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I)卷.doc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仿照前后例句,在横线上再补写一句。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_,_;岁月从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2. (2分)下列划线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棱角(lng) 骨骼(g) 黧黑(l) 秋高气爽(shng)B . 隆冬(lng) 驻防(zh) 明媚(mi) 风云变幻(hun)C . 倒霉(mi) 砾石(shu) 冻疮(chung) 云散天晴(sn)D . 尊容(zn) 虔诚(qin) 诅咒(zhu) 气喘吁吁(x)3. (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B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C . 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D .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的本质。B .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C .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D . 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5. (2分)读散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指代:( )A . 树上的嫩芽B . 大块小块的新绿C . 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D . 以上三项都是6. (2分)下列对课文秋天的怀念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B . 本文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C . 课文第1段写“我”患病后,脾气暴躁,意志消沉,丧失了生存的乐趣。D . 课文通过一些家庭琐事,表现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7. (2分)对秋天的怀念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B .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C .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D .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8. (15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某班级学生举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某一小组的成员就H7N9禽流感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他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材料一: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材料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提示称,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为预防感染,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喝生水。(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班里有些同学谈H7N9禽流感色变,整日忧心忡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该如何劝说他们呢?(3)现在很多饭店里,禽鸟已经销声匿迹,可等H7N9禽流感过去,食用禽鸟的现象又会死灰复燃,你能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保护野生禽鸟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9. (14分)阅读下文,回答小题。寻人启事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限制她、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 A 市的新闻媒体,为女孩登了寻人启事:吴小雪,女,16岁,身高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身穿浅红色连衣裙有知其下落者,请与联系,联系电话:,定重谢。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 B 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 B 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摇摇头、咬咬牙又去了 C 市。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 C 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后来,女孩终于在 C 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 A 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1)结合全文,说说女孩为什么觉得母爱是“寒冷而郁闷”的?(2)第段“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摇摇头、咬咬牙又去了 C 市。”请你分析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划线处的三处 “寻人启事”经过A、B、C三个市,地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请你分析母亲内心分别有什么变化?答: 第一处:第二处:第三处:祝福、关爱(4)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女孩与母亲终于见面了,如果你是女孩,你会对母亲说什么?10. (17分) 阅读藤野先生有关选段,完成问题。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4)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