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课教学设计犍为县定文中心小学 张国彬 131 9806 4235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运用查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正确理解“崛起、中华、东北、帝国主义、焦点、伯父、租借地、中华不振、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褴褛、得意扬扬、惩处、撑腰、肇事、训斥、沉思、踊跃、抱负、胸怀、博得、喝彩、振兴中华、欺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的振兴和强大而努力读书的远大理想。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三、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四、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现代汉语词典学生:现代汉语词典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呈现课题。1.(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周恩来总理形象)同学们,这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的一生对新中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来不朽的贡献。【设计意图】:直观地让学生再次加深对周恩来的外貌特征。2.交流对周恩来总理的了解。(教师有意识地择机补充强调,凸显周总理的高大形象。他是新中国的第一届人民政府总理。他领导南昌起义,拉起了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长征时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层;解决西安事变,实现国共二次合作;林彪垮台后,提出批判极左,为文革结束打响了第一枪;保护邓小平,支持邓回中央工作;临终前,做好中央人事部局,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组织基础;成立特科,保护党中央;主持国防建设,实现两弹一星上天;开展和平外交,实现与一百多个国家建交,特别是与西方大国建交,进入联合国,走向世界;文革期间,独掌大局,维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和五项原则。)【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周恩来总理的了解情况,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为阅读教学激起学习热情。3.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的主要人物正是这位伟人,讲的是他12岁时关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情。(过渡语)4.课件出示课题(课件包含课文插图照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5. 运用查词典和联系句子的方法,让学生说题目的意思。然后教师纠错、斧正。【设计意图】:让学法指导落到实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教学。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6.为了更好阅读课文,我们复习一下生字新词。课件展示生字、新词:崛起、中华、东北、帝国主义、焦点、伯父、租借地、中华不振、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褴褛、得意扬扬、惩处、撑腰、肇事、训斥、沉思、踊跃、抱负、胸怀、博得、喝彩、振兴中华、欺凌。 学生自由识读。【设计意图】:给足学生抉择主动展示的心理准备,提升识读质量。抽生7人,指定顺序,各4词识读;其他学生聆听,辨正误,做记录,听后纠错。【环节6设计意图】:扫除阅读障碍。其次,让读者顺序任务明确;指导听者学会聆听。)7.师:现在,有谁能再次大声地告诉大家课文题目含义?生:师:读了题目后你最希望从课文中知道什么?注意,说出你不同的希望,相似的就不说了。【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不同疑惑,让学生在后面的阅读中有思考方向,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节奏上不调档,不脱节,而且也能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主观能动性。生:发表不同意见()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都有了自己学习课文的渴望,非常棒!师:现在我们翻到教材124页,默读课后练习第2小题,对比,看看是否与你希望知道的一样。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道习题是本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阅读思考有方向。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学习重点问题和你最关心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独自阅读课文。【设计意图】: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为孩子们在后面组内交流中有自己的思考,避免盲目跟风,让交流成为形式。边读边标注自然段序号,边思考,寻找答案。遇到不懂的词语运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做好符号,以便学习过程中认真倾听。明确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设计意图】:学法指导。三、深挖重点词、句,反复阅读、感悟,初步理解“中华不振”,初步感知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8.交流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师:小组交流上一环节思考的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组内相互帮助,共同寻求最佳答案的互助同进步品质。生:发表不同意见,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说的是否有道理?她的表述完整吗?师听后发表评论。【设计意图】:给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给学生听的任务,让每个孩子在课堂每一个环节都有事做。师:(从众多答案中提炼出关键词“中华不振”。)同学们非常聪明,找出了“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关键原因:中华不振。”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借助词典或上下文说说“中华不振”的意思。生:查词典,读课文。师:下面请同学来说说。生:发表意见。师:小结,正词意。中华,是指我们中国或中华民族。振,兴盛,振作。中华不振,意思是指中华民族不发达,不强大,政府软弱无能,人民不振作、不发奋。国家被蔑视,土地被强占,财富被掠夺,人民被瞧不起,处处受尽外国欺凌。四、深度感知“中华不振”,进一步体会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9引导学生在题目中提炼出与“中华不振”意思相对的四字词。(中华崛起)【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题目与内容的密切联系。10.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课件出示:文中“中华不振”出现了几次,在文中哪些自然段?“中华不振”体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用笔做符号。找到后,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并举手示意已经完成。(注意留足思考时间。)【设计意图】:课件展示,有利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培养学习习惯。11学生交流“中华不振”出现次数,在文中的位置。12. 学生交流“中华不振”在文中的体现。13引导学生从伯父话语感悟“中华不振”师:课件出示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师:默读这句话,思考“从哪些词语能看出中华不振?”