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1如图151所示是某地层中发现的某动物足迹化石。下列对于该化石的分析正确的是()图151a它属于遗迹化石b它属于遗物化石c它属于遗体化石d足迹化石对研究该类生物毫无意义2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a复杂、高等b简单、低等c复杂、低等d简单、高等3生活在冰雪环境中的北极狐的毛是纯白色的,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 d不适应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a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植物到动物b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从复杂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等到低等,从陆生到水生5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a古代生存的生物 b现在生存的生物c生物的“进化树” d古代生物的化石6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晚得多,由此可知()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7生物的进化历经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哺乳类8下列生物的体色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并且不易被敌人发现的是( )a鲫鱼的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白色b一些昆虫的体表颜色是绿色的c蜥蜴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体色d莽的体表具有暗淡相间的斑纹9在学习“演化的自然”这一章时,小明总结的下列四个知识点中,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没有氧气b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小型到大型10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11为了重建物种的演化过程,科学家需要确定现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收集各方面的证据。下列能为科学家对该项研究提供证据的是()陨石化石活化石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a bc d12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了1.5亿年前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的化石。它有羽毛,前肢变成翅膀,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它是()a爬行类与哺乳类的过渡类型b爬行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c鱼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d鸟类与哺乳类的过渡类型 13如图152所示是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由图中信息我们可以做出的推测是()图152a鱼类和人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b鱼类和人不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c各种脊椎动物间没有亲缘关系d无法做出任何科学推测14兔子有尾巴,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同兔胚胎发育相似的尾巴出现,此现象说明()a人类起源于兔类b人类和兔类共同起源于单细胞动物c人类和兔类有共同的祖先d人类和兔类共同起源于水生动物15动植物的_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图15316如图153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岩层中;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岩_层中。(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17图154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图154(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和c_,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_,包括d_和e_,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18中华龙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西北票上园乡。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是保护皮肤和维持体温。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其牙齿内侧有明显的锯齿状构造,头部方骨还未愈合,有4个颈椎和13个脊椎。尾巴几乎是躯干长度的两倍半,属于兽脚类美颌龙科。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些资料判断中华龙鸟是其中两类生物之间的过渡类型,这两类生物是()a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和鸟类c两栖类和鸟类 d爬行类和鸟类19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155分析回答:图155(1)树根处a代表_,它生活在_中。(2)a由于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_进化来的。(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_ _。(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 _。第2课时进化论的演变 12013怀化19世纪,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生物学家是()a达尔文b孟德尔c罗伯特虎克 d巴斯德2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因是()a遗传 b自然选择c变异 d生存斗争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自然选择学说来看,这属于()a适应性 b适者生存c生存斗争 d过度繁殖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类是由两栖类进化而来的b裸子植物是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的c生物都是由陆生开始进化的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图156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62013锦州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7抗流感的疫苗过几年就要更新,目的是要克服病毒对原疫苗所产生的抵抗性。这种抵抗性是由于()a人工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8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互相选择共同进化92013黑龙江人类起源于()a长臂猿 b森林古猿c类人猿 d黑猩猩102013东营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图15711如图157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c较a和e而言,a和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a一定比c高等12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158所示),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图158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13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159中的()图15914在果园中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灭虫,灭虫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_。15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_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因此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_关系。1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_中获得生存、繁衍。这样的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自然选择的结果_。17如图1510所示,甲图表示19401960年某地的降雪天数,乙图表示在同一时间里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图1510(1)雪地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现象,是长期_的结果。若降雪推迟,则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_ _。(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多,白色老鼠的数量_,白色老鼠所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_。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环境变化对老鼠的毛色起_作用。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地区栖息着深、浅色两种体色的蛾,它们晚上活动,白天在桦树的树干上休息;该地区中还生存着许多鸟类,会捕食这些蛾。在1935年,该地区建了许多工厂,不断产生的黑烟把原先树干颜色较浅的桦树熏黑了。研究员从1910年开始调查该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所得的结果如表所示。