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学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学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学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学时.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学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搭石教学设计寺庄小学 赵晓凤【教材依据】本节教学设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提出了“三维”目标。从这两方面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四年级学生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来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互相礼让、老幼互敬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生活,怎样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2.老师制作课件。 3.在教室地面画上方块,代表搭石,准备学生亲自实践走搭石。【教学过程】1、 叙述引入,揭示课题 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后来在石家庄工作,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 相信通过预习,同学们对搭石也有所了解了,谁来说说什么是搭石?(生读句子)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出示课件)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 “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卷起来的意思)学生做做动作。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不方便)这是在夏天;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2.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可见,那里的搭石处处是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去寻找美、发现美吧!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美,把它勾画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四、细读课文,体会美通过读文,我相信,一幅幅画面已在大家的脑海中呈现,相信,美已走进了大家心里。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吧!(一)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为别人着想、善良)生读有关句子,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老人的内心世界。此时,你们就是那善良的老人,当你踩到不稳的搭石时,你会怎么想?当你挑选搭石时,你又会怎么想?当你满意而归时,你还会怎么想?2.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生齐读。 3. 小结:通过老人的动作,我们感受到他那美好的心灵,在我们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关心别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景。搭石连同这善良的老人构成了搭石的一道风景。(二)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这个语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协调有序)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速度再渐快)前面的,后面的这踏踏的声音,就像(轻快的音乐。)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这是一种什么美?(和谐美) 2接下来再看(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有三种解释: A外号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渗透双基训练,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么样子?老师出示两幅图,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是一种什么美?(图画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点击变成诗的语段)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小结:因为走搭石的人,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才有了这一幕幕和谐、富有诗意的画面。因为和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三)学习第4自然段1.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做的?(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过)我想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下这个情景。谁愿意?(2)生表演情景。从这幅画面你感受到什么美?(板书:谦让美)那就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子里读出来。过渡:那么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来过搭石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说。2.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理解“伏”。“伏”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做做动作。这样,老人就可以舒舒服服、平平安安的过河了。到了对岸,年轻人需要老人道谢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我想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生齐读“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因为生接:“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接:“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2)理解“理所当然”。说说“理所当然”什么意思?人们把那些是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3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还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出示填空,进行语言训练。 ) 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如果遇到,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 ;残疾人来走搭石 )4.你认为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呢? 五、升华感情,总结美1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 那它是什么?(出示第五段)(1)从 “任人走,任人踏”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这不仅是搭石所拥有的品质,还是乡亲们美好的品质。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3也许有一天,小溪上会架起一座座小桥,家乡的搭石消失了。但搭石会永远留在刘章爷爷心中,永远留在家乡人们心中;搭石带来的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情感会代代传承下去。六、发现美,传播美1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小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