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形象 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 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 傲王侯 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 江雪 诗中的 独钓寒江 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 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 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 中的渔翁 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1 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孹蟹斟 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 柔橹风前语夜深 设题 综观全诗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情 解析 第一步 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 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自把孤樽孹蟹斟 一江秋色无人管 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 其中 自 孤樽 等词是关键 第二步 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可以概括为 傲岸不羁 逍遥洒脱 闲适恬淡 第三步 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可以概括为 一个寄情山水 傲岸不羁 逍遥洒脱 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答案 秋天的月夜 诗人泛舟江上 自斟自酌 乐在其中 一个寄情山水 傲岸不羁 逍遥洒脱 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 虽然孤独一人 并没有茕茕孑立的凄凉之感 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2 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例2 2011 华中师大一附中考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 760 夏 杜甫49岁 地点为成都草堂 设题 狂夫 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是怎样刻画 狂夫 形象的 解析 第一步 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 狂夫 形象 关键词 贫困潦倒 放达乐观 第二步 结合诗作对形象特征进行分析 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 风含翠筿 雨裛红蕖 的赏心悦目之景 诗的后四句则描写了 凄凉 恒饥 欲填沟壑 的可悲可叹之事 全都由 狂夫 这一形象统一起来 没有前半部分对优美景致的描写 不足以表现 狂夫 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 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 狂夫 就会失其所以为 狂夫 的条件 第三步 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突出了 狂夫 乐观旷达 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 狂夫 形象 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 烘托了 狂夫 的疏放旷达 为下文写 狂 作铺垫 五六句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 恒饥 的贫困处境 反衬 狂夫 的乐观旷达 而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 突出 狂夫 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 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 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思想性格特征 人物身份 是什么 2 结合诗句分析 切忌以译代析 3 总结形象意义 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答题套路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 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 这句通过 的描写展示出来 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 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 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 考点二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是指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时所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分析事物形象时 首先要抓住诗人在诗歌中所写的事物的特点 然后分析事物特点与人的品格志向的相同之处 最后总结这一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 漏 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注 漏 指漏壶 古人计时的器具 漏断 指夜深 设题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 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 要鉴赏词中 孤鸿 的形象 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 惊起却回头 是说孤鸿惊恐不安 非常警惕 有恨无人省 说它身怀怨恨 却无人知晓 是不敢 也是不愿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虽有 栖息地 却 不肯栖 只好寄宿在寒冷 寂寞的沙洲里 第一步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 惊恐不安 心怀幽恨 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形态 色泽 特征 和环境特点 本词用 缺月 疏桐 断漏 寒枝 冷洲 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用 孤 惊 回 恨 寂寞 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第三步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 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答案 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 惊恐不安 心怀幽恨 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本词用 缺月 疏桐 断漏 寒枝 冷洲 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用 孤 惊 回 恨 寂寞 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 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1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2 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形态 色泽 特征 和环境特点 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 抓住物与志的 契合点 3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 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事物形象题型注意事项 1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 内心世界 品质 感情等 2 一般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 托物言志 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考点三鉴赏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 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 也就是含有 意 的形象 即 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 诗人作为主体 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 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 设计的 一般有 景物描写 季节 时令 地域等 场面描写 农事 战争 狩猎 离别等 色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人物 往往是诗人自己 感情的外在表现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例4 2009 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 726 765 字季鹰 华阴 今属陕西 人 曾任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 764 秋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设题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解析 本题考查意境形象 注意点出意象 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 地点 总体特征 分析本题的寓意 一定要注意注释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的提示作用 第一步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夜晚 秋风 汉关 寒云 冷月 西山 第二步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图 第三步 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边境局势的紧张 答案 夜晚 秋风 汉关 寒云 冷月 西山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图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景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明净绚丽 幽静深寂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 寥廓 雄奇 开阔 旷远 悲壮 悲凉 凄清 阴冷 幽静 萧条 荒凉 冷落 衰败 孤寂 恬静 闲适 缠绵 清新 明丽 绚丽 壮丽 秀美 恬淡 朦胧 淡雅 3 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只是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2010 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 刘孝绰 481 539 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题目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是怎样描写的 4分 第二节语言 考点一字词推敲1 炼字类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所谓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我们鉴赏诗词时 只有领略了古人炼字的精妙之处 才能理解诗词美的真谛 炼字类题型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 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 而必须将其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 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 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设题 请结合全诗 评析第三联中 穿 数 二字的艺术效果 解析 第一步 表明自己的看法 用精练的语言 最好是鉴赏术语 明确指出诗中最精彩的用字 如 穿 数 二字 是诗中的炼字 第二步 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穿 字是穿梭行走 数 是细数 第三步 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穿 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形 数 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 数 起了流萤的神态 第四步 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穿 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 徘徊的情绪 数 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答案 穿 数 二字 是诗中的炼字 穿 字是穿梭行走 数 是细数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 月上高树 