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时训练16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1.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a.沼气工程b.桑基鱼塘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d.退耕还林还草解析:a、b、d三项都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项与生态工程无关。答案:c2.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a.人工制造表土b.特殊隔离c.土壤侵蚀控制d.植被恢复解析:加速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措施是: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等,其中关键是植被恢复。答案:d3.下列处理城市垃圾的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解析:城市生态系统分解者少,分解功能弱,因此城市垃圾不能依靠微生物的自然分解来处理。答案:d4.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废物资源化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b.c.d.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答案:c5.“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失调co2含量增高o2含量减少生物群落不全a.b.c.d.答案:c6.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b.c.d.解析: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循环经济。答案:b7.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解析:题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没有改变,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促进能量流动。答案:b8.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填“正确”或“不正确”)。(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填“高”或“低”),原因是。(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有和。(6)假设下图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质,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降低了污染。(6)注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答案:(1)分解者(2)不正确(3)信息传递(4)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5)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点即可)(6) 9.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完成问题。(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解析:窦店村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