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OK.doc_第1页
悬挑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OK.doc_第2页
悬挑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OK.doc_第3页
悬挑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OK.doc_第4页
悬挑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OK.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江市档案馆新馆工程外脚手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福建省南安市第四建设有限公司2010年07月A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晋江市档案馆新馆工程 编号:致:福建海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外脚手架专项 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套、部分)的编写,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和批准。附:外脚手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签发日期: 审查意见:审查结论: 同意 修改后再报 不同意 监理工程师: 日期: 审核意见:审核结论: 同意 修改后再报 不同意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表由承包单位填写一式四份,审查后代建(建设)、监理、承包单位各留一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施表7.1 共 页 第 页工程名称晋江市档案馆新馆工程施工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单位现报上 外脚手架专项 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文件,请予以审查。主 编编制人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技术负责人审核单位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年 月 日 总承包单位 (盖章)审核人审批人审查单位监理审查意见: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监理单位 (盖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日期:晋江市档案馆新馆工程外脚手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一、脚手架工程设计及搭设参数 1、建设地点:晋江市档案馆新馆位于晋江市行政中心区,北临十四号路,西临罗裳山,东临人保财险用地。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晋江市档案馆新馆项目总用地面积7402.7m2,总建筑面积17854.5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960.98m2,地下建筑面积1893.60m2。上部结构类型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3、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立面较为单一,变化不大,根据这些特点,以安全、可靠、适用的原则,选用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沿外墙全高搭设,并以脚手架搭设最高处为主要设计对象。一至六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六层以上钢管外架采用悬挑,开始搭设,架宽1.05m,步高1.8m。二、悬挑架的荷载取值及水平悬挑梁设计 脚手架搭设示意图2.1 悬挑架荷载的取值与组合 2.1.1 计算基数: 计算高度 H=38m 步 距 h=1.8m 立杆纵距 la=1.5m 立杆横距 lb=1.05m 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钢管自重 G1=0.0384 KN/m 挡脚板自重 G2=0.0132 KN/m安全网自重 G3=0.01 KN/m 外立杆至墙距 ld =1.40m施工活荷载 qk= 2 KN/m2 内立杆至墙距 lc =0.35m2.1.2 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附表 A-1 得:架体每米高度一个立杆纵距的自重 gk1=0.1248KN/m NG1K = Hgk1 = 380.1248 = 4.7424KN 2.1.3 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防护栏杆、挡脚板、密目网等) 外立杆 竹笆板,按 2 步设一层计,共 11 层,单位荷重按 0.14kN/m2(按实) 计:NG2K-1 =(11lalb0.103)/2103 = (111.051.50.14)/2103 = 771.75N 栏杆、挡脚板(按 11 层计,栏杆每步架 1 根) NG2K-2 =(211laG1+11G2)103 =(2111.50.0384+110.0132)103 =1412.4N 安全网 NG2K-3 =HlaG3103 = 381.50.01103=587N 合计 NG2K= 771.75+1412.4+587 = 2771.15 N 内立杆 竹笆板 NG2K-1 =(11lalb0.14)/2103+(11lalc0.14)/2103 = (111.051.50.14+110.351.50.14)/2103 = 1617 N 纵向横杆(搁置悬挑部分的竹笆板用) NG2K-2 = 11laG1 = 111.50.0384103= 633.6 N 合计 NG2K = 1617+633.6 = 2250.6 N 2.1.4 施工均布活荷载 按规范要求,取最不利情况,按荷载最大的装修脚手架考虑,即同时 3层作业层施工:外立杆 NQK 外 =3lalbqk/2 = 31.51.052/2=4.725kN 内立杆 NQK 内 =3lalbqk/2 + 3lalcqk =4.725+0.31.523 = 7.425kN 2.1.5 垂直荷载组合 水平悬挑梁计算外立杆 N1 =1.2(NG1K + NG2K)+1.4NQK 外 =1.2(4.4117+2.7142)+1.44.725=15.166 kN 内立杆 N2 =1.2(NG1K + NG2K)+1.4NQK 内 =1.2(4.4117+2.2506)+1.47.425=18.390 kN 2.2 水平悬挑梁设计 本工程悬挑架采用钢丝绳张拉型钢悬臂式结构,水平悬挑型钢梁采用18槽钢,长 2.9m(局部 4.4m),在二层楼面上预埋 216 的圆钢对槽钢进行背焊固定,距外墙边 1.3m。