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乡镇(zhnzn) 瞭望(liolio) 侮辱(ww)廉颇(bp) 薄雾(bob) 着想(zhozhu)顷刻间(qnqn) 宁愿(nnnn) 潜心(qinqin)剥夺(bbo) 择菜(zzhi) 刁难(nnnn)淋漓(lnln) 戛然(ji) 卓绝(zhuzhu)畏怯(qiqu) 二、看拼音,写词语。to c w j cn k dn lin shui lo zhn zh cu hu n jin bo yun xin m f y qn mi b li pi hui o xin b do zh x xi zhi o lian zhu rn 三、选择形近字组词。1暮幕慕墓 2峻竣俊梭夜( ) 羡( ) ( )色 坟( ) / ( )工 严() 穿() 英()3躁燥 4驰弛池暴()干( ) ( )热 急( ) / 奔( ) 松( ) 张() ( )塘5坚竖 ()定 ()井 ()立 ()持四、辨字组词。 五、多音字组词。曲 弹 蒙 悄兴 折解 横 参词语一、画出错别字并改正。穿流不息() 走头无路() 按步就班()专心致致() 夜暮降临() 面面具到()直接了当() 迫不急待() 永往直前()二、补充词语。莫名其()惊心动() 横行()道 与世长()针()相对 节衣()食 顶礼()拜 生死攸()()能生巧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宽恕() 耸立() 洒脱() 羞辱()羞涩() 支持() 杰出() 预兆()阻挠() 讥笑() 全神贯注() 毫不犹豫() 形形色色() 层出不穷()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猛烈() 违抗() 沉着() 强健()紧张() 粗糙() 庄严() 伟大()幸运() 毫不犹豫() 聚精会神()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节约对光荣正如浪费对() / 春天对耕耘正如秋天对()夏天对炎热正如冬天对() / 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对白天正如黑暗对夜晚 / ()对秋天正如温暖对春天勤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 / 团结对安定正如分裂对()六、根据感情色彩,给下列词语分类。(写序号)惊恐万状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全神贯注 忠于职守负隅顽抗 屡教不改 深明大义 暴跳如雷 宽容大度沾沾自喜 鞠躬尽瘁褒义词:_贬义词:_七、按要求写词语。1ABCC式:_ 2AABC式:_3形容人物外貌的:_4出自神话故事的:_5出自历史故事的:_八、根据提示写成语。1蛇年春节将至,爸爸要带我去香港,我高兴极了。我可用“_、_”等成语来表达此刻我激动喜悦的心情;到了香港一看街市上人很多,非常热闹,我可用“_、_”等成语来形容。2写两个赞美谭千秋老师的成语:_、_。句子一、补充下列句子。1_,事非经过不知难。 2业精于勤,荒于嬉;_。3_,老大徒伤悲。 4海阔凭鱼跃,_。5_,死亦为鬼雄。 6有志者,_。7三军可以夺帅,_。 8 ,白首方悔读书迟。9书山有路勤为径,_。10_,好书不厌百回读。11欲知天下事, 。12处处留心皆学问,_。二、按要求写句子。1写一句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_2写出表明巴金人生态度的一句名言:_3写出一句爱国名言:4写出一句表现蒙汉两族关系密切的句子:_5写出一条讲自然风光的俗语:_6写出一条讲东北土特产的俗语:_7写一句你课外积累的俗语:_8写出叶圣陶关于修改文章的一句名言:_三、给句子加标点。小明的爸爸很重视小明的课外阅读一天晚饭后爸爸问小明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我在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明说爸爸又问你是怎样读的我一边读一边摘录优美的词句小明说这样可以丰富我的积累提高写作水平爸爸满意地点了点头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扩充句子。(1)()雪花()飘落下来。(2)我()数()星星。(3)()音乐吸引了()观众。2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吗?_(2)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_(3)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我们应该努力学习。_(4)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5)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_3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_(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_(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_4把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1)这件事你不可能不知道。_(2)好好学习不可能不取得好成绩。_(3)这次会议很重要,爸爸不得不参加。_(4)他的成绩那么好,大家都佩服他。_(5)今天是考试的日子,他一定会去学校。_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2)小明愿望为集体做好事。(3)阅读课外书,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4)他面对困难表现出了十分顽固的品质。(5)哈尔滨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五、对下列语句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要激昂一点,充分体现一种渴望之情。B“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意思是强者绝不气馁。C“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一句中的小草和大树,是指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树。D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由此可见,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外面造型一定非常奇特,和一般柳树不同。六、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2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3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4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5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6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7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古诗文与积累一、填空。