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能力提高题一、接近中考,完成下列各题。(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踱步(du) 卑劣(l) 随声附和(h)B投奔(bn) 迸裂(bng) 不辍劳作(chu)C凫水(f) 惩罚(chng) 永垂不朽(xi)D狭隘(y) 魁梧(w) 精神矍铄(j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恣情 诘责 不功自破 包罗万象B洗涤 蓦地 异想天开 习以为常C遨游 迁徙 害人听闻 司空见惯D篝火 即使 举一反三 冲耳不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6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A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B从鲁迅年青时候的“梦”中,给了我深刻的启示。C谁也不能否认经济繁荣不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D比尔盖茨善于独立思考,从不盲从的个性帮助他赢得事业上的辉煌。4下面具体场合中女主持人所说的一句话应该是(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A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B女主持人说:“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C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D女主持人说:“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有扭伤脚。”(二)阅读题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拔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您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5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时间:_ 地点:_主要人物:_6用文中词语填空。(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_。(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态度是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7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_8“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_9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_10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_摆渡老人李文忠 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了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1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12第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_13第段中加点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和_的心情。14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是一个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的形象。15“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仿句:(1) _(2) _ (3) _二、作文。提示:成功的经历,会使你产生许多联想,你可能要向人们讲述你的一段在遇到困难、经受挫折、产生矛盾之后,经过老师、父母、亲友、同学的鞭策和鼓励,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请你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要求:1题目自拟(或以“尊重”“鼓励”“成功”等为题作文)。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字数不少于600。参考答案一、(一)1B 点拨:A项中,卑劣中的“劣”应读为“li”;C项中,惩罚中的“惩”应读为“chng”;D项中,狭隘中的“隘”应读为“i”。2B 点拨:A项中“不功自破”中的“功”应写为“攻”;C项中,“害人听闻”中的“害”应写为“骇”;D项中,“冲耳不闻”中的“冲”应写为“充”。3D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A句缺少主语,使得句子的意思不够明朗,不知道句中“天真活泼的小孩子”指的是谁;B句成分残缺,应该说“我从鲁迅年青时候的梦,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或者“鲁迅年青时候的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C项滥用否定词,致使句子意思表达不清,应该说“谁也不能否认经济繁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4B 点拨:本题源于广东省广州市200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考查的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即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和题干能快速敏捷地直接感受语言。这里面包含阅读。感知和鉴赏。依此可知,女主持人的话既要有拉近与观众之间心理距离的特点,又要能点明事件。A项中,虽委婉地点明了事件跌倒,也点明了“观众哗然”的原因,却不能说明观众的热情“掌声四起”。C项中,也只是点明了“跌倒”“观众哗然”的原因,不合题意。D项中,更是不合题意。B项中,注意了“跌倒”与“倾倒”的呼应,“观众哗然”与“大家热情”的呼应,符合题意的内在要求。正确选项是B。(二)5时间:某天上午几时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一大早、清晨均可 地点:北京老王家中,或北京、老王家中 主要人物:老王点拨:对时间、地点的回答可灵活表述,应适当暗示中心。6(1)絮絮叨叨 (2)漫不经心,不耐烦 赶紧截住 自己都有点发懵点评:填空需注意的是必须用文中词语回答,因而要仔细阅读。7是因为:竞没有想到故乡已经下了雪;寒潮初袭时竟对七旬老母少有牵挂(只想到儿子,却没有想到母亲)。点拨: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答。老王之所以愣住是在听自己的老母说:“雪还在下呢。”他心里受到触动:怎么光想着儿子,却没想到母亲?8含义: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心理: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点拨:分析句子的含义和老王的心理,应从文章整体上把握,要紧扣中心。同时抓住关键词“这样”,理解代词所指代的内容。9对比写法。10要点:领会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点拨:谈感受,可各抒己见,但须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且组织语言尽量精练。11恶作剧(淘气、调皮) 河面结冰 年老体弱12因为老人失去可爱的儿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子),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13愧疚 感激14可笑 可敬15例句:(1)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2)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3)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4)科学家把人类摆渡到万里之遥的星球。(5)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6)米卢把中国足球摆渡到“世界杯”的绿茵场。二、误区警示: 根据不少考生写作中出现的一些较大的失误,现提出三点禁忌,以引起注意。 一、忌偏离材料主旨。写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材料,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才能进入写作程序。切不可急于动笔,断章取义,执其一端,或把枝叶当主干,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离题。许多考生虽然写出了形式优美,语言、题材均属上乘的文章,但终因没有认识到“老师关爱同学”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缺少了“受到别人的鞭策和鼓励”这一环节,因此文章只能被评为二类文。 二、忌材料使用不当。试题中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时,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会使读者不明白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既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篇文章”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部门职责分工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磁场 习题课4 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粤教版选修3-1
- 镁冶炼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分析报告
- 灌排泵站运行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摄影器材企业人才策略研究
- 橡胶带在户外广告牌固定材料中的耐风性能
- 木片玩具安全规范解读
- 机房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全案
- 口碑好装修材料施工方案
- 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试题参考答案
- 装载机司机安全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 中储粮薪酬管理办法
- 高空外墙清洗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赖特-罗比住宅详细分析
- 资产评估机构采购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表
- 维修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 销售商务礼仪培训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