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规定进行下列计算与验算:计算模型:计算时不考虑槽钢末端斜拉钢丝绳的作用,钢丝绳的承载力作为安全储备。18 槽钢截面特性:Wx=152.2103mm3,I=1369.9104mm4,自重 q=0.2299 kN/m,弹性模量 E=206103N/mm2,翼缘宽度 b=70mm,翼缘平均厚度=10.5mm,高度 h=180mm。最大弯矩 Mmax =N11.4+ N20.35+ q1.52/2 =15.1661.4+18.3900.35+0.22991.52/2 =27.928kNm 强度验算 = Mmax /(xWx) x-截面发展系数,对 形截面,查表得:x = 1.05; Wx -对 x 轴的净截面抵抗矩,查表得:Wx=152.2103mm3。 f -型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Q235 钢,取 f=215N/mm2。 =27.928106/(1.05152.2103)=174.75N/mm2f=215N/mm2 安全。 整体稳定验算 根据刚结构设计的规范(GBJ17-88)的规定,轧制普通槽钢受弯要考虑整体稳定问题。按附录一之(二),本悬臂梁跨长 1.4 米折算成简支梁,其跨度为 21.4=2.8 米,按下列公式计算整体稳定系数:=(570b/l1h)235/s = 5707010.5/(2800180) 235/215 = 0.9086 则悬挑梁弯曲应力为: = Mmax /(Wx) =27.928106/(0.9086116.8103)=210.88N/mm2f=215N/mm2 安全。 刚度验算 = N1l3/3EI+ N2a2(3l-a)/6EI N1、N2-作用于水平悬挑梁上的内、外立杆荷载(KN); E-弹性模量,E=206103N/mm2。 I-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Q235 钢,取 f = 215N/mm2。 =(15.16610314003)/(32.061051369.9104)+18.3901033502(31400-350)/(62.061051369.9104) =5.428mmL/250=1400/250=5.6mm,满足要求。 18 号槽钢后部锚固钢筋设计 锚固钢筋的承载力验算 锚固选用 216 圆钢预埋在二层平板上,吊环承受的拉力为: N3 = Mmax /1.3 = 27.928 /1.3 = 21.48 KN 吊环承受的拉应力为: = N/A =21.48103/(20.785162)= 53.45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锚固钢筋的焊缝验算 = F/(lW) F-作用于锚固钢筋上的轴心拉力设计值,F=F3=17297N; lW-焊缝的计算长度,取 lW=160-10=150mm。 -焊缝的计算厚度,取 16mm。 = 21.48103/(15016)=8.95 N/mm2=160 N/mm2 满足要求。 由计算结果可知,当挑梁采用18 号槽钢时,其强度、挠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为安全计本工程另设置钢丝绳拉索,作为安全储备。 三、立杆稳定性计算 3.1 无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 N/(A)f N 计算立杆最大垂直力设计值,取 N=N2=18.390 kN;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查(JGJ1302001)附录 C 表 C 取值; 根据第 5.3.3 条规定: 立杆计算长度 l0 =kh=1.1551.5180=312cm 长细比 : = l0/i(钢管回转半径)= 312/1.58=197.5, 查附录 C,=0.185 A 立杆的截面面积,查本规范附录 B 表 B 采用:A=489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N/(A)=18390/(0.185489)=203.28N/mm2f=215N/mm2,安全。 3.2 在风荷载作用下,立杆稳定性计算: N/(A)+MW/Wf MW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按本规范(5.3.4)式计算; W 钢管立杆的截面模量,查附录 B 表 B:W=5.08cm3; 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 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k=0.7zs0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 B 类地区,脚手架高 38m,查表得:z=1.495; 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规范 4.2.4 规定采用: 查表得:敞开式脚手架的挡风面积为 1.81.50.089=0.2403m2 密目网的挡风系数取 0.5,则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满挂密目网后, 脚手架综合挡风面积为: (1.81.5-0.2403)0.5+0.2403=1.47015m2 其综合挡风系数为=1.47015/(1.81.5)=0.5455 查规范表 4.2.4,背靠开洞墙、满挂密目网的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为 1.3,即:s =1.30.5455=0.7092; 0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规定:0=0.45。 k=0.70.451.4950.7092=0.334 KN/m 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 MW = 0.851.4k la h2/10 = 0.851.40.3341.51.82/10 = 0.1932 KN.m 立杆稳定性计算 N/(A)+MW/W =18390/(0.185489)+0.1932106/(5.08103) = 241.31kN/mm2f=215 kN/mm2,不满足要求。 结论:经计算,架体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不能直接将脚手架搭设到顶,应采取卸荷措施。本工程拟在 9 层平面设置钢丝绳斜拉并钢管斜撑卸荷结构,卸荷高度:43.01.351.0=14.35m。因此,架体稳定性计算时最大垂直力设计值取:N=15.023KN(9 层以下荷载)。 N/(A)+MW/W =15023/(0.185489)+0.1932106/(5.08103) = 204.09kN/mm2f=215 kN/mm2,安全。 四、连墙件计算 连墙构造对外脚手架的安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架体稳固。