酒已半醒 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 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 徘徊的情绪 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 数 起了流萤 数 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例2 2010 山东济南高三一模 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 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 旗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 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 唤醒三日酲 注 酲 ch ng 酒后神志不清 诗中指困惫状态 设题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 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 传神 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 解析 第一步 指出是哪两个字 喧 和 狎 第二步 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并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鹊声 喧 为 喧闹 喧哗 之意 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 日出 的喜悦 狎 是 亲热 游戏 之意 雨霁天晴 波平如镜 鸥鸟尽情嬉戏 第三步 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 欢快的情景 答案 这两个字是 喧 和 狎 字 鹊声 喧 为 喧闹 喧哗 之意 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 日出 的喜悦 狎 是 亲热 游戏 之意 雨霁天晴 波平如镜 鸥鸟尽情嬉戏 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 欢快的情景 炼字类问题答题规范1 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 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3 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4 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 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5 根据题目要求 拟写答案 答题模式 这个字的意思是 或运用了 手法 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形象 景色 烘托了什么 意境 心境 表达了 情感 思想 2 诗眼类古人作诗 词 讲究炼字 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 能使全诗 词 游龙飞凤 令人刮目相看的字 便是所谓的 诗眼 词眼 如李清照 醉花阴 写主人公多愁善感 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 结尾写道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 瘦 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 画龙点睛 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鉴赏诗歌的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进行品味 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 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 正抱疏桐叶半黄 设题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 乱 字上 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赏析 解析 第一步 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本诗以 乱 为诗眼 情景交融 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第二步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 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 从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乱 实际是全诗的纲 线索 串联诗人所见 所感 所想的内容 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 答案 本诗以 乱 为诗眼 情景交融 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 滴漏 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 羁旅之困 怀乡之愁 点明 乱 的部分原因 为进一步写 乱 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 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 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 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例4 2011 山东潍坊高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一 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设题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 第一步 找到哪个字是诗眼 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这首诗中 闲 字是诗眼 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了 第二步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 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诗人闲居乡村 初夏午睡后 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 心情舒畅 第三步 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闲 字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答案 闲 诗人闲居乡村 初夏午睡后 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 心情舒畅 诗中用一个 闲 字 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 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诗眼类问题答题规范1 找出并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 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3 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 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常见的答题模式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围绕该字诗歌写了哪些内容 运用了何种手法 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3 关键词类古诗非常讲究构思 往往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或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抓住这个关键词来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 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例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设题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 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 为什么 解析 第一步 指出关键词的深层含义 折柳 的寓意是 惜别怀远 折柳相送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第二步 具体分析此词在结构上与上下句的关联 因为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 第三步 点明字词的表达作用 折柳 二字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可见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答案 折柳 的寓意是 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同意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 折柳 二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可见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例6 2009 山东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设题 首句中 悠悠 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 作用题要从该词在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和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内容上要抓住意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构上要抓住关键词在诗中的位置及其作用 第一步 指出关键词的深层含义 悠悠 写出了水面的平和 水流的悠长 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第二步 具体分析此词在结构上与上下句的关联 为第三句的 客心孤回 作了准备 打下了铺垫 第三步 点明字词的表达作用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答案 悠悠 写出了水面的平和 水流的悠长 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为第三句的 客心孤回 作了准备 打下了铺垫 关键词类问题答题规范1 分析该词的深层意思 及其对突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 2 分析该词在诗歌结构 线索或情感基调上所起的作用 3 指出该词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感情 思想 形象及其他表达效果 4 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常见的答题模式 这个词语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表现了怎样的诗歌主题 该主题是怎样由这个词语引发的 所以说这个词语是全诗的关键 考点二诗句鉴赏 炼句 即锤炼句子 古有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之说 即讲这种炼句的艰辛 炼句 就是诗人精心提炼出的名句 警句 它是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 非常精确地表现主旨或情感 具有高度典型性 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句子 我们在赏析句子时 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要善于从这些物象中概括出基本内容 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例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 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 亦作 二水 设题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解析 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 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抽象 不能照抄 不能简单翻译 答题时要注意 第一步找出概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 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 指出表达作用 概括要求字数精练 作为思维过程的第一步就不要写出来 只是在思考时要注意到即可 颔联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抓住关键词 吴宫 晋代 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 颈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抓住关键词 山 青天 水 白鹭洲 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 前一句是昔 后一句是今 目的显而易见 古今对比 抒发作者对古今兴亡盛衰的感慨 答案 这首诗颔联概括介绍了六朝古都昔盛今衰的史实 颈联描绘了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 前一句是昔 后一句是今 目的是古今对比 寄寓作者对人事沧桑 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注意此题答案点较多 