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二十三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1(2015河北邯郸质检)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和吸收氨气c装置丙可用于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d装置丁可分离ch3cooc2h4和饱和碳酸钠溶液解析:根据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可对其检验、收集、除杂、分离等有关问题做出判断。由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时往往会发生碳化,碳与浓硫酸又会反应生成so2而混在乙烯中,同时乙醇易挥发,so2和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装置甲不能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a错误;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导气管短进长出,b错误;氯气也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c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与饱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后静置分液即可分离,d正确。答案:d2(2015课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解析:稀盐酸滴入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naoh优先发生反应,不会立即产生气泡,a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会产生红棕色气体,b项错误;al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al34oh=alo2h2o,不会产生沉淀,c项错误;h2c2o4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kmno4溶液褪色,d项正确。答案:d3(2015安徽理综)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解析:nh4cl溶液中存在平衡:nhh2onh3h2oh,镁条与h反应生成h2,同时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由弱酸性渐变为弱碱性,nh3h2o浓度变大,分解产生nh3,a、b、c项均合理;ph8.6的nahco3溶液中存在hcocoh,mg与h仍可反应产生h2,d项不合理。答案:d4(2015广东理综)(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向稀的苯酚水溶液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析:a项,na2co3受热不分解、现象、结论均不正确;b项,苯酚水溶液能和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项,i与少量新制氯水可发生反应:2icl2=i22cl,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cl2i2;d项,feso4与h2o2反应时,fe2被氧化为fe3,故fe2只表现出还原性,无法得出fe2有氧化性的结论。答案:bc5(2015南昌零模)下列有关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氯仿(chcl3)密度大于乙醇,进行氯仿与乙醇混合物的分离b进行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收集,但不能用于no气体收集c当x选用苯时可进行nh3和hcl的吸收,并防止倒吸d可用于so2气体的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so2气体,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并防止倒吸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氯仿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a项错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co2、cl2、hcl、no2),可长进短出来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h2、nh3),可短进长出来收集气体,no能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b项正确;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应在上层,不能防止倒吸,c项错误;so2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项错误。答案:b6(2015云南一检)下列实验目的能实现的是(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及操作,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蒸发操作应在蒸发皿中进行,a项不符合题意;己烯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用己烯作萃取剂,b项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c项不符合题意;no气体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填空题7(2015河南八市联考)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买验探究。操作现象.a中溶液变红.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3)为了探究现象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cn。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他的实验方案是_。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氯气、fe2、fe3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1)多余的氯气在b中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fe2被cl2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导致溶液变红。(3)红褐色沉淀是fe(oh)3,说明溶液中含有fe3。(4)在scn中,c的非金属性最弱,故c显正价,n显3价、s显2价,由此可求出c为4价,碳元素已处于最高价态,故它不可能被氧化。由于baso4不溶于酸,故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硫元素。当生成1 mol co2时,由元素守恒知有1 mol scn被氧化,生成1 mol so、1 mol no,共失去16 mol电子。答案:(1)cl22oh=clcloh2o(2)fe2被cl2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所以溶液变红(3)fe3(4)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硫元素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黄色溶液中存在no、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no168(2015厦门期末)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及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探究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查。已知: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2)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3)本实验a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则b的实验现象为_;若只有no生成,则b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二探究化学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利用图示装置测定溶液突显明显棕色的时间。序号温度铜片/g硝酸/ml硝酸铜/g125 225 5200.5325 5201.0(4)请将上表中实验1的实验条件填写完整。_(5)通过实验发现实验1、2、3的反应速率并无明显变化,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继续进行的实验是_。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使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co2,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2)铜片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若生成的气体中有no2,no2溶于水生成的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b瓶溶液出现血红色;若生成的气体中只有no,则b瓶溶液出现棕色。(4)探究化学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产物的量,由于产物为硝酸铜和no,故铜片和硝酸的量不变,本题中实验1为对照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措施课件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陶园中英文实验学校招聘初中英语教师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跨境电商协议的关键条款
- 2025年滁州明光市公开引进高中教育紧缺人才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企业内部培训资源与平台建设
- 以淡淡的书香为话题的初中作文7篇
- 2025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博物馆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技术方案撰写与评审标准
- 2025年全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危重新生儿救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主题宣讲课件
-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翘皮缺陷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培训课件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培训材料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9月3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