1杜甫,字_,_朝诗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中国文坛上称“_”。杜甫被人誉为“_”,他的诗被推崇为“_”。2陆游,号_,_(朝代)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篇,内容极为丰富,大多洋溢着他强烈的_情感。3朱熹,_(朝代)著名_家、_家。他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成语故事卧薪尝胆中的主人公是()。A蔺相如 B刘备 C勾践 D项羽2哥白尼是()伟大的天文学家。A英国 B波兰 C美国 D法国 3“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上一句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 B碧玉妆成一树高 C. 一枝红杏出墙来4鞋匠的儿子一文中的主人公是()。A林肯 B邓小平 C哥白尼 D高尔基5()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A巴金 B居里夫人 C诺贝尔 D钱学森6封神榜中姜子牙把()作为坐骑。A老虎 B麋鹿 C狮子 D大象7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的是()。A詹姆斯库克 B杨利伟 C史蒂芬霍金8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是()。A2008年5月12日 B2009年5月12日 C. 2008年5月21日9()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春夜喜雨10()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A海顿 B莫扎特 C肖邦三、把古诗句补充完整。1却看妻子愁何在,_。2死去元知万事空,_。3纸上得来终觉浅,_。4等闲识得东风面,_。5秦时明月汉时关,_。6_,春风不度玉门关。7春潮带雨晚来急,_。8_,明月何时照我还?9人间四月芳菲尽,_。10但愿人长久,_。11慈母手中线,_。12读书破万卷,_。13不识庐山真面目, 。14_,远近高低各不同。15莫愁前路无知己,_。16王师北定中原日,_。17_,天光云影共徘徊。四、按要求,写一写。1写两条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_(2)_2写两条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1)_(2)_3写两条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1)_(2)_4写两条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1)_(2)_5写出下列诗中最能表现友情的诗句。(1)赠汪伦:_,_。(2)送元二使安西:_,_。(3)芙蓉楼送辛渐:_,_。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2“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老婆。()3“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翁”指老头。()4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子聿”是陆游的儿子。()5观书有感 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六、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七、连线。杜甫 示儿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陆游 观书有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朱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参考答案一、1.子美唐李杜诗圣诗史2.放翁南宋爱国3.南宋理学教育二、1.C2.B3.A4.A5.D6.B7.C8.A9.B10.C三、1.漫卷诗书喜欲狂2.但悲不见九州同3.绝知此事要躬行4.万紫千红总是春5.万里长征人未还6.羌笛何须怨杨柳7.野渡无人舟自横8.春风又绿江南岸9.山寺桃花始盛开10.千里共婵娟11.游子身上衣12.下笔如有神13.只缘身在此山中14.横看成岭侧成峰15.天下谁人不识君16.家祭无忘告乃翁17.半亩方塘一鉴开四、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1)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1)志当存高远。(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5.(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五、1.2. 3. 4.5.六、1.夸张、比喻2.拟人3.对偶4.反问5.比喻6.设问7.夸张8.比喻七、 阅读课内阅读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最后的姿势(节选)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_,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1在加点字的正确音节下画“_”。血肉模糊(xixu) 誓死护卫(shs) 废墟(qx)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1)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2)说明;解释。()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_4“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对这句话理解合适的是()A说明谭千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的是学生,而不是他自己。B“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是谭千秋老师牺牲时的样子。C在突发性灾难面前,谭千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的是学生,而不是他自己,赞扬了谭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赢得了生存机会的献身精神,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就是他精神的化身。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有哪些感受?