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P6869例题1练习十五13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口算过程,理解算理。 3.培养学生的口算、迁移能力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 创设情境,激情促思(5分、A)1、听算。64 93 53 97 85 75 48 682、口答。(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2分、A、 B、C)1、教学主题图同学们,你们想去游乐园玩吗?好,今天吕老师决定带你们去玩玩!预习检测:(1) 在游乐园里你发现了什么?(2) 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相机板书: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 9人要多少钱? 10人要多少钱?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29= 210= 320=(3)哪些算式是你会计算的?算出来。2、教学例1(1)观察不会算的算式:这两个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看哪组算法多?组1:先算2乘9等于18元,人数增加一人,总钱数也多了2元,然后用18加2等于20,组2:210表示的就是10个2相加是20.组3:210还可以看成2个10相加。10+10=20组4:21=2 210=20师:2乘1得2,2表示什么呢?为什么0放在它的后面去呢?师:你们的方法真多,同学们都动了脑子思考,算的方法都是正确的。(2)那你会算320吗?你是怎么想的?想好后再小组内交流。(3)你觉得哪个方法快又好?你会用又快又好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204= 2004= 20004=(4)观察三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小结揭示课题。(5)观察这些算式和得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计算时都可以用口算。计算时,一般把整十,整百,整千数分别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和几个千,然后用一位数乘。还可以将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看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分、A、B、C)1、回到游乐园边玩边算。让一人提问其他人回答。、判断题。(1)10个8相加的和与8个10相加的和相等。( )(2)3004=3个百4=12个百=120。( )(3)“6007”可以先用67=42,再在42后面补上两个0,得4200。( )(4)20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3、口算:P71题4、作业:、题补充听算: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分、)、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写几个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1200的算式。( )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乘法估算(P70例2和练习十五47题)教学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目标: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开火车口算练习505 708 940 5007 6008006300 40002 90003 73000002、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69、22、74、87、99、18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预习检测:从主题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板书:每张门票元,有个同学去参观游乐园。()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疑:如果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提示:不会计算怎么办呢?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来估算呢?240(元)元比实际的钱数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小结:把看作的,往大的看了,有备无患,防止了意外。判断:因为,所以元买门票够。、预习检测:“做一做”。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要注意哪些问题?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把四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千数,而另一个因数一位数不变;还应记住用“”。、揭示课题。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1、估计下列几道题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326 495 2184 5812、完成72第4题。、解决问题元元元元()个鸡腿要多少钱?()买个蛋糕,元够不够?()买个汉堡大约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解答?、作业:、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今天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口算乘法练习课(练习十五812题)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1. 能熟练地口算、估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及两步混合的口算。2.能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3.培养学生细心、书写认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口算、估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及口算两步混合的准确性,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基本练习,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2、计算、口答104= 106= 3004= 5006= 20007= 30005= 384 329783 936 4684 9068小结时点出大估、小估。3.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二.变式练习、讨论评析。2、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1)找出信息和问题(2)怎样列式?为什么?(就是求几个几)板书:904=360(元)教师总结:总价=单价数量,注意单位是“元”。改:儿童车每辆92元,幼儿园要买4辆,准备了360元够不够?订正时指出:在这个题中,要求用估算解决。在估算过程中,把单价适当估小变成90,使学生体会到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10题。(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2)野牛的体重应该如何求?如何估算的?(点出小估。)(3) 如果把东北虎的改成265千克,那又如何估算这头牛的体重呢?指出:把265估成整百数300,利用了大估。(4)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要注意哪些问题?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把四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千数,而另一个因数不变;还别忘了用“”。三、综合练习、整理总结。 1预习检测:P73第11题。(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2)你有什么办法把所有的算式写出来,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小结:可以从小到大地想,也可以找对子。预习检测:P73第12题。(1) 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样填表的?(2) 张宏半年节省了多少钱应该是指什么?(3) 要求张宏半年节省了多少钱该怎么列式计算?小结:到了第6个月,已经是半年所节省的总数了,每个月节省20元,半年即206=120(元)。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不进位)(P74例题1练习十六14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知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过程的探究,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能说出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难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直接说出得数。