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树0中学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复习陋室铭爱莲说学科语文课型复习主备人刘艳菊审核人李海林吴晶晶课时设置2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课文2、掌握作者及作品3、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4、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学习难点:4、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复习提纲一、 背诵并默写课文 陋室铭 二、文学常识1、陋室铭选自 ,本文体裁是是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本文作者是, 代著名、家。2、爱莲说选自,作者,代家,字。他的故乡原有濂溪,故后人称之为“ ”。三、解释词语;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 4、可以调素琴5、无丝竹之乱耳 6、无案牍之劳形7、可爱者甚蕃 8、濯清涟而不妖9、出淤泥而不染 10、香远益清11、不蔓不枝 12、亭亭净植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予谓菊15、陶后鲜有闻 16、宜乎众矣四翻译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莲,花之君子者也。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五、回答问题1陋室铭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 。2、陋室铭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3、结尾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5、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明理由。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8、文段开头两句用了什么写法?9、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一句,它出自哪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用反诘卒章显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情操的句子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章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8.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答: 1、爱莲说以莲为写作对象,但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2、本文采用了 、 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5、第一段运用衬托、比兴手法,用菊花作衬,用牡丹作衬,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6、本文描写莲的形象的文字“形”“神”兼备,从 , , 三个方面准确的表现了它的外部特征,又传神的揭示了它的内在气质。7、作者把莲喻为君子,那么在作者眼中“君子”应有何特点?8、你对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有怎样的理解?你认为名人或身边的同学中有这样的例子吗?试着说一两个。9、爱莲说中写莲能坚守操守,既不因处逆境就随波逐流,也不因处境优越就炫耀忘形的句子是,。10、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说就是:,11、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表现了他们对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点:_ 不同点:_ 10.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答: 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8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不堪:无法忍受。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或_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_。2.陋室铭采用了 的写法,借陋室的_来衬托室主人_的美好,用主人_的美好来说明陋室_,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 ;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仙”和“龙”比喻 的人。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孔子云:何陋之有? _5、“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石青糁之 6、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7、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8、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0、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2)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5)“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 ;“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修辞角度看,是 句,从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 句。1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应该是 花,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是 的人;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12、选文第1节从 、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13、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4.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最喜爱的花是: 喜爱的原因是: 15【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16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17短文赞扬莲花”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