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2).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总序第 个导学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编写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2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叶老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3. 了解叶老先生在语文方面的贡献。学习时间: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把握叶老的品质。学习内容与步骤一、进入新课二、了解作者与叶圣陶: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他是二十世纪末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今天我们所学的文章是张中行1988年79岁时所写,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文,看看叶老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三、积累字词:繁碎( ):繁杂琐碎。简明扼要( ):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沾溉( ):浸润浇灌。 比喻使人受益。高文典册(go wn din c):在此指“经典的著作”搀合( ):搀杂混合。躬行( ):指身体力行;亲身施行。躬:亲身,亲自。师表(sh bio):(学习的)表率榜样。不耻下问(b ch xi wn):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商酌( ):指反复仔细地商量。自顾不暇(z g b xi):光顾自己都没法动了,不能帮助别人了。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颠沛流离(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从仁的角度看待,智者从智的角度看待。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也说成“见仁见智”。大势所趋( ):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不即不离(b j b l):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修饰(xi sh):整理,装饰。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梳妆打扮,亦指讲究外表、形式。修养品德 晦涩( ):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朦胧( ):月光不明;,看不清。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四、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学法指导:记叙散文模式开头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结尾重申特质,照应开头;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1 请同学们说出本文的结构:2 希望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帮助,请小结本文写作特点,谈谈你对叶老文风的看法。五、总结固趣:请谈谈,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六、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注意借鉴张中行先生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写作技巧以及叶老的写文章的语言主张。以XXX二三事为题写一位你熟悉的人,小组内交流批改,下节课展示。第2课时总序第 个导学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编写人: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2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和明白如话的文风。3.展示作业作品,进一步学习写作。学习重难点:深入理解叶老的品德与文风,学会本文的写法。学习内容与步聚进入新课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上节课文,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2“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中国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 4“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5“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二、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 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三、读写结合。回顾总结: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展示作品与点评。总结固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要思考叶老具有怎样的品德以及在写作与文风方面有怎样的主张。我们要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