不能遗漏 炼句类问题答题规范1 找出诗句的典型意象及特点 阐明语表义 发掘深层义 如果句子较复杂 可以把这句分成几个小部分逐一解说 2 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3 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常见的答题模式 这句诗大致是说什么意思 运用了何种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考点三风格体味鉴赏语言特色 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 色彩 境界 情味等进行赏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句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分析语言特色 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 如 清新 绚丽 明快 含蓄 简洁 等 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 如陶渊明的平淡 李商隐的绚丽 白居易的明快 杜牧绝句的含蓄 贾岛的简洁等 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例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 其一 崔颢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设题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简要分析 解析 第一步 用一两个词语 最好用术语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 明快清新 有如民歌 第二步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何处住 在横塘 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明白道出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把过程和心理展露无遗 感情朴实 流露自然 语言明快 风格清新 第三步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蕴涵了作者欣赏 赞许的感情 答案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 明快清新 有如民歌 何处住 在横塘 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 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 不加雕琢 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语言风格类问题答题规范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如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 简练生动等 2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 指出在表情达意 描绘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4 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常见的答题模式 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列例证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感情 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诗中的哪些句子体现出这种特点 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 炼字类型举例 二 常见古诗语言风格 2010 湖南高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 根据提示 完成赏析 好事近 陆游湓口放船归 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红蓼 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 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 任江南江北 注 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题目赏析上片 映一蓑新绿 句中 蓑 映 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 第三节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既可以包括各种抒情方式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的使用 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抒情方式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或艺术构思 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点一抒情手法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后者包括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等 设问示例 1 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 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 第x句值得玩味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例1 2009 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江行 宋 严羽暝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歌 声 注 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设题 请从 景 与 情 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 答题步骤一般为 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诗中描写了雪 残 雁 断 月 新 潮 生 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 思乡之感 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种抒情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含蓄蕴藉 答案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雪 残 雁 断 月 新 潮 生 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 思乡之感 例2 2009 辽宁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 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 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 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 轻舟短楫去如飞 设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是怎样表现的 解析 第一步 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解答本题时 察觉到诗中句句写景 而句句含情 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 或者触景生情 第二步 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本诗化用张继 孟浩然的名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的意境 写出了作者在城外孤舟上羁旅的惆怅 通过作者的所闻所见等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全诗以景寓情 考生应具体答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景与情有何关系 第三步 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句句写景 景景关情 第四步 紧扣要求 整理思路 形成答案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是通过卧闻钟声 系舟树下 静赏江月 倾听歌声等举动 城里钟 水上歌等听觉感受 城下树 空江月 水上人 云水苍茫 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 以景寓情来表现的 句句写景 景景关情 例3 2011 福建福州质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朱敦儒刘郎已老 不管桃花依旧笑 要听琵琶 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 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 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 谢家 即唐代著名歌伎谢秋娘家 古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歌伎家 设题 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并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抒怀的 解析 第一步 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作者巧妙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 或答巧妙化用前人诗句 来抒情 第二步 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借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诗 前度刘郎今又来 的 刘郎 自谓 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 借崔护 题都城南庄 诗 桃花依旧笑春风 感叹 世事无常 自己只有心灰意冷 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 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 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 第三步 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表现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 万事已休的心绪 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 答案 本首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 万事已休的心绪 下阕抒发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 作者巧妙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 或答巧妙化用前人诗句 来抒情 借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诗 前度刘郎今又来 的 刘郎 自谓 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 借崔护 题都城南庄 诗 桃花依旧笑春风 感叹 世事无常 自己只有心灰意冷 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 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 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 例4 2011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 阅读下面的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贺铸 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 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宋史 文苑传 载贺氏 喜谈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时 少不中意 极口诋之无遗辞 人以为近侠 竟以尚气使酒 不得美官 悒悒不得志 设题 本词歌咏荷花的意图何在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解析 第一步 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本词全篇咏写荷花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词人在上片通过对周围的环境和荷花 红衣脱尽芳心苦 的正面描写 突出了寂寞地开落 无人欣赏的荷花形象特征 下片将荷花比作美人 似与骚人语 不肯嫁春风 曲尽它的情态风神 显示了荷花的幽洁高雅 词人以荷花自况 以荷花的清亮绝俗和难免凋零清苦 寄托个人对身世的感喟 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第三步 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 答案 本词全篇咏写荷花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词人以荷花自况 以荷花的清亮绝俗和难免凋零清苦 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喟 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例5 阅读下面唐诗 回答问题 