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doc
收藏
编号:523033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2-28
上传人:asd****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蒋**(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清华大学
建筑
学院
建筑学
专业
完备
学习计划
- 资源描述: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txt33学会宽容,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木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耐力,是一种不显山石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 本文由candy_store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 完备学习计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对于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而言, 由于建筑历史这门专业科目复习参考书较多, 考试 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然而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 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 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 复习的时候需要拿 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 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 本都能记下来, 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 赢 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 学校简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 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 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 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 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 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 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 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 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 院并入, 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 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 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 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 56个系, 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 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 性,研究型大学. 具体专业: 具体专业: 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建筑?规划?景观?技术"四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 以及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学院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是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 科.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2003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 续两次被评为第一名.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近五千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 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 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 建筑学考研分为三个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方向和建筑历史方向.建筑 设计及理论和建筑技术方向的初试内容一样, 参考书目也一样, 建筑历史方向的专业课不同,
单独出题.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历史与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 (6小时) 考 试科目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考试包含建筑,规划,景观等3个方向组合题,学生可自 行选做,其中一个方向的内容可占总分的80%左右.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建筑理论或 文物保护理论 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 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 容:建筑设计理论 03城市规划与设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 内容:城市规划原理 04景观建筑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或 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或 513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 本专业科目四可任选511,512,513其中的一项.复试时专 业综合考试内容:景观学理论 05建筑技术科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301数学一或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或 802建筑物理 本专业有两种组合任选其一:组合一,301,802;组合二,602,511.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 内容:建筑技术基础 注:关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各专业的导师情况请登陆我校研究生网站察看: /chs/data/jianjie/orgnize.htm 专业介绍 /chs/data/shizi/导师介绍 2,本专业近三年报考录取情况 ,
计划招生 年份 数
实际录 取数
免推生人 数
计划外招 生
复试分 数线 奖学金人数
2008
16
20
20
4
340
全部公费
2009
14
18+22
20
26
320
18人公费,2人自费
2010
14+9
17+9
20+9
3
360
37人公费,18人自费
注:根据以往的经验,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公共课成绩要达到50分,专业课成 绩要达到90分,否则即使是总成绩过线也有可能被淘汰! 3,出题老师情况 ,出题老师情况 吕舟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紫禁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 协会(ICOMOS-CHINA)副主席,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及修复中心(ICCROM)理事,国家 一级注册建筑师. 从事建筑历史教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参加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保护设计各方面的工作;作为 ICOMOS 专家进行世界遗产申报项目的审查等工作.开设课 程的课程有: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文化遗产保护,认识文化遗产.发表论文有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世界遗产保护与全球治理》 , , ,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保罗.波多盖希和他的自然形态建筑》《从雷峰塔谈 , , 文物建筑复原问题》 , 《中国当代建筑思潮》 , 《意大利建筑的多样性》 , 《历史环境的保护问题》 等. 王贵祥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开设课程有本科:三年级设计专题——中国古典园 林设计,古建筑测绘实习,研究生:中国古典建筑与法式制度(唐宋部分) ,中西建筑文化 比较概论,西方建筑理论史.论文有"大壮"与"适形"——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探微, 《美术研 究》 ,1985年中国古代都城演进探析, 《建筑史论文集》 ,第10辑,1990年,佛塔的缘起,意 义与流变, 《建筑师》 ,第52辑,1994年,世纪之交——两难中的北京新建筑, 《建筑百家评 论集》 . 4.复试情况 . 复试(300分)包括三个部分: (1)专业笔试(100分) . (2)英语听力+口语面试(50分)有三个老师,还有一个助手(通常是学生) .听 力面试是由助手念一段短文(可能是笑话,也可能是一个小故事) ,然后你把这段话的大体 意思复述一遍就可以了.短文会念两遍,所以你听的时候第一遍先记住大意,第二遍就得把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记住(也只要记住这四个就可以了) ,然后复述的时候 就比较容易了.口语部分是通过抽一个信封里面的题目来答题,也很简单,答得时候老师偶 尔会针对你的回答情况问再问几个问题, 这部分也不难, 只要你把能把自己表达清楚就可以 了. (3)专业综合面试(150分) (抽一道专业题回答,如果不会还有一次换题的机会, 还会问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五个老师面试你,每个老师扮演的角色不太一样, 有的专门当好人,有的专门挑刺,有的还会打瞌睡,呵呵) ,这部分是最为关键的.老师考 察点很多,而且问完了你抽到的题目后,老师往往还会问一些其他题目:比如你都看了那些 书有和收获?你在本科期间有参加社会实践吗, 并举个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答题的关键在
