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 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复习测试(含解析).doc_第1页
中考科学 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复习测试(含解析).doc_第2页
中考科学 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复习测试(含解析).doc_第3页
中考科学 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复习测试(含解析).doc_第4页
中考科学 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复习测试(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5自贡一女同学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c)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 d无法确定【解析】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22014泉州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32015福州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42015聊城如图z61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图z61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水蒸气的温度升高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52015临沂关于如图z62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d)图z62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内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6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72014兰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把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解析】 零下10的冰块升温到0需要吸收热量,冰块的内能会增加。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z63 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这个过程中(b)a水的温度先升到 40图z63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低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少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和水需要加热的时间一样长9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p/105 pa0.981.011.131.291.481.691.802.05t/99100103107111115117121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80105pa,锅内水的最高温度(b)a可达100 b可达117c可达121 d取决于加热时间【解析】 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102014广元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d)a小孔成像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c日食与月食的形成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112014济宁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z64所示。下列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d)图z64122014株洲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c)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132014南京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c)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142015岳阳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152014河南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t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a)时间t/ min012345甲的温度/202224262830乙的温度/202530354045a.c甲c乙 bc甲c乙cc甲c乙 d无法确定16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列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c)【解析】 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7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z65所示为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d)图z65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182014咸宁如图z66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图z66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192014宁波如图z67所示,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c)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图z67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202015鄂州如图z68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图z68a 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二、简答题(每空格1分,共26分)212014广东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_吸热_,温度_不变_;钨的熔点是3140,它的凝固点是_3140_。22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大_的缘故。23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_机械_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做功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42014长春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引_力。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无规则运动_。图z69252014岳阳如图z69所示为一个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箱子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_汽化(或蒸发)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热传递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26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图z610(1)在如图z610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透光_(选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这个实验说明b处蜡烛的位置就是_a的像_的位置。(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10_cm。【解析】 (3)位于两倍焦距处,通过凸透镜成像,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7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反射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折射_进入了水中。28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睛,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远视眼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z611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图z611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a区_(选填“a区”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29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5_m。【解析】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路灯高出水面5m时,路灯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m。302015临沂如图z612图甲所示为李辉“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z612(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液体的热胀冷缩_ 原理制成的。(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晶体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该物质在bc段处于 _固液共存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_增加_。图z61331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z613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70605347423937353433乙/70656158555250484746(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相同(或相等或一样)_。(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水(或甲瓶)_的冷却效果更好。(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慢_。(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的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_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多少_叫做冷却速度。三、实验探究题(第3234题每空格1分,第3536题,每空格2分,共27分)32如图z614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_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_。(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_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图z614图z61533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z615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1)图示温度计示数为_87_。(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材料实验次数阻燃型普通温度差t/a温度差t/b110102101031010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_时间t1_,其单位是_s(或h或min)_。(3)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_两次实验没有保持初、末温度与室温的温差不变_。(4)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_在两个盒内同时放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热水,比较相同时间内热水下降的温度_。342014长春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z616所示的图像。(不计热量损失)图z616(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质量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等于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60_。(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2_倍。352015荆州艺馨利用如图z617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z617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在此实验中:(1)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或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_。(2)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大小_关系。(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_。(4)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0.4_cm。362015广州如图z618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图z618【答案】 如答图所示。第36题答图(2)若杆在2s内右移1m,杆移动的速度是_0.5_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动?_左_。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