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奢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设题 试分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解析 第一步 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借古讽今的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 回顾六朝旧事 免不了有今之视昔 亦犹后之视今之感 当时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 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避免 亡国的不祥预感 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 第三步 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诗歌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答案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抒情手法题答题模式答题步骤 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 若是间接抒情 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然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 要用到术语 如含蓄蕴藉 淋漓尽致等 答题范式 这首诗运用了 的抒情方式 全诗主要写了 内容 抒发了 的感情 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 用术语 考点二描写手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 首先要了解有哪些常见的鉴赏角度 主要是多角度描写 正面描写 比较简单 这里不作研究 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 动静结合 色彩的渲染 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白描手法 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 比如以动衬静 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 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 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鉴赏古代诗歌的描写手法 主要是鉴赏描写中的渲染 烘托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等 设问示例 1 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 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 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 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例6 2010 广东高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 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 江阑 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 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 秋将暮 注 阑 阻隔 阻拦 直饶 纵使 分付 交付 设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解析 答案包括三个部分 找准描写手法 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结合诗句 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词的上片写抒情主人公伫立 西头 隔着 江水 烟树 远眺 江东路 的情形 是实写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 江阑住 是虚写 现实生活中无法与亲人团聚 便希望通过梦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样的愿望似乎可以冲破时空 跨越大江 点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 刻画了一个望眼欲穿 至情至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案 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下片写抒情主人公灯前写信的细节 是实写 写抒情主人公 写了书 又 没人传 寻得雁 又 秋将暮 的内心活动 是虚写 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 把一个至情至性的抒情主人公哀婉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腻感人 例7 2011 浙江湖州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注 马戴 生卒年不详 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 设题 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试作赏析 解析 第一步 找准描写手法 第三联运用了烘托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空园白露滴 用的是以 声 烘托 静 的手法 露滴的声音使人感到寂静 其中的人又是如何彻夜难眠 孤独 孤壁野僧邻 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 明明孑然一身 孤单无依 却偏说还有一个邻居 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 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 与这样的野僧为邻 诗人的孤独无依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 在灞上已寄居多时 一直没有找到晋身之阶 因而这里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第三步 点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心境 答案 烘托手法 空园白露滴 用的是以 声 烘托 静 的手法 露滴的声音使人感到寂静 其中的人又是如何彻夜难眠 孤独 孤壁野僧邻 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 明明孑然一身 孤单无依 却偏说还有一个邻居 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 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 与这样的野僧为邻 诗人的孤独无依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 在灞上已寄居多时 一直没有找到晋身之阶 因而这里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例8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设题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解析 第一步 找准描写手法 动静结合的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一 二两句写静 以 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优美迷人的静态 三 四两句写动 用 忽起 垂杨舞 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 万点 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第三步 点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这首诗既写出了静态 又写出了动态 以静显动 又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案 一 二句以 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 四句用 忽起 垂杨舞 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 万点 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 又写出了动态 以静显动 又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9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设题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 描摹景物的特征 来反映作者的感情 体会上面这首元曲所用的白描手法 解析 第一步 找准描写手法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 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第二步 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 天涯游子图 在这幅图中 藤是枯的 树是老的 鸦是黄昏中的 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 是暗淡的 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 很自然的 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 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 听听耳边呼啸秋风 看看跨下瘦马 什么感觉 只能断肠 这就是白描 第三步 点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全曲仅五行 短短二十八个字 没有用典故 也没有多余的修饰 却教人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精致的图景 完全归功于白描完好的运用 答案 整首小令白描的描绘 让人们眼前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在一匹瘦弱的马上 迎着嗖嗖的西风 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被枯萎的藤条缠满的老树 看到黄昏下即将归巢 呀呀直叫的乌鸦 又跨过潺潺小溪上的小桥 来到了几户冒着炊烟的人家门口 看着太阳即将落下 给一切镀上了一层漂亮的金黄色 想到自己仍然没有地方可以投宿 不禁想起家乡的一切 悲从中来 肝肠寸断 全曲仅五行 短短二十八个字 没有用典故 也没有多余的修饰 却教人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精致的图景 完全归功于白描完好的运用 特别是小令前三句 描写了藤 树 鸦 桥 水 家 道 风 马共九种事物 惜字如金 但却不简陋而显凝练 用枯 老 昏 小 流 人 古 西 瘦九个单字来形容九种事物 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字眼 用在这三句中 起到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例10 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问题 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设题 阅读上面这首乐府诗 体味它是如何运用渲染的表现手法的 解析 第一步 找准描写手法 题目已经明确 是渲染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 后四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 显得生动活泼 音调优美 自然 有趣 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的眼前 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 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 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第三步 点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 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使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 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答案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 后四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 显得生动活泼 音调优美 自然 有趣 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的眼前 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 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 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 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使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 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描写手法题答题模式答题步骤 找准描写的特色 细节描写 白描 正面与侧面描写 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 虚实 上下 远近 高低等顺序 结合诗句 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写出了意象 