于你一定要把握答题的思路和逻辑.让面试老师觉得你条理很清晰,逻辑很严谨,论据很充 分就可以了.面试老师评判一个学生的面试情况,往往不全是根据学生的答题内容,实际上 他们是更看重这个学生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试的老师都很和蔼, 会制造轻松的交谈气氛, 让你放松, 发挥出最好水平. 同时, 人大对学生还是很负责任的.听学长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前些年有两个初试很高分的女生, 复试时相当紧张,抽到不会答的题目,就一声不吭,场面很僵,老师没办法,只能让她们出 去调整一下情绪再来一次.第二次呢, 她们又抽到不会答的题目,又是一样的一声不吭. 唉,按道理,她们应该没有机会了.但是为了对学生负责(毕竟是高分考生呀) ,系里的老 师和研究生院的领导开了个紧急会议,决定再给她们机会,可是啊,可是,她们还是没有抓 住机会!
二,复习规划指导复习规划指导 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 , 专业课分为建筑历史和六小时快速设计两门课程. 从99-07年九年试题的分析来看, 基本保持的比例是1: 1.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 2003年以来, 专业课(包括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 从以前的 100分增加到了150分. 学校规定复习资料有如下几个: 1,<<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 2.<<外国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 3.<<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清华大学教授) 4. <<图说建筑史>> 5.<<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 6.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 例如:从近五年题型来看,建筑历史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还有可能考到画 图题和选择填空.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
3,复习方向点拨 , 如果你的英语很好,恭喜你,你已经跨出了成功的一步.真正开始狂背教材可以从 十一以后再开始,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你把这几本书翻来覆去背熟三遍了. 如果你的英语一般,对政治也没有任何概念,那么也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计划,跟 着这份复习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入复试绝对没有问题.同样的,我建议以将9 月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公共课上, 因为短期之内靠突击提高英语分数很难, 政治也 需要大量时间背诵和理解. 而专业课复习时间不宜拖得太长. 因为兴趣和意志会慢慢地消磨 殆尽,所以考前的三四个月突击背诵完全来得及,而且可以保持新鲜完整的记忆. 往年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挂在了英语政治上.英语好的同学可 以从复习开始就把专业书先过一遍,这一便不要求记,只要有个大概印象就可以.
4,参考书目推荐 , 初试: 1,<<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 3.<<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清华大学教授) 4. <<图说建筑史>>梁思成 5.<<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 6.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 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 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 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 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 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 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 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 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 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 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 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 ,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 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 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 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建筑历史拿到110分,快速设计拿到110 分基本没有问题,两门公共课再拿到130分,总分达到350,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甚至其 他学校,都没什么问题,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我就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快题很重要,平时都要练, 也是提高得比较快的一个科目. 快题练习不一定要每次都画一个完整的快题, 可以每天画个 平面或者透视什么的.最好形成自己的模板. 英语和快题一样,在考研的阶段最好是每天都要复习.每天复习一个小时左右也就 够了.英语的复习主要是保持语感.历年的真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反反复复研究透.里面出 现过的单词最好都能记下来. 政治的复习,买一本当年的大纲解析,顺一遍,做笔记,之后主要就是反反复复地 看,形成知识框架.记住政治最重要的是理解,不是背.题目不需要做很多,但是历年真题 还是要做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大概是十一,二月的时候会出时政的书和题,启航的不错.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 本都能记下来, 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 赢 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所有的科目复习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 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我每天 的时间是学习8个小时,娱乐8个小时,睡觉8个小时,肯定不适合大多数人)但最重要相同 的一点是,每个科目都是注重理解,便于理解的方法对我来说是快速多遍,这样知识比较能 够前后联系,切忌死盯这一个知识点,一定要融会贯通!快速多遍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方法, 复习到考研的最后阶段的时候, 我能够做到每天都把政治, 历史所有的内容从头到尾过一遍. 五,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零基础复习阶段(2010年6月前 ,零基础复习阶段( 月前) 年 月前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基础参考书,<<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 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要求系统 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 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建筑学本科水平.开始学习快速设 计的技巧. 2,基础复习阶段(现在-2010年8月) ,基础复习阶段(现在- 年 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 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要求吃透 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
