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历史总复习辅导讲义(上)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北京市高中历史总复习辅导讲义(上)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北京市高中历史总复习辅导讲义(上)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北京市高中历史总复习辅导讲义(上)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4页
北京市高中历史总复习辅导讲义(上)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辅导讲义 总复习(上) 新人教版必修1主要考点梳理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1)均为部族国家,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家族色彩;(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3)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如何理解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1)君主专制(2)中央集权(3)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与影响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评价有哪些? 5、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6、如何理解三民主义? 7、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8、建国时期巩固政权的三大运动是什么?作用如何? 9、“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综合练习题题一题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根据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台湾。这是殖民时代强权政治的产物。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收回自己的固有领土,符合人类正义原则,也是有国际法依据的。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公告第八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上述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决定了战后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的事实。 摘编自熊志勇 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台湾是如何被日本帝国主义强占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决定台湾最终归还中国的各方面因素。课后拓展练习注:此部分为老师根据本讲课程内容为大家精选的课下拓展题目,故不在课堂中讲解,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练习并对照详解进行自测。题一题面: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题二题面: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清朝设置军机处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题三题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题四题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 )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中共的中心任务a b c d题五题面:“但是许多事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中国社会好像是准备好了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不过19世纪的外部环境,却造成了一次流产。”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d洋务运动题六题面: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题七题面: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的,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 b c d题八题面: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 )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a b c d题九题面: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的相同点是(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题十题面: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家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敌对阶段(1949)。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材料四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环球时报材料五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4)材料五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讲义参考答案综合练习题题一答案: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因素: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台湾回归体现正义原则;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台湾回归提供国际法的保证。课后拓展练习题一答案:b解析:考查西周对后世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周代则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a、c、d说法错误。题二答案:c解析: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在早期君主专制程度“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专制程度已十分严重,孟德斯鸠生活在1718世纪,所以他所说的“今天”指中国的清代,清代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举措是设置军机处。据此本题选c项。题三答案:a解析: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这三次战争通商口岸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b、c、d不正确。这三次战争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不断加深,故a正确。题四答案: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在两个阶段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性质没有变化,不属于变化,可排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原来以阶级矛盾为主,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原来是工农武装割据,到抗日战争时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的中心任务也由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题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根据题干“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说明该事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表明该事件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王朝,“19世纪的外部环境”表明该事件在外部的条件下遭到了镇压。综合上述,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是太平天国斗争。太平天国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反侵略的爱国斗争,定都南京建立了新的王朝,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题六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各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目标是反封建,义和团运动侧重于反帝,戊戌变法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故a项错误;b项不包含农民阶级革命运动;d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的性质;戊戌变法运动确实是由于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本题可通过排除法来完成。结合所学可知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不同,农民阶级的斗争不是以民主自由为指导,农民阶级的斗争也未经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答案为c。题七答案:a解析:考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物,并不是享有高度自治,必须在中央的领导下。所以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并不矛盾,相反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所以正确。很容易判断。题八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本题实际考查了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的新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有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本题选a项。题九答案:b解析:考查中苏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变化。a项不适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c、d两项不适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选择b项。题十答案:答案:(1)材料一“中国形象”:抽鸦片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形象”: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2)第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4)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因素: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国际环境的变化。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对西方眼中近代中国形象变化的理解。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材料一归纳中国形象: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中国形象: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第(2)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美国形成对中国总体看法的政治背景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首先在第四阶段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赞赏是因为二战中中国处于远东抗日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胜利;其次第六阶段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转为敌对的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3)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的表现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突出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