连墙拉筋用6.5 钢筋拉到剪力墙上,顶撑用483.5 钢管,水平距离4.5m,竖向距离为 3.6 米,具体布置详后附图 3。 4.1 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k=0.334 KN(同脚手架稳定计算数值) 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1w=1.4k Aw=1.40.3343.64.5=7.575 KN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N0,对双排脚手架取 5.0K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l= N1w+N0=7.575+5=12.575KN 26 拉筋的承载力: N=2fys=22103.143.252=13.93KN N1w=12.575KN 所以连墙件拉筋用 26 筋满足要求。 4.2 连墙设置的注意事项: 确保杆件的连接可靠,扣件必须拧紧,垫木必须夹持稳固,避免脱出。 装设连杆时应保持立杆的垂直度要求,避免拉杆时产生变形。 连墙构造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应垂直于墙面设置,并呈水平位置或稍可向脚手架一端倾斜,但不允许向上翘起。 五、斜拉钢丝绳并钢管斜撑卸荷计算 5.1 构造设计及措施 钢丝绳吊点水平间距以 2 个立杆纵距为准,即 1.52=3.0m。 为减少斜拉引起的水平力,避免立杆与小横杆连接扣件发生滑移,而引起立杆向内侧弯曲变形,应使斜拉钢丝绳与水平短横杆的交角尽量大,一般 tan2.5-4.5 为宜。本工程钢丝绳张拉高度 3.6m,吊点距墙面 1.4m,tan=3.6/1.4=2.571。斜拉钢丝绳用手动葫辘拉紧后再固定,做到所有钢丝绳拉紧程度基本相同,避免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吊点必须在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交点处,钢丝绳必须由大横杆底部兜紧。在吊点下方及内立杆与小横杆节点下附加斜撑杆,与钢丝绳共同受力。每个斜拉点设水平杆支撑在建筑物水平梁上,抵消斜拉钢丝绳水平方向拉力,防止脚手架水平方向变形。 5.2 荷载的取值与组合 5.2.1 计算基数: 计算高度 H=14.35m 步 距 h=1.8m 立杆纵距 la=1.5m 立杆横距 lb=1.05m 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 钢管自重 G1=0.0384 KN/m 挡脚板自重 G2=0.0132 KN/m 安全网自重 G3=0.01 KN/m 外立杆至墙距 lc =1.40m 施工荷载 qk= 3 KN/m2 内立杆至墙距 lc =0.35m 5.2.2 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 查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附表 A-1 得: 架体每米高度一个立杆纵距的自重 gk1=0.1284KN/m NG1K = Hgk1 = 14.350.1284 = 1.843KN 5.2.3 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防护栏杆、挡脚板、密目网等) 外立杆 竹笆板,按 2 步设一层计,共四层,单位荷重按 0.14kN/m2计; NG2K-1 =(4lalb0.14)/2103 =(41.051.50.14)/2103 = 441N 栏杆、挡脚板(按 4 层计)查表 4.2.1-2 NG2K-2 =(24laG1+4G2)103 =(241.50.0384+40.0132)103 =513.6N 安全网 NG2K-3 =HlaG3103 = 14.351.50.01103=215.25N 合计 NG2K= 441+513.6+215.25 = 1169.85 N 内立杆 竹笆板 NG2K-1 =(4lalb0.14)/2103+(4lalc0.14)/2103 = (41.051.50.14+40.351.50.14)/2103 = 588 N 纵向横杆(搁置悬挑部分的竹笆板用) NG2K-2 = 4laG1 = 41.50.0384103= 230.4 N 合计 NG2K = 588+230.4 = 818.4 N 5.2.4 施工荷载 外立杆 NQK 外 =2lalbqk/2 = 21.51.053/2=4.725kN 内立杆 NQK 内 =2lalbqk/2 + 2lalcqk =4.725+0.31.523 = 7.425kN 5.2.5 垂直荷载组合 外立杆 N1 =1.2(NG1K + NG2K)+1.4NQK 外 =1.2(1.843+1.1699)+1.44.725=10.230kN 内立杆 N2 =1.2(NG1K + NG2K)+1.4NQK 内 =1.2(1.843+0.8184)+1.47.425=13.589kN 5.3 卸荷结构计算 5.3.1 计算模型 计算时按脚手架外立杆卸荷点以上的荷载由钢丝绳承担,内立杆卸荷点以上的荷载由内斜撑钢管承担,不考虑外斜撑钢管的作用(作为安全储备)。小横杆支承于砼墙柱上及加上连墙件的拉结,脚手架基本无侧向位移,小横杆支座可按可动铰支座考虑。如下图所示: 5.3.2 钢丝绳的承载力验算 钢丝绳的计算拉力 tan=3.6/1.4=2.571 =68.746 sin=0.932 MC = 0 PXsin1.05-N11.05 = 0 PX =10.2301.05/(1.050.932) = 10.976 KN 钢丝绳自身的极限承载力 采用16(619)的钢丝绳,按下式求出其理论承载力: P理 =Pg/K -考虑钢丝绳受力不均匀的钢丝破断拉力换算系数,查表 4-4-13得:=0.85;K-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查表 4-4-24 得:K=8; Pg-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查表 4-4-14 得:Pg=125.0KN。 P理 =0.85125.0/8 = 13.281 KNPX =10.976 KN 满足要求。 5.3.3 内斜撑钢管的承载力计算 斜撑钢管的计算拉力 Y = 0 Pnsin2 - N2 = 0 Pn =13.589/sin75.965 = 14.007 KN 斜撑钢管的承载力验算 483.5 的钢管截面参数: 截面积 A=489mm2;回转半径 i=15.8mm;自重 38.4N/m 强度验算: = Pn/A =14.007103/489=28.6 N/mm2f=215 N/mm2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l0/i=(2500/sin75.965)/15.8=163.1=200(一般支撑) 满足要求。 5.4 结论 钢丝绳、斜撑钢管的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卸荷结构满足要求,脚手架安全。 