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49分)1. (9分)默写填空。 (1)潮平两岸阔,_。 (2)_,以观沧海。_,山岛竦峙。 (3)我寄愁心与明月,_。 (4)_,应傍战场开。 (5)论语十二章中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_,_”。 (6)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 2.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生不免命运多舛,微笑着面对生活吧,不要埋怨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磨难,面对失败和措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面对误解和仇恨,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qin虚清醒;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当我们走过世间的繁华与喧xio,就会明白:人生不会太圆满,要学会一笑而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_qinxio埋怨_虚喧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命运多舛”中“舛”的意思是_,“圆满”在文中的意思是_。 (4)根据上下文意和句式,在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B . 大学生们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们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C .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D .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4. (2分)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亲”“有木有”“hold住”,扑面而来。A . 有人说,通过这类新新语言,使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受到了玷污。B . 也有人说,网络语言既然能参与交际,那么就具有存在的价值。C . 我想,校园至少应避免成为网络语言蔓延、滋生、泛滥的土壤。D . 毕竟,有没有使用网络新词,并不能说明你的时尚与新潮。5.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_。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A . 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B . 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C . 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D . 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6. (5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7. (10分)语言运用。 (1)学文中学702班的同学们,决定创立一份文学社刊,社刊编辑部决定向全班同学征集社刊的名称,你作为班级的一员,请给社刊取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 (2)小红同学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组织协调能力也非常不错,学校想让小红同学担任社刊编辑,但小红同学认为现在应以学习为重,不应该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请你以恰当连贯的语言来劝一劝她。 8. (7分)(2014大连)名著阅读。(1)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不超出所给字格)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人物:_情节概述:_。(2)班长要为升旗仪式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他打算用保尔的事迹作例子。请你依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仿照下面的示例,帮他再举一例。示例: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双目失明的保尔拿起笔来顽强地从事创作,甚至手稿丢失也不放弃。二、 阅读与理解 (共4题;共64分)9.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除夜二首(其一)宋 陈与义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注释】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1)诗歌一二句“爆竹残更、朔吹翻江”等词语,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10. (14分)课内阅读。阅读诫子书全文,回答(1)(3)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诫子书_淫慢则不能励精_年与时驰 _非志无以成学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11.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后面问题。止痛处方侯文咏升任主治医师后,我第一次穿上崭新的白色长袍,非常得意。在我们的领域里,白色长袍是知识与权威的象征,对一个医师意义非凡。我有一块黑板,写着不同病人的名字。护理站的黑板上,如果病人的名字被擦掉,通常表示这个病人康复出院了。可是,我的黑板上全是需要长期使用止痛药物的晚期癌症病人的名字,如果有人的名字被擦掉,多半表示这个病人已经过世。那时候,我刚升任主治医师不久,急于树立自己的权威。我总是召集许多住院医师或实习医师,穿着白色长袍,到病房去查房。有一个孩子是我的病人,也是我的读者。第一次见面,他问我:“我看了你的短篇小说集,那篇孩子,我的梦为什么时间是倒着写的?”“那个孩子是血癌患者,时间往前走,病情恶化,愈写愈不忍心。”我告诉他,“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我可以把时间倒着写,这样小孩就可以康复了”“我想的果然没错。”他露出微笑,伸出手,“很高兴看到你。”“怎么了?”我握着他的手,好奇地问。“没什么,”他喜滋滋地说,“我很喜欢你的作品,你证实了我的想法,最好的东西其实是在文字之外的。”我们聊得很好,我承认自己有点偏心,喜欢到这个小孩的病房去查房。当然,除了作品被理解的喜悦外,还因为我开的止痛药每次都在这个孩子身上取得最明显的效果,他总是很神奇地印证我的治疗理论与止痛策略。孩子的家属欢喜地对我说:“他看到你来特别高兴。同样的药明明别的医师开过了,可是,只要是你开的,对他就特别有效。”