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目标: 1、理清线索和小说结构,弄清小说情节上的伏笔和照应及其作用;2、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找出社会背景;3、通过过分析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汉语,我为你哭泣,文章作者在当下中国母语式微的情况下,表达了对我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担忧。是啊,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学习和热爱本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反映爱国主义思想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一、析题:“最后一课”关键在“最后”这一词上。谁的最后一课?为什么是最后的一课?它有什么意义?二、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法国小说家。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三、读课文,理线索,明结构【教学要点:学会寻找线索,并按线索划分结构】1.线索:最后一课2.结构:第一部分:开端(1-6)在上学路上第二部分:发展(7-10)上课前第三部分:发展(11-23)上课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24-29)下课四、分析课文环境和情节1.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有直接交代的,也有隐含在自然环境或其他描写之中。本篇小说就有这样的情况,请找出来,分析一下小说发生的社会背景。第段“锯木场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第段“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打败仗的坏消息屡屡传来,法国的土地上有普鲁士兵(德)操练,这些描写实际上都是社会环境描写,表现了法国这部分领土已经沦丧,被普鲁士占领。小说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屈辱的背景之下。这里对社会环境的交代非常巧妙,同时设置了悬念,为下文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思想转变埋下伏笔。【教学要点:学会从小说的不动声色的描写中找出社会背景来】2.小说情节上为了更清楚,更具可读性,安排了许多伏笔,设置了一些悬念。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伏笔、悬念和照应。并说一说伏笔及照应在文中的作用。伏笔和照应的作用: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谨。3.第2段和第3段首句的自然环境描绘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自然非常优美,清新,明快,恬静,这与国土沦陷的现实即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4.今日的上课前的课堂与往日比有哪些不同?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以前总是吵闹,今天则很安静以前老师很严厉,今天则很温和以前老师穿普通衣服,今天穿了重要场合才穿的礼服以前教室后排总是空着的,今天却坐了许多镇上的人,个个脸上都很忧愁总之,今天课堂上的气氛很严肃。这说明阿尔萨斯人对这最后一课非常重视、珍惜。描写课堂的不同往日的气氛,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和悲愤的氛围。5.第11段韩先生说“我的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些话有什么含义?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人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最后”一课,其实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甚至对整个阿尔萨斯人来说,都是“最后”一课。6.第13段单独成段“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并且结尾用了叹号,这句内心独白表达了小弗怎样的情感?单独成段,强调了小弗的悲痛与愤怒之情。7.第20段韩先生关于法国语言的论述如何理解?这些论述表达了韩先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祖国和法兰西民族未来的无限信心。人物1.通过小弗郎士的表现,来看一看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在上最后一课前后有什么变化)?上最后一课前对老师的态度:怕对学习的态度:逃学,但又能管住自己对侵略者:认为普鲁士兵操练有趣,祖国观念不清,幼稚对时事:“一切坏消息”知道打败仗是坏消息,有一定的是非辨别力对他人的讽刺:“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知道这是一种讽刺,可以看出小弗有自尊心以上这些都说明小弗是一个不爱学习、天真幼稚的小孩子,能管住自己,说明他有一定的自制力,有自尊又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这是他后来思想转变的基础。【教学要点: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4.诗人眼中的“泪水”中都包含了哪些东西?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沉的爱,对敌人对侵略者无比的恨,对遭受到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5.有人说最后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谈谈你的看法。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6.诗的两节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把第二节去掉会怎样?第一节是对爱国主题的抒情性铺陈描述,第二节则是对诗的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如果去掉第二节,诗的主题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五、主题归纳:这首抒情诗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诗人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