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美术课高一年级美术鉴赏中国古代雕塑欣赏说课稿范文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年级鉴赏中的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我主要从教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雕塑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主要是对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对雕塑时代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雕塑艺术的知识。本课将以雕塑图片/录相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雕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二、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中国古代雕塑是个艺术宝库及其背景,是各个朝代人民创造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珍惜祖国文化遗产。 三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些有关雕塑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雕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问答式教学法 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回答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2、要点: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提问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 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 (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师言:了解了雕塑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雕塑。 教师板书:概术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网络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活动(一)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赏任务: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师提出问题: 说一说: 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 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厚。作者通过岩石 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凿一锤,极富艺术创造力。 教学活动(二)中国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然地会向往有一个能解放他们的救星出现统治者也需要一种法宝来证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当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这样出现了。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欣赏任务: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开始凿的石窟有15处,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甘肃敦煌石窟 甘肃天水城东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 六、教师课后总述: 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 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战乱的年代,人民要寻求得到解脱的精神支柱,统治者要寻求巩固的理论根据。佛教恰恰提供了这样包治百病的精神药方。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雕刻得以产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的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民族风格:古朴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纪委监委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铁杵磨针课件
- 鼻过敏性疾病致敏原特异性识别技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清洗方法研究-洞察及研究
- 低强度康复训练言语效果分析-洞察及研究
- 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网络培训通知课件
- 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产权烟台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培训课件
-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 宁波市慈溪市人民法院招聘审判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卷
- 《高尔夫基础培训》课件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城市管理辅助队伍服务投标方案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储罐及输油管道拆除方案
- 手术室院感防控措施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脐血流异常护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