他的病情改善,使我很容易在大家面前树立专业的权威感。每次我带着住院医师及实习医师查房时,总会特意绕到他的病房去,意气风发地进行我的临床教学。虽然我注意到他愈来愈衰弱,可是,他在疼痛控制上的表现,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我有各式各样的病人,当我们变成好朋友时,病人总是跟我谈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生病之后对生命看法的改变。我和这个年轻的病人共度了一些美好的时光。不管他的情况如何差,他从不吝于称赞我的处方对他病情的改善。那个孩子临终前想见我,我接到病房的传呼时,以为只是普通的问题,我可以忙完后再过去处理,没想到竟然错过了他的临终时刻。后来,我知道他已经过世时,心情有些怆然。见到孩子的父母时,他们并没有说什么。可是他们的眼神有点失望,好像对我说着:“我们曾那么相信你。”那样的眼神对我来讲很沉重。我知道,在我们之间,有些什么也跟着死了。我说了一些安慰的话之后决定离开,孩子的父母叫住我,拿出一大包东西来。“这是我们在他临终之前答应他要亲手交给你的。”孩子的母亲把东西交给我,“他不准我们拆,也不准别人看,要我们直接交给你本人。我们不晓得那是什么,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我接过那一大包东西,拿在手上轻飘飘的。我回到办公室,好奇地拆开包装,最先从包装里掉出几粒止痛药丸,等我把整个包装拆开,发现那是一整包止痛药丸。我很快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急于在临终前见我了。原来,这个孩子一粒止痛药都没有吃。为了替我维护尊严,他想在死前偷偷地把止痛药还给我。这个孩子因为喜欢我,希望我一次一次地去看他。他忍痛不吃药,我也就从来不曾在医学上真正帮助过他。那些让我得意扬扬的所谓成功的治疗策略、药物处方以及疼痛的改善,不过是那个孩子对我的鼓励。从头到尾,我竟然利用我的医学权威,不断地从这个孩子有限的生命中索取信心与成就感。这个孩子用他仅有的生命力,支持着一个年轻主治医师的不成熟与骄傲。摘自读者2014年第8期(1)通读全文,请你谈谈对标题“止痛处方”的理解。(2)文中讲述了作者与患血癌孩子的四件事,请选三件进行概括。(3)结合加线词赏析下面的句子。“没什么,”他喜滋滋地说,“我很喜欢你的作品,你证实了我的想法,最好的东西其实是在文字之外的。”(4)文中多次暗示了孩子的病情, “我”却忽视了,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暗示。(5)生活中也有许多陌生人给予我们人生感悟,请你结合文章联系自身经历阐述你的感悟。12.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向最讨厌的人学习胡赳赳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反过来说,令人讨厌之人必有其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必会对他人产生怜悯和同情,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必会对人、对事产生反感和不喜欢。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讨厌某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我们相同的缺点。”当对方将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我们就会将讨厌他的情绪表露出来。另外,强大者往往因强大而“获罪”,正如美国哲人爱默生说:“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当最讨厌的对象能胜任的工作让我们难以企及时,我们也会将讨厌他的情绪表露出来。这就是产生讨厌情绪的秘密。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就会发现,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如果我们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最讨厌的人在其中只占少数。他们的存在能够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这是处人待事最好的方法。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容易成为最令自己讨厌的人。无论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己,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不是成功学的选择,而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前者容易让人成为虚心好学、睿智开朗的成功者,而后者则容易让人成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失败者。怎样向最讨厌的人学习呢?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你看你像谁?”佛印说:“像佛。”苏东坡讥笑:“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苏东坡非常惭愧,他收起狂傲之心,变得虚心、宽容,接纳他人,最终不仅与佛印引为知己,还成为宋代最豪迈旷达的诗人。麦客卢汉坦承,他曾受到讨厌情绪的困扰:“有许多年,我对一切新环境都抱着极端的道德判断的态度。我讨厌机器,厌恶城市,把工业革命与原罪画上等号,把大众传媒与堕落画上等号。简言之,我几乎拒斥现代生活的一切。”后来,他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开始研究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发现艺术创作是普通经验的回放从垃圾到宝贝的过程,最终成为传播学巨擘。尼采这样说:“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我们讨厌。”同样,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我们讨厌。最讨厌的人能胜任的恰恰是我们所不能胜任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学习他。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时,你就成功了。”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一起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1)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仔细阅读第、段,分点概括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的理由。 (3)、两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3. (5分)写作。根据要求作文。请以懂你为题作文。其中的“你” 可以是你曾经以为逐渐疏远的亲人或者朋友, 可以是你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