人 物 景 的什么特点 或抒发了 突出了 什么思想感情 点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 前后照应 虚实结合 先总后分 一问一答 答题范式 1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 描写 写出了 诗句解说 烘托了诗人 的感情 2 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 这样的描写使景物 答作用 如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同时渲染了 的气氛 表达出诗人 的感情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采用比喻 比拟 象征 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 衬托 对比 婉曲 设问 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 借代 双关 叠字 对偶 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几种常考的修辞手法 其作用如下 设问示例 1 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 表现 手法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 诗的第x句 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 修辞 手法 有何作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例11 2009 浙江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后面的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 王旭两种风流 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 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 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 设题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 首先要审读题目 诗句和注释 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 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第一步 揭示手法 因为作者提到了两种事物 且词中有 不是 不似 的说法 所以 对比 的手法容易判断出来 在判断情感时 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叙述重点 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步 分析表达作用 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 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答案 手法 对比 反衬 情感 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 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例12 2009 宁夏 海南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设题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解题格式 第一步 揭示手法 运用了对照 或对比 的写作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第三步 分析表达作用 借景抒情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答案 运用了对照 或对比 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借景抒情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修辞手法题答题模式答题步骤 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 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 诗句内容 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本诗 或第x句或第x联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该修辞的作用术语 地写出了 诗句解说 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考点四构思技巧诗歌常用的构思技巧有 抑扬 照应 以景结情 卒章显志等 设问示例 1 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 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例13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设题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解析 第一步 概述诗句的内容 从全诗看 一二句从正面着笔 丝毫不露贬义 求 访 等字 仿佛是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 待人态度之诚之谦 所谓求贤若渴 虚怀若谷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末句紧承 可怜 与 虚 一针见血 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 对贤者又意味着什么呢 诗人点破而不说尽 通过 问 与 不问 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结论 第二步 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诗由赞叹化为慨叹 由歌颂化为讽刺 第三步 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 对贾生的同情 语言犀利 讽刺辛辣 感慨深沉 答案 本诗采用了 欲抑先扬 或 先扬后抑 的手法 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 调回贾谊 虔诚求教 后笔锋一转 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 诗由赞叹化为慨叹 由歌颂化为讽刺 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 对贾生的同情 例14 阅读下面的词 完成问题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设题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解析 第一步 概述诗句的内容 一 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 仰望空中乱鸦翻飞 遥望前方一片萧条 三 四句以 旧时花开 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第二步 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一 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三 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 显示主旨 第三步 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答案 一 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 仰望空中乱鸦翻飞 遥望前方一片萧条 三 四句以 旧时花开 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这样 一 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三 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 显示主旨 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构思技巧题答题步骤 概述诗句的内容 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 表达方式1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 变化过程 2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 价值 特点 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4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 好恶 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二 修辞方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 暗喻 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 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本体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含蓄 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 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 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 对偶用结构相同 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5 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 或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 物 事表现得更形象 生动的作用 6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 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7 设问先提出问题 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 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8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 表达强烈的感情 三 表现手法1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2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3 想象指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 经过联想 推断 分析 综合 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衬托甲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5 渲染对环境 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 以突出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 6 象征通过特定的 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 7 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 互相比较 8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9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 严谨 10 动静对事物 景物作动态 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 11 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 使对象更鲜明 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 12 直抒胸臆即景抒怀 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3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 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 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物理试卷
-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洞察及研究
-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 缺陷形貌自动测量-洞察及研究
- 20xx开学主持词4篇
- 部门安全培训教育时间课件
- 达芬奇鸡蛋课件
- 辨证施膳课件
-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凸轮式收卷机多设备集群联动控制与数据孤岛问题
- 基于区块链的制图数据版权确权与跨境共享的智能合约设计
- 《空调基础知识》课件
- 南海区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
- 6.4.3.1余弦定理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课件
- 新外研版(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英语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 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1部分:蚯蚓养殖和粪污处理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2021团体标准解读)-20221004172843
- 借款利息确认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