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18)(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18)(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18)(含解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18)(含解析)1(2015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3年,法俄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材料二第1条缔约各方应个别地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第2条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洛迦诺公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国协约成立的背景。(2)分析三国协约成立、洛迦诺公约签署分别对欧洲局势产生哪些影响。解析:第(1)问,考查一战前协约国集团的成立,可从一战前国际关系的变化,同盟国的成立以及英国传统政策的转变等方面分析。第(2)问,分别把握三国协约导致矛盾激化,最终一战爆发;洛迦诺公约则从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法德关系方面分析。答案:(1)背景:三国同盟的成立,使法俄两国受到威胁,两国缔结了军事协定;伴随英德矛盾加剧,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调整与法俄两国的关系。(2)三国协约的成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列强争夺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加速了一战的到来。洛迦诺公约的签署:对改善法德两国的关系,稳定欧洲局势有积极意义;但公约使法国受到削弱,德国取得了与法国平等的地位,为其恢复大国地位、摆脱凡尔赛和约奠定了基础。2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1)材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际问题?(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解析:第(1)问材料的核心“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体现了材料主张,结合演说的时间,可以判断该演说主要针对一战后国际关系问题,即战胜国需要处置战败国、重建世界秩序问题;第(2)问结合史实可知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威尔逊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联盟约,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30年代国联盟约多次被德国日本所破坏,二战中宣布解散,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和平委托人”的作用。答案:(1)主张:建立单一的强大的国家集团。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需要处置战败国、重建世界秩序。(2)巴黎和会上各国接受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制定国联盟约,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威尔逊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联盟约,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30年代国联盟约多次被德国日本所破坏,二战中宣布解散,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和平委托人”的作用。3(2015长春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内容节选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益加巩固,兹以定条款如下:第一款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第二款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第三款中国政府允准,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第四款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材料二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美日两国在中国势力消长的基本态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九国公约所规定的列强在中国的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实际上处于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其态势依据美日在华势力消长的变化来分析;原因应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变化来分析,以及结合一战大背景来分析。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理解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这一局面的打破应结合二战史,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答案:(1)态势:一战期间,日本暂居优势,几乎独霸中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打破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原因:西方列强参加一战后,力量受到牵制,在中国问题上被迫对日本妥协,日本乘机提出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上使一战中获得侵华权益合法化。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影响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2)影响: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迫使日本把夺取中国山东的主权归还中国,暂时抑制了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九国公约中美国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大半个中国,形成日本再次独霸中国的局面。4(2015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莱肴之餐桌”。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材料二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求助于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王立柱历史定位的转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人们对非战公约的态度有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非战公约局限性。第(2)问态度从材料可以看出由轻视到认可。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