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指导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能获得的,而是在天长地久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积累而成的。可见,学习语文不能单靠几册教科书和单一的课堂包打天下。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些例子;张志公说语文学得好的人,大部分得益于课外。因此,必须把学习的主体从教室这一“小课堂”引入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小课堂”犹如游泳 池,水浅安全,可训练出的本事有限;“大课堂”犹如汪洋大海,虽有危险, 却能训练出弄潮好手。所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学生畅泳在知识的 海洋中,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然而,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存在诸多困难:1、要读无书籍。很多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很简陋,而且图书是“保护”在书柜里,学生是难以借到的。即使可借,也是那些学校为了应付上面检查而凑的数,没有 阅读价值。学生自己又无力购买。2、要读无时间。受应试教育特别是中考的影响,在校时学生大都时间是在题海中遨游,在家里也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认为那是闲书,要看只准看作文选之类的。3、要读无方法。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发挥,只是提倡却缺少对学生必要的辅导。可是,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要面对中 考、高考,一样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切不可让课外阅读放任自流,而是要化大力气,排除万难,做好指导,攻下课外阅读这一堡垒。那么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怎样作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考虑。一、 有趣可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潜力,所以要让很少有机会接触书籍的农村学生去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1、晓之以理。印发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等。指明阅读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和向往。并且张贴于教室,阅览室,书桌,书房上,时时警策自己要多读书,要读好书。2、动之以情。1)、抓住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湖南卫视热播超女比赛期间,笔者曾组织学生讨论,最感动你的超女是谁?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pk太残酷了;有学生说竞争要 靠实力;有学生竟然知道超女纪敏佳一个人支撑起全家的生活经历,欣赏她的自信,佩服她的永不服输的韧劲。说的头头是道,有根有据。于是趁热打铁,鼓动学生去阅读文化名人余秋雨,科学院士张肇中,追求平等的简爱等。利用学生对名人的这种崇拜心理,又让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牵手,学生自然像饿汉一样急于要书看了,这样动一 发而牵全身,自然带动了对名人名著的阅读。2)、开展读书交流会,及时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发现的快乐。通过生动的活动课,与学生一起欣赏经典美文,评价血肉丰满的小说人物等。让学生真正的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二、 有书可读。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书籍的来源。1、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压岁钱每人购置一至两部书籍,教师也把自己藏书中适合学生阅读 的书拿来,在教室成立图书角,在班内互相传阅(造册登记并有专人管理)。这样,一个班按40人计算,就有40-80部以上作品可供传阅;一学期后,班际互相传阅,一个学校按6个班级计算,就有240-480部以上作品了。2、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学校要努力购置图书,开放图书室,阅览室。教师经常去翻阅,了解书目,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3、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每年报刊征订的时候,教师要筛选一些适合学生订阅的报刊目录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订阅。同时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他们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和杂志。尽量不要与班上其他同学订阅的相同,拿到报刊后交换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化最少的钱读最多 的书。4、利用现代网络阅读。有条件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下列网页:新浪主页;博客书屋;明河书社。无条件的学生,教师可选择打印,分发,供学生阅读。5、收集活的语言。农村里有许多人 说话很风趣,有时还很有哲理;还有很多谚语,成语,俗语等,引导学生注意收集。6、农村里也有一些知识分子,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节假日往往会回到家乡,他们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藏书,可鼓励学生大胆向他们借阅,让自己有更多的阅读机会。三、 有时可用。1、利用边 边角角的时间。如饭后,睡前。每天抽5-10分钟看2-3篇文章,再用5-10分钟时间作笔记。2、利用上课时间。每周要保证有一堂自由阅读课。3、利用假期。双休日和短假期可阅读那些章回体的,或故事情节独立性较强的作品,如水浒、爱的教育。四、 有法可依。1、教师推荐作品。1)、推荐与课内阅读相当、相关的作品。把课内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 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学生介绍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等,把陶醉于朱自清感人的父子之情的学生引到优美的自然景色中;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学了生命的意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2)、推荐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或能触发学生生活体验的作品。如秦文君的男生女生,鲁滨孙漂流记等,倍受学生青睐。3)、推荐融合各学科内容的作品。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清楚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新更多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推荐的作品要与 教学同步,要有梯度,要有必读书和选读书之分。2、指导学生理性选择书籍。歌德说:“读一本 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浩如烟海的书中既有阳春白雪式的精品,也有垃圾粪土般的赝品。如果学生对 见到的书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的话,就未必“开卷有益”了。所以要指导学生精选慎选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人积极向上,语言文字规范的读物。切不可涉及那些色情、暴力类的作品。3、指导学生勤写读书笔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广泛阅读各类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之间有多种对话。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内化,“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读、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所以要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可就要留下痕迹。为此笔者尝试着采用了“读-积累-写”三位一体的笔记形式。笔记分三大板块。1)、读。以周为单位,每天阅读2-3篇文章,记录下篇名,并由目击者(家长或同学)签名。2)、积累。在阅读时,及时摘录文本中的名言警句,优美词句,重要段落,名人事例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便日后查阅使用。同时,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对重点、难点、精彩的语句加上各种符号,或在正文上下,两旁加批注。3)、写。从每天读的两篇文章中选一篇,写“片语感言”,用一句话写下阅读中收获最大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