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doc_第1页
北京市重点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doc_第2页
北京市重点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doc_第3页
北京市重点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doc_第4页
北京市重点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2016届北京通州)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b. 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c. 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2.(2016届北京房山区)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和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被昆虫叮咬以后,因有少量蚁酸而使皮肤红肿,可涂抹一些稀氨水或肥皂水消肿b. 用新制的cu(oh)2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尿中是否含有葡萄糖c. 可用fecl3溶液检验某工厂废水中是否含有苯酚d. 铜和铝都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将铜线和铝线绞接3.(2016届北京通州)氢燃料电池大巴日前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现正在北京的384路试运行和普通大巴最大的不同是,氢燃料电池大巴运行过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称为“零排放”汽车其原因是( ) a. 氢气有广泛的来源b.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c. 氢气比空气轻d. 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不污染空气4.(2016届北京四十四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b. 食物腐败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 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d.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5.(2016届北京海淀)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 含磷洗衣粉b. 氢气c. 一次电池d. 煤6.(2016届北京八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刚玉(al2o3)、金刚砂(sic)等是耐高温材料b. 氨和二氧化硫易液化,可通过氨水分解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c.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no2等气体d.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7.(2016届朝阳区)了解一些安全生活、生产常识,有助于自身安全及事故救助下列有关安全处理不合理的是( ) a. 木材厂、纺织厂、面粉厂都必须严禁烟火b. 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立即盖上锅盖c. 运输液氯的罐车泄漏时应逆风往高处跑d. 化学品仓库保存的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灭8.(2016届朝阳区)如图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b. 绿色植物可吸收大气中co2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温室效应d. 呼吸和光合作用时碳元素均被氧化9.(2016届北京通州)今年6月11日开始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被提倡的是( ) a. 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调高b. 让电视机长期待机c. 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d. 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10.(2016届北京通州)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以下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落叶积极清扫并焚烧;严格控制污水按标准排放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2016届北京通州)关键字:北京期中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b. 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c. 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 根据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分析;b. 煤、石油及其炼制产物,都含有碳元素,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c. 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d. 煤、石油及其炼制产物等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解答】解:a. 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比较少,能被植物吸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故不选;b. 煤、石油及其炼制产物,都含有碳元素,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故b不选;c. 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故不选;d. 煤、石油及其炼制产物等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故选;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问题,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源它们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2.(2016届北京房山区)关键字:北京期中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和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被昆虫叮咬以后,因有少量蚁酸而使皮肤红肿,可涂抹一些稀氨水或肥皂水消肿b. 用新制的cu(oh)2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尿中是否含有葡萄糖c. 可用fecl3溶液检验某工厂废水中是否含有苯酚d. 铜和铝都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将铜线和铝线绞接【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分析】a. 蚁酸呈酸性,可与碱性物质反应;b. 葡萄糖可与氢氧化铜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d. 铜线和铝线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解答】解:a. 蚁酸呈酸性,可与碱性物质反应,与氨水反应生成甲酸铵,与肥皂水反应生成甲酸钠,可起到消肿的作用,故a正确;b. 葡萄糖可与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检验葡萄糖,故b正确;c. 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溶液呈紫色,故c正确;d. 铜线和铝线易形成原电池反应而发生电化学腐蚀,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3.(2016届北京通州)关键字:北京期中氢燃料电池大巴日前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现正在北京的384路试运行和普通大巴最大的不同是,氢燃料电池大巴运行过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称为“零排放”汽车其原因是( ) a. 氢气有广泛的来源b.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c. 氢气比空气轻d. 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不污染空气【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客车,在运行过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称为“零排放”汽其原因是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水蒸气没有污染,据此解答【解答】解:a. 氢气有广泛的来源与有害气体排放无关,与“零排放”无关,故a不选;b. 氢气燃烧时放热多与有害气体排放无关,与“零排放”无关,故b不选;c. 氢气比空气氢,与有害气体排放无关,与“零排放”无关,故c不选;d. 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水蒸气没有污染,能够实现“零排放”,故d选;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与治理,明确氢氧燃料电池原理和产物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2016届北京四十四中)关键字:北京期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b. 食物腐败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 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d.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 酸雨与二氧化硫有关;b.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c. 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d. 根据物质在回收后是否具有利用价值进行分析【解答】解:a. 酸雨与二氧化硫有关,所以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故a正确;b. 食物腐败变质生成了菌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 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氨基酸类,盐类,矿物质类,膳食纤维等,故c错误;d. 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都是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都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故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资源的回收、大气污染和食品添加剂等知识,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5.(2016届北京海淀)关键字:北京期中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 含磷洗衣粉b. 氢气c. 一次电池d. 煤【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能破坏臭氧层,铅、汞、铜能造成重金属污染,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能造成水化和赤潮,结合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a. 含n、p的物质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氧,并释放出养分,使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赤潮和水华,所以含磷洗衣服能造成环境污染,故a不选;b. 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故b选;c. 一次电池含有重金属,能造成重金属污染,污染土壤、地下水等,所以对环境有污染,故c不选;d. 煤燃烧时可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粉尘等污染,故d不选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为高频考点,环境污染问题是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常见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2016届北京八中)关键字:北京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刚玉(al2o3)、金刚砂(sic)等是耐高温材料b. 氨和二氧化硫易液化,可通过氨水分解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c.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no2等气体d.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考点】浓硫酸的性质;氨的物理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 氧化铝、碳化硅熔点高;b. 依据铵、二氧化硫沸点高,易液化性质解答;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反应;d. 硅酸钠与酸反应制备硅胶,硅酸钠溶液是矿物胶,不燃烧,阻隔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解答】解:a. 氧化铝、碳化硅熔点高,耐高温,故a正确;b. 铵、二氧化硫沸点高,易液化,液态氨气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故b错误;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反应,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c正确;d. 硅酸钠与酸反应生成硅酸,可以制备硅胶,硅酸钠溶液是矿物胶,不燃烧,而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d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用途,熟悉氧化铝、碳化硅、浓硫酸、硅酸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氨气做制冷剂原理,题目难度不大7.(2016届朝阳区)关键字:北京期中了解一些安全生活、生产常识,有助于自身安全及事故救助下列有关安全处理不合理的是( ) a. 木材厂、纺织厂、面粉厂都必须严禁烟火b. 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立即盖上锅盖c. 运输液氯的罐车泄漏时应逆风往高处跑d. 化学品仓库保存的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灭【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实验事故处理【分析】a. 粉尘表面积较大;b. 根据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c. 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d.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燃烧,且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解答】解:a. 粉尘表面积较大,遇明火可发生爆炸,故a正确;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了窒息法灭火,故b正确;c. 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应逆风往高处跑,故c正确;d.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燃烧,且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可用水将其扑灭,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确保人身安全、降低国家财产损失8.(2016届朝阳区)关键字:北京期中如图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b. 绿色植物可吸收大气中co2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温室效应d. 呼吸和光合作用时碳元素均被氧化【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态系统,在群落内,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解答】解:a.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故a正确;b. 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故b正确;c. 燃烧化石燃料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 光合作用时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碳元素被还原,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意在强化学生对碳循环过程的识记与理解,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9.(2016届北京通州)关键字:北京期中今年6月11日开始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被提倡的是( ) a. 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调高b. 让电视机长期待机c. 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d. 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节约能源,从我做起”要求减少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解答【解答】解:a. 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调高,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不符合节约能源的理念,故a正确;b. 电视机长期待机,浪费过多电量,不符合节约能源的理念,故b错误;c. 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能够减少电源浪费,符合节约能源的理念,故c正确;d. 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减少电能的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