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5.21《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后 救国道路探索 师夷长技以制夷 军事技术 中体西用 兴办近代企业维新变法 变革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实行民主共和制 政治方面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 加紧侵略中国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一 陈独秀与 新青年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袁世凯 大总统祭圣告令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 早作夜思 以为政体虽取革新 而礼俗要当保守 环球各国 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 秉诸先民 蒸为特性 中国服循圣道 自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无不本于修身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活动基地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青年 北京大学 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 青年杂志 改名为 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北京大学 主要活动基地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请思考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鼓励各科学观点自由发展 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 新青年 的影响 课本141页 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新民学会 研讨新知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文学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1 前期内容 2 后期内容 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思想 science democracy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德先生 赛先生 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主科学 民主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包括人权平等 个性解放 独立人格 共和政体等 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包括进化论 唯物论 无神论 反对封建迷信愚昧盲从和偶像崇拜等等 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 评价 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使中国富强起来 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 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但是有些偏激 新道德 旧道德是指什么 对旧礼教 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对不对 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 旧道德新道德 打倒孔家店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等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 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 狂人日记 对 吃人 的礼教的揭露发表 我之节烈观 一文 对贞节观念批判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鲁迅的小说 狂人日记 孔乙已 药 阿q正传 祝福 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 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 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对不对 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 1 打倒孔家店 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 思想体系 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这场扫荡权威 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 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是偏激的 片面的 2 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 天啊 我要和你相爱 一辈子也不断绝 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 长江 黄河都干枯了 冬天雷声隆隆 夏天下起了大雪 天与地合到一起 我才敢同您断绝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的原因新文化 新思想 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 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 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 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 力倡白话文 开展文学革命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 是第一篇白话小说 旧文学新文学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p118 主张 推倒陈腐 雕琢 艰涩的旧文学建设 新鲜 平易 通俗的新文学 胡适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 须言之有物 文学革命的结果 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 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 从1918年开始 新青年 完全改用白话文 使用新式标点 到1920年 全国小学一 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一律被废除 白话文在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 出现最早的一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 文学革命的意义 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 使延续了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 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为新文化 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 提供了文化载体 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 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 文化平民化的表现 1 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2 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 不断得到推广 白话诗的创作 3 曲艺界的文化平民化 四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文化平民化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旧文化的一次激烈的斗争 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对促使中国人民 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与组织者是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吴虞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b 1915年9月 青年杂志 改名为 新青年 c 1917年 新青年 迁至北京办刊d 陈独秀到北京大学任教 形成新文化阵营 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 复古也 共和也 帝制也 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 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 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 进行革命斗争 反对独裁专制b 建立革命政党 发动工农群众c 发动启蒙运动 解放民众思想d 提倡学术自由 普及白话文章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 提倡新道德b 提倡新文学c 提倡民主科学d 文化平民化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 宣传科学 主要目的是a 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b 使国民认识世界科学发展水平c 把民众从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d 普及科学知识 宣传科学救国 在新文化运动中 首倡用白话写文章的是a 陈独秀b 蔡元培c 胡适d 鲁迅 1917年1月在 新青年 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号召文学革命的是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吴虞 新文化运动时期 教育家蔡元培提倡 兼容并包 的宗旨是a 打破地域界限招聘人才b 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c 推动了德 智 体 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d 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 利用文学作品批判纲常礼教 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的典范是a 胡适b 鲁迅c 陈独秀d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实质是针对a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b 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 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意识d 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觉悟较快 较早的群体是a 工人阶级b 市民阶层c 青年学生d 大学教师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