥料还田。第13题,该园区农业生产具有科技投入多、集约化经营和面向市场的特点。答案:12.d13.c1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10.2注:1995年全国为1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解析:第(1)题,先读懂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第(2)题,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线,读懂趋势,再回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农业发展依靠什么?从材料中得出从“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资源转化效益”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题,前半题解法同上题,后半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第(4)题,此题设问比较明确,题干中也有提示“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成本”有关。我国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同。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3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366:2025 EN Petroleum and related products - In-servicing of steam,gas and combined cycle turbines lubricating oils - Guidance and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1194:1992 E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 【正版授权】 IEC 61000-4-23:2016+AMD1:2025 CSV E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23: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Test methods f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HEMP and o
- 【正版授权】 IEC 60904-1:2006 FR-D Photovoltaic devices - Part 1: Measurement of photovoltaic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北仑区工装装修知识培训课件
- gyp考试试题及答案
- 魔鬼食物测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弹丸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500道
- 电厂消防培训
-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
-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
- 煤矿项目部管理制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脑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 脓毒症抗炎治疗策略
- 财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电动汽车V2G技术
- 田忌赛马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