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A . 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B . 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C . 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D . 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2. (2分)下面对课文黄鹤楼于园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 黄鹤楼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B . 于园写于园之奇,奇在磊石,运用了总分结合的写法,先总写一笔,再从“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这三方面来描述磊石之奇。C . 于园的结尾部分由于园说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称赞它们都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的,但于园的假山则不能令人满意。D . “耸构巍峨,高标”这一组对偶句,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突出表现了这座楼宇的高大雄伟。3. (2分)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 . 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 .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 .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4. (2分)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二、 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5. (5分)请从世说新语这篇课文中找出一个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6. (5分)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也。”晏子曰:“何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曰:“吾闻士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三年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仆,请鬻于世。”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容,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晏子春秋内篇第五)【注】中牟:地名,在今河南。刍:柴草。越石:地名。骖:指驾在车两旁的马。暴:猛、急。诎:通“屈”,屈服。信:通“伸”,伸展。鬻(y):卖。行:德行。辞:谢罪、道歉。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三、 翻译 (共2题;共20分)7. (10分)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欲信大义于天下。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8. (10分)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胡不已乎? (4)胡不见我于王? (5)此为何若人? 四、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9. (4分)用原文咏雪(世说新语)填空a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_。b咏雪的直接原因:_。c两个比喻句:_。d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_。e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_。10. (2分)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即_ 、_ 、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11. (23分)阅读下面的诗文【甲】水陆草木之花,。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 ( ) 濯清涟而不妖( )陶后鲜有闻( )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甲】文用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