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学案.doc_第1页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学案.doc_第2页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饮食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 .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自主学习】一、看书完成知识结构:内容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建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衣食住社会风俗长辫子、缠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礼仪繁琐愚昧简约文明、农村仍封闭落后贫穷,传统习俗沿袭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改革婚姻制包办婚姻婚姻自主(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互动探究】1)归纳近代我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影响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3)想一想:我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巩固练习】1中国近代前期大城市里逐渐取消“大人”、“老爷”称呼,代之以“先生”、“同志”;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用握手、鞠躬取代了跪拜礼。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清政府的大力提倡中共的大力宣传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bcd 2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a中山装和旗袍出现b照相馆的出现c中西大菜d长拜作揖礼仪 3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上海() a经济发达b交通便利c开放早,受外国影响大d人才集中 4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5读下列广告:“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 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b.c.d. 6“肥料袋做裤,省钱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这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民谣揭示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服饰形象。浸透汗水、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七十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当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b.c.d. 7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19001909年为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为有身段的女人。导致这种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文化传入 b社会政治的变革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8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9. (08年江苏高考试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0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变婚姻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提倡“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他们还主张废除缠足。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缠足。这些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 )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习,树立社会新风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abcd 11民国初年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12.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民主运动的推动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什么?当时的人们生活体现了怎么样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1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社会风尚?是什么导致了人民生活的变化? 【教后反思】14课答案1-5 ddccd 6-10 cbbac 11-12 bb13.社会风尚:勤俭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