年代浅色蛾的比例(%)深色蛾的比例(%)19109371920937193093719405050195022781960892(1)下列能解释两种桦尺蛾数量改变的原因的是()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c桦尺蛾迁移 d深色过度繁殖(2)蝙蝠也会捕食这些浅色蛾和深色蛾,但是它们不像鸟类用视觉寻找食物,而是利用声波定位食物。若在1940年,该地区的鸟类突然全被蝙蝠取代,则在1948年,该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浅色蛾93%,深色蛾7%b浅色蛾50%,深色蛾50%c浅色蛾29%,深色蛾71%d浅色蛾22%,深色蛾78%19图1511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图1511(1)图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2)图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的长颈鹿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的长颈鹿个体被淘汰掉。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20人的高矮胖瘦千差万别,引起体形差异的原因很多,遗传就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居住地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形状和大小。如赤道附近的尼罗河人,身材瘦高;而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则身宽体壮。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的种族之间人的体型有较大差别。(如图1512,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种族的居住地纬度和平均骨盆宽度。骨盆越大,人的体型就越粗壮。)相反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如稗格米人和尼罗河人居住地的纬度相同,但却身材矮小。图1512为什么人类的体型会与地理位置相关呢?人类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居住地的气候影响了人体的散热方式。研究表明,皮肤表面积越大,身体散发的热量越多;体重越大,身体产生热量越多。人体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稳定的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2)根据图中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3)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形成这种体型,在生物学上的意义是_ _。(4)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的宽度,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写出一点)_ _。(5)不同种族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小刚根据有关材料和知识设计了一份“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调查的对象为20至35周岁的人。请你在表中项目的空白处(有的地方),填上你认为和该研究问题最有关联的调查项目。_。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项目姓名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地理位置第四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1如图151所示是某地层中发现的某动物足迹化石。下列对于该化石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151a它属于遗迹化石b它属于遗物化石c它属于遗体化石d足迹化石对研究该类生物毫无意义2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b)a复杂、高等b简单、低等c复杂、低等d简单、高等【解析】 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3生活在冰雪环境中的北极狐的毛是纯白色的,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a)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 d不适应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b)a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植物到动物b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从复杂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等到低等,从陆生到水生5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d)a古代生存的生物 b现在生存的生物c生物的“进化树” d古代生物的化石6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晚得多,由此可知(b)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解析】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7生物的进化历经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c)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哺乳类【解析】 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爬行类。8下列生物的体色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并且不易被敌人发现的是(a)a鲫鱼的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白色b一些昆虫的体表颜色是绿色的c蜥蜴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体色d莽的体表具有暗淡相间的斑纹9在学习“演化的自然”这一章时,小明总结的下列四个知识点中,错误的是(d)a原始大气没有氧气b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小型到大型10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c)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解析】 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晚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11为了重建物种的演化过程,科学家需要确定现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收集各方面的证据。下列能为科学家对该项研究提供证据的是(d)陨石化石活化石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a bc d12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了1.5亿年前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的化石。它有羽毛,前肢变成翅膀,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它是(b)a爬行类与哺乳类的过渡类型b爬行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c鱼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d鸟类与哺乳类的过渡类型 13如图152所示是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由图中信息我们可以做出的推测是(a)图152a鱼类和人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b鱼类和人不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c各种脊椎动物间没有亲缘关系d无法做出任何科学推测【解析】 从七种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来看,其发育初期形态均非常相似,这就说明它们可能存在共同的祖先。答案为a。14兔子有尾巴,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同兔胚胎发育相似的尾巴出现,此现象说明(c)a人类起源于兔类b人类和兔类共同起源于单细胞动物c人类和兔类有共同的祖先d人类和兔类共同起源于水生动物15动植物的_化石_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图15316如图153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c_岩层中;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岩_a_层中。(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由简单到复杂_、_由低等到高等_、_由水生到陆生_。【答案】 (1)ca(2)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7图154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藻类植物_。图154(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苔藓植物_和c_蕨类植物_,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_种子植物_,包括d_裸子植物_和e_被子植物_,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18中华龙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西北票上园乡。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是保护皮肤和维持体温。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其牙齿内侧有明显的锯齿状构造,头部方骨还未愈合,有4个颈椎和13个脊椎。尾巴几乎是躯干长度的两倍半,属于兽脚类美颌龙科。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些资料判断中华龙鸟是其中两类生物之间的过渡类型,这两类生物是(d)a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和鸟类c两栖类和鸟类 d爬行类和鸟类【答案】 从题干信息可以发现,中华龙鸟有羽毛的前身,但同时也具有爬行动物的一些特征,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这说明中华龙乌可能是爬行类演化到鸟类的过渡类型。