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烃的衍生物知识讲解素材.doc_第1页
高考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烃的衍生物知识讲解素材.doc_第2页
高考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烃的衍生物知识讲解素材.doc_第3页
高考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烃的衍生物知识讲解素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二)烃的衍生物1、溴乙烷的水解(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2)几点说明: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实验说明: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2、乙醇与钠的反应(探究、重点)无水乙醇水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钠熔成小球,浮游于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有气体产生,钠很快消失工业上常用naoh和乙醇反应,生产时除去水以利于ch3ch2ona生成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3、 乙醇的催化氧化(性质)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 黑 ,生成 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 变红 ;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 刺激性 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 氧化 ,铜丝的作用是 催化剂 。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乙醇和重铬酸钾仪器试剂:圆底烧瓶、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乙醇实验操作 :在小试管内加入1ml 0.5%重铬酸钾溶液和1滴浓硫酸,在带有塞子和导管的小蒸馏烧瓶内加入无水乙醇,加热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应用:利用这个原理可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因为乙醇可被重铬酸钾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刚饮过酒的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蒸汽,因此利用本实验的反应原理,可以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检查是否违法酒后驾车。4、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3溶液、2%稀氨水、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 3nh3 +h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ag3n)。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随银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 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清洗方法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 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 醛基 ;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cu(oh)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溶液应过量。若cuso4溶液过量或配制的cu(oh)2的质量分数过大,将在实验时得不到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cuo沉淀)。新制cu(oh)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 naoh cuso4 醛 。试剂相对用量 naoh过量 反应条件:溶液应为_碱_性,加热。用途: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_醛基_;医院可用于 葡萄糖 的检验。5、乙酸的酯化反应:(性质,制备,重点)1)反应原料:乙醇、乙酸、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2)反应原理: 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1) 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 先乙醇再浓硫酸最后乙酸 (2) 浓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剂、吸水剂(使平衡右移) 。(3)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4) 反应后右侧试管中有何现象? 吸收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有果香气味的液体 (5) 为什么导管口不能接触液面? 防止因直接受热不均倒吸 (6)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试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设计增大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 小心均匀加热,保持微沸,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提高产率 (7) 试管:向上倾斜45,增大受热面积(8) 导管:较长,起到导气、冷凝作用(9) 利用了乙酸乙酯易挥发的特性(三)大分子有机物1. 葡萄糖醛基的检验(同前醛基的检验,见乙醛部分)注意:此处与新制cu(oh)2反应条件为直接加热。2、蔗糖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性质,检验,重点)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1) 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 醛基 ,不显 还原 性。蔗糖在 稀硫酸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 还原性 性。(2) 稀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 (3) 关键操作 用naoh中和过量的h2so4 3. 淀粉的水解及水解进程判断(性质,检验,重点)(1) 实验进程验证:(实验操作阅读必修2第72页)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碘水如何检验淀粉部分水解?变蓝、砖红色沉淀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不变蓝、砖红色沉淀(四)氨基酸与蛋白质1、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1)盐析是 物理 变化,盐析不影响(影响/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因此可用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常见加入的盐是钾钠铵盐的饱和溶液。(2)变性是 化学 变化,变性是一个 不可逆 的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 不能 在水中重新溶解,同时也失去 活性 。2、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检验)(1)浓硝酸:条件 微热 ,颜色 黄色 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