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共两课时)西区烟洲小学 高贤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大致内容,了解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教学重点】:识记书写生字、熟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大致内容,了解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洛杉矶地震的相关内容。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本课时的教学,采用了自读自悟、重点字词讲解、概括课文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初读文本,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大致内容,找到中心词,明确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渲染情感。 1、出示课件:地震的景象。课前布置了同学们查找地震的资料,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地震的危害我相信同学们对地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罗老师也找了些资料,请看(播放课件地震地视频)问:同学们看了后,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假设你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想起谁?2、播放悲伤音乐,谈话。课件出示大地震的资料,导语:是啊,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列举在这毁灭性的灾难中,有多少父母失去儿女,又有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甚至还有不少家庭全家无一幸免的,凝望着废墟,我们仿佛听见了那一声声凄厉的哭喊声:妈妈,我要妈妈“儿呀,我的儿呀,你在哪呀?”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汉林描写的一个发生在地震中的传奇故事,一起去感受一个父亲那伟大、深沉的爱。3. 板书课题,齐读。【设计意图】结合“地震”这个词眼,引导学生联系画面,在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重创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在地震中人性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下文作好感情铺垫。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生字词。认读词语:(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特别注意“砾、颤”两字的读音。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字理教学:“疾”,“血”多音字的指导。理解词语: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这其中的哪几个词可以从录像中读懂?你还理解了哪些词?小结学习词语方法:对!我们学词语可以通过看图理解,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问其他人,读书就是这样。3. 通过多种形式读,熟记词语。4. 指导书写:墟、疾、爆、颤三、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1. 再读课文:把让你感动的地方标出来多读几遍。(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2. 指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思路:“六要素”: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里挖掘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3个同学。)4父子终于团聚了,就这个情节,课文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一齐来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了解到什么?板书:了不起5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文章的哪些描写给了我们这种感受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细细品读。【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会用简练的语言对内容加以概括。其中词语的教学,以两个生词为例,指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四、布置作业,积累词句1抄写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2推荐阅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父与子、感悟父爱。【设计意图】在作业设计的环节中,为学生推荐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父与子、感悟父爱等课外读物,升华课文中理解的情感,从其他著作中感受更加博大的父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撰写身边的亲情故事,相信会有别样的感悟与滋味。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烟洲小学 高贤静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 课前对对子热身。同学们,早上好啊,初次见面,老师先自我介绍,我姓高,大家可以叫我,我觉得我和大家很有缘,我在烟洲小学也教五2班,宋老师告诉我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语文知识很丰富,我很想见识见识,我们来个古诗接龙游戏吧,我说前半部分,你接后面部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悠悠天宇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整体实力很棒,现在我想学齐湣王听听独奏,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人,我们来玩个游戏,名字叫对对子,规则很简单,我说人物,你就对人物,我说动作,你就对动作,我说地方,你就对地方,字数要相等,但内容不能和我的相同。1、听写,回顾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先齐读上节课学过的词语,然后听写。(废墟、挖掘、爆炸)对照答案自批自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在这场大灾难中,有一对父与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文中说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板书:父 子 了不起)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培养学生用浏览课文的学习方式提取关键句,把握课文主线。2、品读词句,深入感悟父亲的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走近这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12自然段。划出表现父亲了不起的词语、句子,并写下批注。【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应重视学生默读课文的学习方式,创设生本对话的平台。预测: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与父亲的对话通过父亲的话语和神态,体会他一心只想着救儿子。师:无论别人如何劝,只想着救儿子,他都不肯离开,你从哪句话看出来?请同学们读读红色的父亲的三句问话(埋头接着挖,你关注到了父亲的动作;你关注父亲的回答,我们来读读父亲的回答,看看有什么发现?他只想救儿子) 让我们带着感受合作读读这段话吧,女生读劝说者的话,男生父亲的话,旁白一起读。(2)领悟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我想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震情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师:你也不会离开?为什么?联系上下文会读书,(全班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原来父亲不肯离开是因为:全班读。那你为什么不把这个承诺对劝阻你的人说清楚呢?师:时间紧迫,所以父亲的回答是这简单的三句话,让我们带着感受读读这段话。请你读劝说人的话,其他同学读父亲的话还有旁白。父亲这三句简单的问话,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这三句问话属于什么描写?(板书:语言)【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应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情感思想。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你还从哪里看出父亲了不起?你感受到什么?(他坚持了多久)(你关注到了父亲的外貌)36小时: 36小时有多长,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啊,试想一下,我们在这两个白天一个黑夜里不休息一直上课,会有什么感觉?而父亲在36小时里一直在挖。感觉如何?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作者不直接写挖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写起呢?(时间过得很慢,挖掘很艰难)请你带着感受读读这句话。师:让我们一起带着体会读读这句话吧。 36小时过后,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从父亲的样子你感受到什么?劳累辛苦,带着体会再读这句话。劳累的何止是父亲的身体,还有他的内心。(配乐)阿曼达的父亲,8小时过去了,不吃不喝的你,还没有找到阿曼达,你会想 ?12小时过去了,没有片刻休息的你,依然一无所获,你又会想?24小时过去了,伤痕累累的你还是没有找到阿曼达,你又会想?36小时过去了,36小时都过去了,你的阿曼达依然没找到,放弃吧36小时里,父亲经历了这么多身心的煎熬,但他依然不放弃,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父亲的崇敬再读这段话!【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并通过抓动作和外貌描写,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师: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汶川地震中一位位感人落泪的父母。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位在废墟中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嵌入诗经 不惜用生命和鲜血来保护和寻找我们,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父母啊!让我们把这首诗献给天下所有父母吧!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确,读流利后,请你结合注释,想想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什么?师生合作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小雅蓼莪 节选【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围绕父母之爱,嵌入该诗文让学生感悟父母爱的深沉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经典诗文视野。总结写法天下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文中的父亲何尝不是呢?为了表达这份爱,文中是抓住父亲哪些方面来写的?(指向板书:神态、语言、动作、外貌)3、运用方法,品读词句,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 正为父亲这份爱,当挖到第38小时,奇迹出现了,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全班读儿子的话,老师读父亲的话。 从刚才阿曼达的话中,你觉得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1)勇敢冷静(2)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仍然想到是别人,多了不起啊!在地震,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余震,阿曼达这一让很可能会让出自己的生命,可究竟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这是阿曼达对父亲的坚信啊,全班读。!(3)小练笔他的了不起不仅仅如此,在漆黑的瓦砾底下坚持了38小的阿曼达,可是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出来他在瓦砾底下的表现,请你抓住阿曼达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还原他当时的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