如果你是谭老师的学生,听了这样的叙述,你会说些什么?_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节选)詹天佑不怕(),也不怕(),()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_哪里要架桥_哪里要把陡坡铲平_哪里要把弯度改小_都要经过勘测_进行周密计算_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塞外(sisi) 怒号(hoho)2按课文内容在()里填上适当的词。3选词填空。周密精密精细严密 ()的仪器 ()的计划 ()的防守 ()的手工 4给画“_”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_三、阅读选文,回答问题。(一)草原(节选)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二)草原行车在草原上行车绝对是痛并快乐着。车子疾驶在路上,两旁茫茫草原一望无际,时而有起伏的丘陵,时而有一丛丛低矮的灌木,时而看到牛羊与马,时而看到无数只同起同落的百灵;风掠过高高瘦瘦的吉吉草,一径向远方去了;阳光穿过云层,透出细细的一缕照在近处的水洼上;有两个蒙古包忽然进入视野,又被旋转的大地抛在后面;古铜肤色的牧者手执皮鞭落寞地望着羊群;高大的风力发电车错落有致地伫立草原在草原行车,车窗外是变幻不定的一幅幅风景画,车内是颠簸不已的蹦蹦床,人有时被扔到空中,又狠狠地摔进座位;有时又身随车动,哆嗦得像寒风中的黄叶。我久坐太累,脱了鞋长跪在座位上,待再去找鞋宝宝们,它们竟然东一只,西一只,顽皮地跑到前排的脚下找人家玩去了。但也有平整的柏油路,路上极少有别的车子。这时的行车就顺得像一串流畅的音符。由于车速很快,上坡下坡时,耳朵里把戏多多,一时向外涨,一时向里缩,害得人不停喝水。当我们返程路上被众多大卡车堵得寸步难行时,不禁深深怀念起草原的路来,颠簸也好,起伏也好,起码始终在前进。1把选文(一)中的“疾驰”换成选文(二)中的“疾驶”可以吗?为什么?_2请你用“_”分别在这两篇选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_3这两篇选文的作者对于草原行车各有怎样的感受?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_4读了选文(一)以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人怎样的性格特点?_5选文(二)最后一个自然段含有怎样的人生哲理?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_6“草原”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写一写。参考答案一、1.xushx2.(1)生死攸关(2)诠释3.不仅而且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4.C5.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不仅让救援人员永生难忘,也让所有的人都永生难忘。如果我是谭老师的学生,我会说:“谭老师,您为了学生的生命,不顾自己的安危,这种无私的大爱,我们会永远记住的,一定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二、1.siho2.困难嘲笑毅然3.精密周密严密精细4.,。“我”体会到了詹天佑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极其负责。三、1.不可以。因为“疾驶”只用来形容车辆、船舶等急速行驶,不能用来形容马。2.示例:选文(一)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这句话是写蒙古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选文(二)这时的行车就顺得像一串流畅的音符。这句话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汽车在柏油路上行驶顺畅,还极具美感。3.选文(一)的作者认为在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因为“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选文(二)的作者认为在草原上行车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因为草原宜人的景色带给人们快乐,但是颠簸的行车过程使人感到疲惫不堪。4.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人的豪放和热情好客。 5尽管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始终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前进,这是最重要的。6.我从“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这句话中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我从草原上起伏的丘陵、时隐时现的羊群、忽起忽落的百灵感受到了草原景色的美丽迷人,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外阅读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世界地图某日,一位德国朋友到我画室参观,当他看到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时,竟高声地叫起来:“天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世界地图,是不是画错了?”我问他原因。“我所见过的世界地图都是德国在中间,为什么你的地图却是中国居于中间呢?”他回答。“我们最好再找一张美国印的世界地图来看看。”我说。随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美国出版的有关地理的书籍,并翻到世界地图的那一页。“这就更奇怪了!为什么这张地图又是美国在中间呢?”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_)这个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_有的幅员狭小 _有的广袤万里_有的遍地黄沙_有的一片沃壤_有的天寒地冻_有的四季如春_(_)每一个人都认为他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最为重要_并居于中心的位置_我说,“不过也确实如此,我们从自己的国家出发,绕世界一周之后,不又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吗?()我们现在置身何处,()来自祖国,我们的眼睛也总是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哪!”1给加“_”部分的文字加上标点。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画“”的句子用了_的修辞手法,每个句内的两个短句,意思_。