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领航】2016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2节 课时规范训练 鲁科版1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bc d解析:中c(a)c(b)0.5 moll1;中c(a)c(b)1 moll1;中c(a)c(b)0.05 moll1;中c(a)c(b)0.25 moll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a2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 moll1min1bv(no2)0.7 moll1min1cv(n2)0.4 moll1min1dv(co2)1.1 moll1min1解析:转化为相同的物质进行比较,b项v(co)1.4 moll1min1,c项v(co)1.6 moll1min1,d项v(co)1.1 moll1min1,c项速率最快。答案:c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量为1 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则x的值为()a1 b2c3 d4解析:先计算出用d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d)1 mol2 l5 min0.1 moll1min1,根据c与d的速率关系有x20.1 moll1min10.1 moll1min1,则x2。答案:b4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组合对应曲线c(hcl) /moll1反应温度/铁的状态1a30粉末状2b30粉末状3c2.5块状4d2.530块状a.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b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c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d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解析:由图像可知,反应速率:abcd,d正确。第1、2两组中反应温度相同,铁的状态相同,前者速率大于后者,说明前者盐酸浓度大。第2、4两组中由于铁的状态不同,所以无法判断盐酸的浓度大小,若前者盐酸的浓度是2.5 moll1,则速率也是前者快,a、b可能正确。第3、4两组中盐酸浓度相同,铁的状态相同,而v(c)v(d),说明第3组中反应温度比第4组高,c错误。答案:c5右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解析: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说法正确。前2 min,v(a)0.1 moll1min1,b说法正确。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说法错误。根据图像,2 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3 moll1、0.1 moll1,因此d说法正确。答案:c6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事实结论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工业制硫酸中,在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塔里要装填瓷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3的吸收速率增大c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h4(l)h2(g),把容积的体积缩小一半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c项中压缩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答案:c7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四个平衡体系,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2so2o22so3bcoh2o(g)co2h2cco2(g)h2oh2co3dfe33scnfe(scn)3解析: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体系的压强变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d项。答案:d8用纯净的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 moll1min1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d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解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生成的多或反应物消耗的多,则速率快。由于横坐标都是1个单位,ef段产生的co2多,所以该段反应速率最快,不是oe段,a错;ef段产生的co2共0.02 mol,由于反应中n(hcl)n(co2)21,所以该段消耗hcl0.04 mol,溶液体积为0.1l,时间1 min,所以用盐酸表示的ef段平均化学速率是0. 4 moll1min1,b正确;由于时间都是1 min,所以三段的速率之比就等于产生co2的体积之比,即224(672224)(784672)241,c错;收集的co2是看总量的,f点只有672 ml,自然是g点的体积最多。答案:b9(双选)在体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5b6c4db前3 min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约为0.002 1 moll1s1c2 min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了催化剂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a、b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c、d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故反应方程式为(2.51.7)a(2.41.4)b(01.2)c(00.8)d,化简为4a5b6c4d,故a正确;根据反应速率公式计算:0.002 91 moll1s1,故b错;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升高温度,反应正向进行,故d错。答案:bd10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 mol h2o(g),发生反应:2h2o(g)2h2(g)o2(g)h484 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1 00.001 60.002 00.002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20 min内的反应速率v(h2o)5.0105 moll1min1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 kj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解析:由题意知,v(h2o)2v(o2)25.0105 moll1min1,a正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2 mol h2o(g)完全分解生成2 mol h2(g)和1 mol o2(g),吸收484 kj的能量,所以生成o2 0.002 0 mol时,吸收的能量为0.002 0 mol484 kjmol10.968 kj,b正确;c项,由于反应物只有1种,增大c(h2o),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水的分解率降低,错误;d项,若cu2o颗粒小,则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催化效果好,正确。答案:c1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y的转化率为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0 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解析:(1)分析图像知:c(z)0.79 moll1v(z)0.079 moll1s1;c(x)0.395 moll1;y的转化率(y)100%79.0%。(2)由各物质转化的量:x为0.79 mol,y为0.79 mol,z为1.58 mol可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2,则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3)由图像可知,外界条件同等程度地增大了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增大x的浓度、升高体系温度均不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b错误;由(2)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或增大压强,均可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c正确;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1)0.079 moll1s10.395 moll179.0%(2)x(g)y(g)2z(g)(3)cd12利用催化剂可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h0。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1)co初始浓度(moll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2801.21035.8103821.210312435082(1)请填全表中的各空格; (2)实验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实验、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并标明各曲线的实验编号。解析:(1)在其他量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变量对速率的影响,要验证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等要相同;同理,验证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温度、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要相同。(2)、的区别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因此的反应速率较快,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的区别是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no转化率降低,故最终中c(no)较、中c(no)大。答案:(1)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1)co初始浓度(moll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2805.81031.21035.8103(2)13向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可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1。(1)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若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然为1.2 moll1的是_(用序号填空)。4 mol a2 mol b3 mol c1 mol d1 mol b3 mol c2 mol d1.6 mol a0.8 mol b0.6 mol d(3)向容器中加入3 mol c 和0.8 mol d,反应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1,则容器的容积v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1)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其质量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吸热。(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和原平衡状态为等效平衡,但平衡时c(c)2.4 moll1。对于,若无1 mol b,则3 mol c和1 mol d可换算为2 mol a和1 mol b,与原平衡等效,但由于有1 mol b,故与原平衡不等效。达平衡时与原平衡等效,且平衡时c(c)1.2 moll1,符合题意。对于因无c,d无法转化成a、b,故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但平衡时c(c)1.2 moll1。综上所述,只有符合。 (3)由v知,可用极限法求出c和d完全转化和完全没有转化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而求出两极限时容器的容积。 2a(g)b(g)3c(g)d(s)c、d没有转化: 0 mol 0 mol 3 mol 0.8 molc、d完全转化: 1.6 mol 0.8 mol 0.6 mol 0 mol当c、d完全没有转化成a、b时:v2.5 l,当c、d完全转化成a、b时,v0.5 l,所以:0.5 lv2.5 l。答案:(1)吸热(2)(3)0.5 lv2.5 l14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 mol磷的化合物的数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pcl5分解生成p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pcl3和cl2化合生成pcl5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_。(3)如图表示pcl3(g)、cl2(g)、pcl5(g)三种物质组成的反应体系中,某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且分别在8 min、13 min、16 min时改变了反应体系的一个条件。该反应在_ min达到最初的平衡状态。表示pcl5(g)浓度变化的曲线是图中_曲线。判断依据是_。13 min、16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解析:根据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图可以完成(1)、(2)两问;58 min a、b的浓度均没有变化,所以为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第8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级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钻采工程方案设计
- 防爆变频电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模板)
- 陶瓷研究报告国内陶瓷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25年)
- 静安区志丹系统提标调蓄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深度)行
-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一级建造师一建市政实务案例分析考前十页纸考点重点知识预测记忆总结笔记
- 承包电杆协议书
- 贷记卡授信协议书
- 建筑智能化安防布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配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 国际结算4习题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物业公司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及措施
- 3.3.2 设置表格格式(课件)-【中职专用】高一信息技术同步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 浙江省杭州市浙里特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 DB11 527-2008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 日历中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学术报告总结报告
- 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课件
- 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