1035= 30240= 200320= 50281=2、指名回答问题。(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2个十是多少?(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3、回答问题。(1)40是几个十?(2)800是几个百?(3)1200是几个百?4、看题列出算式:有三盒彩笔,每盒10枝,三盒共多少枝?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 学习例1。(1)如果刚才的三盒彩笔每盒是12枝,怎么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123。(2)预习检测:怎么样计算呢?方法一:121212=36(枝)方法二:103=30 23=6 306=36(枝)方法三:竖式计算:(3)预习检测:用竖式算时怎样写竖式?就像列加法竖式那样,将数位对齐, 1 2因数将第一个因数12写出来,第二个因数 3因数3写在12的下面,3要与12个位上的 2对齐,乘号写在第二个因数的前面。(4)预习检测:在乘时,先乘哪一位?积应怎样写?先从个位算起,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个位上(写32=6)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0,在竖式中怎样写?(写310=30)。再用30+6=36。(5)还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没有就出示简便算法)(6)我们看这个同学做的对不对?(简便写法)(7)那好,我有问题要问大家,这个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6个一)这里的3表示什么?(3个十)怎么来的?为什么在十位上写3,不写30?(因为6的前面一位就是十位,这里的3就表示30)(8)对比体会哪一种方法简便些?你喜欢那种?说出你喜欢的那种的计算过程。2、P74“做一做”1题。教师巡视指导。 3. 谁来说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因数中的个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 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哪一位,所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上。4、揭示课题。三、 巩固深化,培养理趣。、 完成P75第1题、3题。找出信息和问题,怎样解决?、 完成P75第4题。先算什么?怎样算才不会出错?3、作业:完成P75第2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四、 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P76例2和练习十七14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2.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能用估算的方法验证结果大致准确性。3.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2.笔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口算536= 297= 683= 475= 384= 449= 2、笔算:322 3213 4312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2。(1)观察P76页图,谁来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信息是什么?要求什么?。板书:一种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买了多少本?(2)求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183或318,也可以181818(3)前面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估算: 18360,笔算结果不会大于60. 20看看笔算的结果是不是在这个范围内呢?(4) 笔算(写竖式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板书: 183=54(本)1 82 35 4强调:进位“2”要写在十位上,要用更小的数学来写。(5) 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算式中因数的个位要对齐。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乘得的积要加上进上来的数。(6) 哪些数位容易错?有什么好办法算得更准确?(7) 比较笔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8) 指导看书:比较下面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加法竖式: 1 8 乘法竖式: 1 8 1 8 2 3 12 8 5 45 4相同点结果都一样;都有进位“2”。不同点:竖式的写法不一样,算理一样,乘法比加法简便。2、预习检测:P76的“做一做”。3、谁来说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怎么做算的?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比较本节课与上一节课内容,可以看出,今天学的内容是什么?揭示课题。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1、完成P77第2、3、4题。2、作业:P77第1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连续两次进位)(P78例3和练习十八14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2.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能用估算的方法验证结果大致准确性。3.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2.笔算的准确性。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口算632= 596= 675= 387= 448= 869= 2、笔算:163 1234 1147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连续两次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2、教学例3。(1)出示P78图,观察图画,说出信息和问题。板书:操场上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多少瓶?(2)怎样列式?为什么?算式:249(3)估算结果(4)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该怎么办?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进行板演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本题与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小结:本题与前面的不同之处是:连续两次进位,第一次进位四九三十六,进“3”写在十位上,第二次进位二九十八,18加上3得21,进“2”写在百位上。再请计算错误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师生一起规范书写:2 42 3 92 1 63、尝试探索自己列式算一算:1376=、哪一步最容易出错?小结:(1)只注意第一次进位,忘记第二次进位。(2)用进上来的数字去乘十位或百位上的数。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预习检测:78的“做一做”。说出信息和问题。怎样解决?怎样计算的?强调:每位上乘得的积都要加上前一位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位置上。、完成80第题。要想知道你一次跳远的距离能否超过蚱蜢,必须先求出什么?怎样求?、 完成80第题。、 作业:80第、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连续三次进位)(P79例4和练习十八56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三次进位)的乘法。2.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三次进位)的乘法。3.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需要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笔算的准确性。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口算726= 353= 431= 156= 392= 887= 2、用竖式计算:(1)1435 (2)348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引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积有的不进位,有的需进位,有的需要连续两次进位。