4再续写一个性质、形式都和画“”部分一样的句子。_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是一位赫(h)赫有名的科学家,他从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性的工作都由秘书处理。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地拿起了听筒。“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回家时,却又忘记了自己家的地址。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1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名声很大,很显赫。()(2)态度温和,举止文雅。()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分散() 直率()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文中最后一句话。_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_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卧薪尝胆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会稽(j)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兵败会稽的耻辱。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1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后患:_屈辱:_2查字典,填空。“卧薪尝胆”中的“卧”用部首查字法,查_部,再查_画,第六画的名称是_。“卧”在这个词语中的意思是_。“薪”是_结构的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用“_”画出写“卧薪”的句子;用“”画出写“尝胆”的句子。5越王是怎样对待失败的?吴王是怎样面对胜利的?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_参考答案一、1.“,;,;,。,。”2.虽然但是不论只要3.排比相对4.这个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有的人流如潮,有的荒无人烟;有的先进文明,有的原始粗野;有的山峦起伏,有的一马平川。5.提示:要以爱国为主题来谈。二、1.(1)赫赫有名(2)温文尔雅2.集中婉转3.因为爱因斯坦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所以他虽然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4.提示:可从努力学习和工作方面来谈。三、1.后患:以后的祸患。屈辱:受到的压迫和侮辱。 2卜六竖折躺着上下柴草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3.,。,;,。,4.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5.越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吴王骄傲自大,不听大家的建议。启示:人不能得到了一点成绩就像吴王那样骄傲自满,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一直保持优势;如果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也没关系,一定要有信心,像越王那样,争取下次取得胜利。习作一、填空。1想一想,下面的作文题目分别该用第几人称写,把想好的人称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里。我心中的英雄()写给妈妈的信()挑战明天()调皮的闹闹()故乡的老槐树()难忘的一件事()爸爸戒烟()妈妈,我想对您说()2指出下列作文题的体裁。例:我的老师写人的记叙文(1)给妈妈“打工”()(2)寻找春姑娘()(3)给市长的一封信()(4)吟蜂有感()(5)乌鸦和黑猪()二、一般说来,文章的题目中大多有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叫“题眼”。读下面的作文题,用“”标出题眼。1我的文具盒 2.可爱的家乡3我家的喜事 4.我爱家乡的山楂5游南湖公园 6.爸爸的烦恼7老师笑了 8.校园新风9有趣的拔河比赛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1能表现参观市少年宫一文主题的材料是( )(1)去少年宫路上的见闻。(2)参观了设备齐全的小剧场。(3)在大草坪上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中队会。(4)参观天文馆,听辅导老师讲有关天文知识。(5)在科技馆看精彩的科技表演。A(1)(2)(3)(5) B(1)(3)(4)(5)C(2)(4)(5) D(1)(2)(4)(5)2我的老师一文你认为结尾比较好的是()A多好的老师啊!为了不让我淋雨,连自己生病的孩子也不顾,走了这么远的路把我送回家。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祈祷:愿老师快点回家,愿病中的婴儿早日康复!B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泪如泉涌。我向老师保证:今后,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关怀。四、判断下面的审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爸爸中奖了和爸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教育行业的互联网使用趋势
- 数字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 心理健康课程评估-洞察及研究
- 防恐培训知识课件
- 移动端购票交互设计-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
- 如东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 部门级安全培训目的课件
- 火电厂维护检修作业指导书1
- 灯展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生中医健康宣教
- 【A市农药包装物回收现状调研分析2100字】
- 功能性益生菌筛选-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数智供应链案例集-商务部
- DB34-T2453-2015-泵站运行操作规程-安徽省
- 学校预算制度管理制度
- 2025构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性能测试规程
- 公司全电发票管理制度
- 物品抵押合同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