故选d。19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155分析回答:图155(1)树根处a代表_原始生命_,它生活在_原始海洋_中。(2)a由于_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界_。(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_爬行类_进化来的。(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_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_。(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_。【答案】 (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2)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界(3)爬行类(4)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5)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第2课时进化论的演变 12013怀化19世纪,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生物学家是(a)a达尔文b孟德尔c罗伯特虎克 d巴斯德【解析】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物进化学说。故选a。2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因是(b)a遗传 b自然选择c变异 d生存斗争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自然选择学说来看,这属于(d)a适应性 b适者生存c生存斗争 d过度繁殖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哺乳类是由两栖类进化而来的b裸子植物是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的c生物都是由陆生开始进化的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 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后,生物经历了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古代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原始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由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d)图156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62013锦州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b)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解析】 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7抗流感的疫苗过几年就要更新,目的是要克服病毒对原疫苗所产生的抵抗性。这种抵抗性是由于(c)a人工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8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d)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互相选择共同进化92013黑龙江人类起源于(b)a长臂猿 b森林古猿c类人猿 d黑猩猩【解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102013东营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解析】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和动物疾病)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朱鹮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故选d。图15711如图157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c)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c较a和e而言,a和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a一定比c高等12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158所示),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c)图158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解析】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影响着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当物种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气候和食物的变化,可引起生物体的改变。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能生存下来的生物意味着目前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13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159中的(d)图15914在果园中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灭虫,灭虫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农药对害虫进行选择(或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_。15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_自然选择_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因此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_亲缘_关系。1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_生存斗争_中获得生存、繁衍。这样的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方向_。(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生存斗争_;自然选择的结果_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_。【解析】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手段、动力和途径,是生物进化的外因。自然选择的定向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7如图1510所示,甲图表示19401960年某地的降雪天数,乙图表示在同一时间里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图1510(1)雪地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适应_现象,是长期_自然选择_的结果。若降雪推迟,则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_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_。(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多,白色老鼠的数量_增多_,白色老鼠所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_之后_。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环境变化对老鼠的毛色起_定向选择_作用。【解析】 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雪地老鼠毛色与雪地相近,这就是适应现象,若降雪推迟,白色的毛色将与环境不适应,这说明生物适应的相对性。从图象看,降雪天数最大值出现在1950年之前,而白色老鼠所占百分比最大值出现在1950年之后。【答案】 (1)适应自然选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2)增多之后定向选择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地区栖息着深、浅色两种体色的蛾,它们晚上活动,白天在桦树的树干上休息;该地区中还生存着许多鸟类,会捕食这些蛾。在1935年,该地区建了许多工厂,不断产生的黑烟把原先树干颜色较浅的桦树熏黑了。研究员从1910年开始调查该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所得的结果如表所示。年代浅色蛾的比例(%)深色蛾的比例(%)191093719209371930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288-2025语言培训服务教学人员评价
- 天津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风险评估模型-第9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产品技术协议管理办法
- 警用装备仓库管理办法
- 质量奖战略管理办法
- 行政岗位竞聘管理办法
- 螺栓周转桶管理办法
- 规范财务资产管理办法
- 2024-2029年中国直接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水域救援安全及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GB/T 43933-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2023年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叉车考试题库模拟试题大全及答案
- 2024电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锅炉安全培训教材(大全)
- 义齿工厂开设策划方案
- (完整版)中医适宜技术课件
- 开学第一课自信与勇敢
- 《财政与金融》教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