同学们能说一说在这些计算过程需要注意什么?(1)用竖式计算,算式中因数的个位要对齐;(2)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位乘得的积要加上进上来的数。2、教学例4。(1)出示彩图,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板书: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2)要求“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应该怎么样列式?列出算式:6348。(3)你能根据前面所学的方法自己用竖式计算吗?。教师巡视。订正评讲: 先让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将前面的第2题的两小题与本题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都相同;都要连续进位。不同点:前者最高位与一位数相乘不进位,后者最高位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并且这一次的进位直接写在积的位置上。3、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三次进位)有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三、巩固深化,培养理趣。1、预习检测:P79的“做一做”。2、计算。(1)2367 (2)1279 (3)36453、解答问题。 学校运动会上,有8个方阵的体操表演。每个方阵有128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4、作业:P81第5、6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练习十八713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能熟练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能运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及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准确计算。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基本练习,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2、基本练习(1)听算427= 576= 535= 668= 967= 497= (2)笔算:127 524 4768对照书P81第9题进行比较,找出错误的地方。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二、变式练习、讨论评析。 1、完成练习十八第7、8题三、综合练习、整理总结。 1、预习检测:第11题,“3辆车共坐了多少人”是什么意思?要解决第四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理解的可画图帮助理解。2、预习检测:第12题, “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什么意思?先求什么?3、预习检测:观察前面3个算式,找出规律是什么?(99乘几等于几百减几)。那么 994= 995= 996= 997= 998= 999=4、作业:书P82第10题。计算:823= 598= 4579=四、总结。1、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说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点)2、看课本中82页的“你知道吗?”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有O的乘法(P83-84例5、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九14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会说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会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2.探究“0乘任何数都得0”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说出计算的过程。3.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口算。78 59 24 683 46805 15-0 0-0 18+0 0+0+0 2、笔算。3546 6874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5。X k b 1 . c o m1、教学例5(1)根据课本插图,把摘仙桃的情节编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回来准备祝寿,仙女们来蟠桃园,看见孙悟空在吃蟠桃,树上一个也没有了,仙女们回来向王母娘娘报告情况。(2)提出问题:七仙女们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3)要知道刚才仙女们一共摘回多少个仙桃,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00 000000 (4)用乘法又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板书:0707002、想一想:039000 (1) 指名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说出结果。(2)观察刚这几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什么?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 开火车口答P83页做一做。做了这个题后,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2、教学例6(1)导入:老寿星每天都要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公园里步行。你在老寿星这幅图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和问题?(2)解答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应怎样列式?为什么?列式为:5083不忙计算,先估一估5083大约等于多少?(1500) 观察因数特点。 尝试计算,看计算的结果是否超过1500?第一种:竖式计算5 0 8 2 31 5 2 4问:3与0相乘是怎样处理的?积的十位为什么写2?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鼓励学生口算。第二种:口算5003=150083=24150024=1524问:口算时,先从哪位算起?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对比,你发现了什么?(4)、练一练: 5 0 1 3(5)对比此题与例6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一个因数的中间都有0,计算的方法相同。不同点:此题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不满十,不能向十位进位,因此,十位上的0乘一位数仍是0,在十位只能写0占位,例6中的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满了几十,因此,十位上的数0乘一位数是0,但要加进上来的几,因此十位上就写几。小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计算时要用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都要与一位数相乘,十位上的0也要乘。当个位乘得的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当个位乘得的积满几十时,十位上就写几。3、揭示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有O的乘法三, 巩固深化,培养理趣。1、预习检测:P84“做一做”2、对比练习。(第一组是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没0的乘法对比,第二组是个位积满十的乘法和个位积不满十的乘法对比。)(1)3 8 1 0 8 (2) 1 0 2 1 0 9 4 4 3 3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3、完成书P85第4题谁能很快地说出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为什么?4、作业:书P85第1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练习课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2.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3.提高学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2.