【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生:默读,思考“从哪些词语能看出中华不振?”师:组织学生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租界”、“糟”的意思。师:组织学生交流伯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说明了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的中华民族不敢出面为老百姓说不起话,子民只能任外国人欺凌。说明了 “中华不振”。)14从第七自然段周恩来在租借地的所见和租借地外的场景对比,感悟“中华不振”。师:课件展示当时租借地内外的样子,让学生对比,感悟外国的强大和自己祖国的落后不振。生:阅读第7自然段,从“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不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体会祖国的不振。15:从第8自然段周恩来的所见所闻体会“中华不振”。师:课件出示句子: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师:认真阅读,思考从这些句子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阅读、思考师:组织交流。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懦弱,看到了中国人遇事不敢反抗,看到了中国人面对欺凌只能敢怒不敢言;看到了代表中国政府的巡警不敢为保护自己的子民而得罪外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耻辱、可悲师:为什么会这样?生:“中华不振” 师:让我们齐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受“中华不振”。生:阅读第8自然段。师:一起补充下面的句子,再次体会一下“中华不振”。课件出示“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谁知,反而。围观的中国人都但是,只能。”师:我们体会到了“中华不振”,那周恩来经历了这件事,他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生:他体会到了“中华不振”。是从第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看出来的。16.“中华不振”前呼后应。师:你认为周恩来体会到的“中华不振”是什么含义?生:【设计意图】 :依据课文,紧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研读,感悟中国人被欺凌时不同人物的态度,感悟中华不振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屈辱,唤醒学生悲愤的情感,让学生走进周恩来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周恩来当时的复杂情感,从而领会周恩来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根本缘由。五、感受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17.剖析周恩来从租借地回来后的沉思。师: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同学们,他会思考什么?生:为什么洋人敢那样欺负中国人,为什么巡警不敢伸张正义,为什么中国人只会敢怒不敢言?18感受周恩来远大的志向。师:经过深思,周恩来找到答案没有?答案是什么生:中华不振师:周恩来意识到了如果“中华不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会被怎样待见?中华儿女又会被外国人怎么待遇?生:被瞧不起,被欺凌,被随意侮辱。师:面对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受这样的待遇,周恩来暗暗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是什么?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对,面对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受这样的待遇,周恩来暗暗立下了这个远大的志向。让我们大声齐呼3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齐呼师:修身课上,魏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生: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师:在文中找出这句话,学学周恩来的神情,大声读出来。生:周恩来站立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师:太了不起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请你们铿锵有力地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中华只崛起而读书! 师: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吟诵,激发学生斗志,唤起爱国情潮。六、课堂延伸,布置作业,深化远大志向对人生的意义。师:正因为周恩来从小就有如此伟大答志向,他为了中华的崛起,他留学法国,他领导南昌起义,他拉起了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他为了中华的崛起,长征时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层;他为了中华的崛起,实现国共二次合作;他为了中华的崛起,林彪垮台后,提出批判极左,为文革结束打响了第一枪;他为了中华的崛起,他保护邓小平,支持邓回中央工作;他为了中华的崛起,临终前,他还做好中央人事部局,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组织基础。师:他的功绩还有很多很多,这都与他拥有远大志向分不开。那么从现在开始,同学们也联系自己思考一下你的志向,然后写下来,与同学,与家长交流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人生的目标,让学生明白读书目的,朋友潜心学习的好习惯。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 (中华不振) 周恩来 气愤(中国人被欺凌)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 远大志向附件: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周恩来不解的问。“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借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借地里,谁又干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真题带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一)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型+答案(考点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综合试卷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模拟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部分“高校毕业生”岗位转为“普通岗位”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1套
- 个人品牌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提升讲义(沪教版)认识化学科学(解析版)
- 用户体验 智能座舱人机界面评测规范-意见征求稿-2024-07-技术资料
-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范文(篇一)
- DB14-T 2490-2022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 中压交联工序工艺培训
- 水质采样记录表
- 婴幼儿保育技能大赛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完整版)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业扩现场勘查技术方案
- 2010年铁路全套预算定额(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