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doc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doc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doc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词。2、熟悉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使用,层层推进的排比运用。3、了解本文作为“疏”这种文体,不囿于骈体文形式,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既不失骈文的华美整饬,又自然流畅地表达真情实感。过程与方法:预习、整理、翻译、巩固、练习情感与态度:学习魏征直言敢谏的精神,领会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使用,层层推进的排比运用。 2、领会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一、 预习要求:1、 疏通全文,给出关键字,请同学预习课文并作整理字词解释。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 找出文中中心论点。3、 找出文中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之处。二、介绍作家作品文体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下曲阳(今属河北省晋州市)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史有“诤臣”称之。 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后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疏”:疏是一种文体,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君王分类陈述自己队某事的看法的一种文体,又可以叫做“奏章”。三、导入课文 唐太宗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这句话是他在吊唁大臣时说的,大家知道是哪一个大臣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魏征。唐太宗甚至讲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征作为直言敢谏的大臣对唐太宗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四、疏通全文,翻译重点字词并翻译全文。五、分析课文1、请找出全文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文章是怎样展开来论述这个论点的?第一节:以“固本”“浚源”为喻,提出并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观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两个比喻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从反面论述,反问修辞,语气婉曲而强劲,柔中含刚,表现出魏征敢于直谏的风貌和善于言辞的风采。接着又用比喻的方法指出不居安思危不积德义就无法是国家安定,用语步步推进,咄咄逼人。这一段用设喻手法,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并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强调了“积其德义”的重要性。固本 (比喻、对比论证 反问)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论点) 浚源第二节:总结历史经验,从创业、守成等方面论述“积其德义”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用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善始”而不“克终”的事实,提出创业、守业的难易问题。统治者在创业和守业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态度导致守业不易。分析统治者不同时期会有的不同态度及结果。 时期 态度 结果 创业 竭诚以待下 吴越为一体 守业 纵情以傲物 骨肉为行路 (对比论证)层层推论,揭示了不积德义的危害性。这一段通过对比论证和层层递进的方法,揭示了不积德义的危害,告诫太宗,身为国君,得志以后,不能纵情傲物,否则有“覆舟”危险。第三节: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并指出效果。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分为五方面: 做法 生活方面 戒奢侈俭 待人方面 戒骄躁谦处事方面 戒放纵慎用人方面 戒偏邪正执法方面 戒偏颇明假设如果真能做到“十思”,那么效果是不用劳神苦思就能出现“垂拱而治”的局面。用反问收束,语气强烈,有震动君心的力量。这一段用层层递进、排比修辞的手法,似江河奔泻、气势恢宏。六、写作特点: 1、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层层递进、反问的方法使说理透彻充分、生动形象、气势一泻千里。 2、骈体文特点,多用排比、对偶等整句,但不囿于形式,敢于用散句表达真情实感。言之有物,切中时弊,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饬,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七、文言练习一词多义: 善 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诚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诚能见可欲 盖 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特殊句式: (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3)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4)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古今异义:承天景命 古义: 今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 今义: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 今义: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 今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B善始者实繁/春华秋实/叶徒相似,其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振长策而御宇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D塞源而欲流长也/流水不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则思知止以安人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塞源而欲流长也D善始者实繁/勇者竭其力(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5)下列对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这里的三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里“以”和“而”在相对位置出现,意思是接近的,“却”,都表示意思的转折。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这里的三个“则”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这里的两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