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基本练习,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2、基本练习(1)听算70= 09= 50= 80=06= 40= 08= 30=00= 01= 20= 20=(2)直接说出得数:358= 427= 742=4005= 30003= 7002=(3)填方框7 8 6 7 5 3 6 2 0 8 7 9 9 66 0 3 4 4 8(4)预习检测:用竖式计算。选取6道学生出的典型题计算。 二、变式练习、讨论评析。 1、尝试计算。7083176强调:(1)计算顺序(2)书写格式。练一练:150020572、算一算:20013(1)学生观察、比较因数有什么特点(2)试算(3)说说体会。小结:一定要从低位乘起,多位数的每一位都要和一位数相乘,中间有0的的那位,如果有进位,进上的是几,在积的位置上写几,如果没有进位的,这一位上的积要用0占位。练一练:200433、解决问题:(1)校园里有3棵桔树。第一年产桔子306个,第二年的产量是第一年的2位。第二年产桔子多少个?分析:第一年产的306个桔子,是3棵桔子树的产量还是1棵桔子树的产量?(3棵桔子树的总产量)第二年产量只跟第一年的总产量有关系(第二年产量是第一年产量的2倍)即:第二年产量=第一年产量23062=612(棵)3 0 6 2 6 1 2(2)小结:在解答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数量关系,抓住所求问题有关的数量,特别要注意排除题目中的多余条件的干扰。练一练:小林和小李各负责打一份稿件。小林用了5分钟时间打完一份206页的稿件,小李打的字数是小林的6倍。小李打的稿件是多少页?三、综合练习、整理总结。 1、预习检测:展示学生出的判断题。再判断(1)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 )(2)零和任何数相加、减都得零。 ( )(3)因数中间有0,乘得的积中间也一定有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 ( )(5)00 000=05=5。 ( )2、在 里填上“”、“”或 “”010 1 3002 60002034 4203 7890 789+010053 1033 1010 11000 11 0+0 1+13解决问题:(1)修一段乡村公路,已经修了4天,每天修1002米,一共修了多少米?(2)在节约用水活动中,某中学一个月节约用水105吨,照这样半年可节约用水多少吨? 4、作业:书P85第2、3题。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惑? 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一个因数末尾有O的乘法(P86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会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理解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能说出计算过程。3.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1、口算。302= 106= 3002= 406=30002= 5006=(1)分左右两组从上到下逐题口算,写出得数。(2)观察每一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算的?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2、用竖式计算。2275 6034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7(1) 从题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2)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怎么列式?为什么?板书:2803(3)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比900元少) (4)用竖式计算看是不是在这个范围内?第一种: 2 8 0 第二种: 2 8 02 3 (简便方法) 2 3 8 4 0 8 4 0学生讨论两种算法:03这一步能不能省略?如果要省略,因数3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时应注意什么?A、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和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对齐。B、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如果没有出现第二种算法,可进行如下对比练习。A 406 B 24062003 12005(1) 口算A组题,思考口算时是怎样在算的?(2) 能否把口算的方法迁移到笔算竖式中来?(3) B组题能否像A组题那样使计算简便? (4) 再指导书写和计算、 比较两种算法,那种算法简单?你喜欢那种?并说出喜欢的那种方法的计算过程。4、对比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你想说什么?三、 巩固深化,培养理趣。1、预习检测:书P86“做一做”。2、算一算: 12004 28003订正时再次强调一位数的书写位置和积的末尾0的个数。3、补充练习:12006 26005 130094、完成书P86第2、3题。5、作业:书P86第1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O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课后小结东兴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三 年级 数学 科 备课教师:教学内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练习二十第 48题)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1. 能熟练计算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书写认真、计算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准确性教学过程设计修改意见一、基本练习,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2、听算23 48 85 203 408 8052003 4008 8005 3、计算并填空 : 1 5 0 把150看作( )个十 3 3乘15个十得( )个十,也就是( )。 1 5 0 0 把1500看作( )个百 2 2乘15个百得( )个百,也就是( )。 (3)笔算“ 2 3 0 2 5 0 0 2 0 5 6 3 4 5704 13002 14003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它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样,也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特殊情况,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计算时特别注意:(1) 一位数要与多位数末尾的0前面一位对齐。(2) 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要注意。(3) 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不能少写也不能多写。二、变式练习、讨论评析。 1、想一想:用竖式计算:20303(1)观察因数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计算?板书: 2 0 3 0 36 0 9 0(2)练一练: 60504(3)对比这两个题有什么异同?相同点:因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计算的方法、方式一样,算理一样。不同点:一个有进位,一个没进位。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多位数乘一位数在计算时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不管是两位数、三位数还是四位数,也不管多位数的中间有0的、没0的,或是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时,都必须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积满几十都要向前一位进几。只是当多位数的末尾有0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0不必与一位数相乘,只要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后面补上0就可以了,有几个0补几个0.三、综合练习、整理总结。 1、预习检测:P87第4题。2、完成P88第5题。观察表中第一排第一个和第二个因数,第三个和第四个因数有什么异同?在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3、预习检测: P88第7题。第一题:没有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而是先用4去乘8,再用4去乘“20”;积的书写位置错误。第二题:多位数的0漏乘了,还有竖式计算时格式不对。一位数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