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痴想(c) 崩塌(t) 忍俊不禁(jn)B . 匀称(chn) 倘若(tng) 日转星移(zhun)C . 点缀(zhu) 喑哑(yn) 慧心未泯(min)D . 主宰(zi) 收敛(lin) 昂首挺立(ng)2. (2分)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消逝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B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枯萎,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干涸,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陨落。C .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不但遍稽群籍,而且不断实践,终于获得成功。D . 早春时节,湘湖的梅花竞相开放,红的,白的,粉的。游人们趋之若鹜,享受这美好的春光。3.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学习委员推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在二十三四岁左右。B .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C .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D .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4.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 古人的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具有某种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等等。B . 少年安徒生人穷志不短,有着异想天开的理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芭蕾舞演员或者歌唱家。C .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D .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特别喜欢画竹石。5. (2分)下列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B .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C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 . 天净沙秋思这首诗寓情于景,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6. (2分)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怎样看待虎妞与祥子的结合?( )A . 很支持B . 坚决反对C . 没意见D . 不管不问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咖啡“毁”眼“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邓丽君甜美的歌声,加深了人们对咖啡的印象,也激发了一些人品尝咖啡的欲望。咖啡的益处主要是,它能滋养皮肤,有助于消除疲劳,可预防胆结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开胃促食、活血化瘀、息风止痉等作用;此外,咖啡可能还有解酒作用。当然,其害处也不能忽视,就是它会造成人神经过敏,加剧高血压,诱发骨质疏松,饮用过量会有致癌危险,咖啡中所含的物质会让人上瘾不管咖啡是功大于过,还是相反,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咖啡一大“危害”,那就是:咖啡“毁”眼。我们知道,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的起因是眼内压不稳定,出现了间断或持续性升高,其压力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后,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了损害,造成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引发失明在急性发作期一两天即可完全失明。而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带有毁灭性的眼病竟然和咖啡有一定因果关联。为了搞清楚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曾专门进行了实验,探讨饮用一杯容量为237毫升的咖啡这个非常有限的咖啡饮用量对眼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但对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有轻微的不良影响,但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长期饮用过量的咖啡,会对眼睛有什么影响呢?另外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则依据1980年到2008年的医学资料分析,对40岁以上、没有青光眼或癌症病史且有眼科检查报告的人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人员每4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此来评估这些人日常的咖啡因摄入量,并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过量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学会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75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重度咖啡饮用量与青光眼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日常饮用量越大,患青光眼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且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比没有家族史者,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高。这表明,基因和咖啡对诱发青光眼都有作用,而过量饮用咖啡会“毁”眼,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看来喜好喝咖啡的朋友真的是要谨慎_;_。(1)文章第段以美酒加咖啡的歌词开篇,有什么好处? (2)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人们酒后可以适量喝点咖啡,因为咖啡有解酒的作用。B . 美国研究小组的研究证明,原本没有眼病的人过量饮用咖啡都会患青光眼。C . 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的眼睛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不会造成任何危害。D . 重度咖啡饮用量与青光眼的产生关系密切,日常饮用量与患病可能性成正比。(3)文章结尾,作者对喜爱喝咖啡的两种人提出了诚恳的建议,请联系全文补写出建议的内容。 (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两段之间最恰当?请说明理由。但是,关于咖啡这种饮品,科学家们曾站出来发言:咖啡对人有益也有害。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枣儿红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脆生生,甜滋滋,齿颊生香。这个季节,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还小,一看到枣熟了,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现在想来,那种淳朴、和睦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回味不已。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她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枣儿是否被孩子们采摘,看枣儿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祖母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会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做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张“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让大家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1)文章第-段中,作者写了祖母与枣儿的哪些往事? (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好在哪里?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4)从全文看,大红的“秋枣儿”上凝聚着哪些美好的情感?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9. (16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曰,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八年级上册虽有嘉肴)(1)划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2)请选出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B . 但当涉猎 但:但是C . 然后能自强也 强:勉励D . 不知其旨也 旨:旨意(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_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_的态度。(5)请在选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甲】文_;【乙】文_10.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摈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晏子有事 , 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选自晏子春秋)【注】行人:官名,主管礼仪。摈:同“傧”,导引宾客。觐见。蹴然:局促不安的样子。夫差:吴王的姓名。(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齐人也,坐盗_ 齐人固善盗乎_习于礼者也_ 敢问吴王恶乎存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见之以诸侯之礼。(3)文中晏子为什么三次感到“蹴然”?请说明理由。 四、 默写 (共1题;共20分)11. (20分)名句默写。 (1)_,于我如浮云 (2)_,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 (4)_,百草丰茂;_,洪波涌起。 (5)春天像小姑娘,_,笑着,走着。 (6)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了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 (9)_,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_。 (1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感叹的句子是_,_。 (1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的句子是_,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2. (5分)学校将要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学会如何使用灭火器。你是班长,班主任请你提前为大家示范一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现在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灭火器,为大家说明一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不超过100字)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13. (4分)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绿;_,_;_,_。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1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陋室铭中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C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D . 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1)现象的背后有真相,事物的背后是规律;成功的背后可能是汗水,荣誉的背后也许是眼泪;恨的背后难道就不可能是深爱?严厉的背后又何尝不可以是包容!多一种观察的角度多一道风景,多一个思考的角度多一份深刻。请以“背后”为题作文。(2)稽康站在生的边缘淡然赴死,陶渊明站在东篱下悠然抬头,李大钊站在时间的洪流上呼吁珍爱今天请以“站在 ”为题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