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2).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2).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2).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2).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榆中县韦营学校 刘晓玲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本诗的正确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2.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赏析诗文,感悟诗的意境,体味诗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感情,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本诗的正确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赏析诗文,感悟诗的意境,体味诗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困难当道、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不知所以,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种境况,我们可用哪一句诗来形容最合适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师追问:这句诗出自哪儿?生:陆游的游山西村。师: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二、我会写(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随机叫一学生上黑板默写本诗。同时给其他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在这一学生写的时候,其余学生进行试读和借助文下注释理解诗意,自主学习时间即该学生的默写时间。写完后,其余学生订正。(上黑板修改)三、我会读1.播放本诗朗诵音频,生边听边注出朗诵节奏。(播放两边)2.生自主试读。3.小组诵读展示。(各小组采用不同形式诵读展示)四、我会赏此环节分七个部分进行,即解题、走进作者、首联赏析、颔联赏析、颈联赏析、尾联赏析、主题归纳。每个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确保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1.解题。随机提一小组,让其派组员上黑板面向全体同学进行讲解,有重点的可写下来。说完之后生可补充。若还不完整,师做补充(只补充生未说之处)或强化重点。补充资料:题目交代的主要事件是“游”,地点是“山西村”。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2.走近作者。过程与方法同上。补充资料: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3.首联赏析。随机提一小组,让其派组员上黑板面向全体同学进行赏析(先读后说),有重点的可写下来。赏析完之后生可补充。若还不完整,师做补充(只补充生未说之处)或强化重点。补充资料: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4.颔联赏析。过程与方法同上。补充资料: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5.颈联赏析。过程与方法同上。补充资料: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6.尾联赏析。过程与方法同上。补充资料: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7.主题归纳。过程与方法同上。补充资料: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五、我会说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诗的画面。(组内学生互说,随机提两学生班上描绘)六、我会答轮到出题的一组(第二组)同学在多媒体展台上出示达标练习题,其他组同学进行回答。(见附件)七、小结轮到小结的一组同学(第一组)进行课堂总结。附:游山西村达标练习(第二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腊酒浑( ) 鸡豚( ) 叩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填空: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诗人。4.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7.“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8.积累诗人陆游的名句。参考答案:1. hn tn ku2.(1)小猪 (2)闲游3.剑南诗稿 陆游 务观 放翁 南宋4.游 时间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