六、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计算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卸料平台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立杆的步距 h=1.00米。 图 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 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6.1基本计算参数同上6.2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6.2.1.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q11 =0.150+0.3001.000=0.45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5.0000.300=1.50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0.300=0.300kN/m6.2.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450+1.21.500=2.340kN/m活荷载 q2 = 1.40.300=0.420kN/m最大弯矩 Mmax=(0.102.340+0.1170.420)1.0002=0.283kN.m最大支座力 N = (1.12.340+1.20.42)1.00=3.078kN抗弯计算强度 f=0.283106/5080.0=55.74N/mm2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6.2.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0.450+1.500=1.950kN/m活荷载 q2 = 0.30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1.950+0.9900.300)1000.04/(1002.06105121900)=0.644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6.3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3.08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1.036kN.m最大变形 vmax=2.65mm最大支座力 Qmax=11.193kN抗弯计算强度 f=1.04106/5080.0=203.95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6.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19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6.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6.5.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 = 0.14918.000=2.680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2)栏杆的自重(kN):NG2 = 0.1501.000=0.150kN(3)脚手板自重(kN):NG3 = 0.3001.0001.000=0.300kN(4)堆放荷载(kN):NG4 = 5.0001.0001.000=5.00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8.130kN。6.5.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1.0001.000=1.000kN6.5.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G + 1.4NQ6.6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1.16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l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50m;公式(1)的计算结果: = 53.8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 = 54.5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39;公式(3)的计算结果: = 76.6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七、安全措施: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下表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底座应准确的放在焊在槽钢上的钢筋上。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与步距的 1/3。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顶层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少于 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 1.5m。 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宜设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 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支撑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本工程外脚手架高度小于 50m,连墙件每 3.6m4.5m 设一根。 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连墙件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2 步)。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杆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060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拆除。 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0600之间;本工程脚手架高度在 24m 以上,必须在外侧立面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