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 上温习指定参考书, 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练习快速设计的基本功, 掌握快速设计的要领. 3,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强化提高阶段( 年 月 年 月 本阶段, 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 小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 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 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多练习快题设计,提高自己快速设计的能力. 4,冲刺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 ,冲刺阶段( 年 月 年 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 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六,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 开始复习—2010年9月) 年 月 开始复习 1)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该专业阶段的核心课程:<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 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参考书目,利用上一年的 . 参考书目) 目标2: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基本了解该专业的知识框架和理念,为下一阶段的 复习夯实基础;多练习基本的绘画能力,为快速设计打下基础. 2)学习任务 ①泛读<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 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 ,建构建筑历史的理论框架.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在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构知识体系.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 ⑤综合练习:检测前一阶段学习效果配有参考答案自测. ⑥学生在8月30日上交每门课的理论知识框架图. ⑦不要求记忆只要求理解! 3)详细规划 一,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 阶段目标: 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 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二,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 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 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4.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 询师或本校老师. 5.看书过程中,有条件听课的一定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要是不方便的话, 本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去听一下. 三,复习进度安排 由于建筑历史涵盖的内容最广,所以该计划是根据建筑历史的复习进行制定的.安 排如下: 《中国建筑史》 3月5日-5月2日 : 《外国建筑史》 5月3日-6月6日 :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6月7日-7月10日 注: 7-8月 要关注新出台的2011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 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年 月 年 月 1)学习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 结构.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2)学习任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 答案.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 阶段目标: 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 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二,注意事项 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2. 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3.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4.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 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三,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一)新大纲复习计划:新大纲一般在9月中旬出台,具体复习会根据今年新大纲, 编写重难点知识讲义,请一定要根据基础阶段的复习安排把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突破. (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时间 阶段 10月1 日 —11 月30 日 共9周
复习 资料 历年 真题
周 次
建议学 习时间
学习内 容 做 07 年 真题 做 08 年 真题 …… ……
备注
第1 3-5小时 周 /套题
本次浏览真题, 不一定都要会做, 但要弄清每一道 题属于书中的哪一章, 哪个知识点. 通过做真题要 了解考试形式, 考试重点, 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 内容.
第2 3-5小时 周 /套题
第3 …… 周 第9 3-5小时 周 /套题
整理真 题答案
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 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 整理 过程中,每道真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题目不能少于三遍.
(三)配套习题集巩固计划: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习题并进行思考,把习题考查的知识点 配套习题集巩固计划: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习题并进行思考, 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总结出答题的规律. 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总结出答题的规律. 注:9-10月 费并照相. 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2010 年 12 月-2011 年 1 月) 1)学习目标:参考书回归;历年真题回归;专业课比较回归;模拟考场测试.四 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2)学习任务: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 试题.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 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二,具体复习安排:参考书回归; 历年真题回归; 专业课比较回归;模拟考场测试. 四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七,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 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很容易 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一定要 学会坚持,成就竹子的也就那么几节,成就一个人的也就那么几件事..即便最后失败,也 要学会对自己说! !"吾尽其志而力不达,无悔矣!" 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三点: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 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
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这三点看上去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难,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到 最好. 总结上面的复习步骤,简单说,无非三步: 1,看教材,熟悉内容(最迟暑假完成) 2,整理重要资料(最迟十月完成) 3,背诵(十月左右开始) 以上三步做的好的同学,专业课上120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你考上以及能否上 公费的重要保证).当然,这也相当程度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毕竟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自 己.
1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