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B . 面对沙漠里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也无法解释。C . “早清明,晚大冬。”这是民间对祭祖时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很多90后是漠不关心这些文化习俗的。D .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 ,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她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 .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D . 那蝉声在晨光膝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2014娄底)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古诗文默写在田字格中(1)_ , 病树前头万木春。_ ,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后值倾覆,_ , _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发了守边将士们为国建功的豪情壮志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 , _。(4)习近平主席在与北大学生交谈时指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做一个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有为青年。这正如曾子所说的“_ , _。”(用孔子语录中的原句填写)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4.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一时间好评如潮。尽管总导演关正文一直在强调,节目的创意初zhng_并不是因为出现了所谓的“汉字危机”,也绝不是要扮演在键盘中救汉字的英雄。但客观上这个节目对展示中华汉字的mi_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句子。例句: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6.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注】汝南征羌:郡县名。厉:磨练。掾属:下属的官。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猥:众多。叨秽:贪污腐败。简札:指奏章。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塞:消弭,平息。(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土砾凸者为丘B . 以其境过清C .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D . 俯身倾耳以请(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B . 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C .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D . 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3)翻译下列句子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 , 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选自庄子)【注】伯成子高:杜撰的人名。下风:下方。劝:劝勉。阖():通作“盍”。怎么不的意思。落:荒废。俋俋():用力耕地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昔尧治天下_其故何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3)庄子擅长假托人与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借禹和伯成子高的对话,表达了怎样的治国思想?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安全的空中旅行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 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无数事例证明:_。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 (2)本文第段中划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给第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 (4)本文说明内容是“安全的空中旅行”,第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阳春试笔墨亦香查干北京正值阳春,各种花木竞相开放,让人目不暇接。真乃春深似海,不知岸在何处?恰在此刻,一首早年的少儿歌曲,猛然闪进脑子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这般一问一答式的歌词,让人感到亲切、有趣,仿佛身临其境。是啊,春天究竟在哪里呢?有人说,春天只在母性的大自然之中。有人说,不尽然,春天更是在柔柔美美的人心里。的确,春在大自然的循环往复中,是时被更替的。因为还有夏秋与冬,出来亮相走台。而在人心里,春天是可以不被更替、可以永驻的。因为春,不仅是四季之首,也是生命之初。人的一生,不也是四季更替的过程吗?童年为春。青年为夏。壮年为秋。老年为冬。春里生、夏里长、秋中收、冬中藏。这是上苍早已安排好的循环秩序,也就是自然规律。春天,姓阳。只有在阳春时节,一切生灵与自然之物,才可以苏醒、萌生、成长。这便是我们偏爱春天的原因之一。在白雪覆盖的严寒冬季,人们总是盼望着春天,叩开每一扇久闭的窗棂。那么,这时的春,究竟在哪呢?答曰:在冰雪之下,在土地深处。她,正在和衣而眠,呼吸均匀,凭谁,也推不醒她。是啊,这是她休养生息的天定时段,也是蓄势待发的前夜,是不该惊扰她的。到了东太平洋第一股暖风吹到大地之时,冰雪便收拾行囊,准备辞行。而沉睡一冬的小草,却一骨碌爬将起来,搔搔痒,伸伸胳膊,蹬蹬腿,准备为大地披上新绿。此刻,昆虫们也先后从冬眠状态苏醒过来,整整皱褶的衣裳,捋捋卷曲的胡须,来一番深呼吸,准备出门远行。这时候你再来看,那日历上的“惊蛰”二字,似乎也在蠕动,爬将离去。在此刻,踏雪寻梅者,要赶紧。因为,积雪就要化为春水,腊梅也将躬身谢幕。为冬与春办理最后的交接手续之后,她就该与我们说拜拜了。而连翘,在水边,在石旁,却悄然而发,先于迎春,走入人们的视野。那些柳丝,由浅黄变为鹅黄,婀婀娜娜地飘在稍带寒意的春风里,惹人思春。有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先于众人捕捉到的春之信息。是啊,幽篁青竹绿了;桃花,这里那里,笑在春风里。而鸭群,早早地抢先下水,畅游在水波之中,仿佛在告诉我们,水是暖的咧。而我,在古都北京的早春时节里,所捕捉到的,却不仅仅是桃花以及鸭群了。我家的楼房傍依北二环,不远处就是古都北京的北护城河。近些日子,先是连翘、迎春、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榆叶梅、白海棠、紫海棠、八棱海棠、西府海棠陆续走上春之舞台。之后,梨花、紫叶李、杏花、樱花、桃花,也各绽各的婀娜,让痴情蜂蝶,飞来绕去,忙个不停。让人疑心,这是不是魔术大师在施展魔术?不错,春风不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大师吗?掌中纸扇,呼啦一打开,大地便蓦地变了颜色、变了模样。如斯,万紫千红,的确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确,春风的魔术剪刀,所裁出的何止是二月柳丝,更有万千花木,几处暖莺,以及人们醉醉的春之梦境了。诗人孟浩然,不也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吗?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爱鸟护花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就在昨日,在公园广场上聚集了几十辆童车,孩子们在春光里显得格外兴奋。一大群鸽子,也与孩子们混在一起,来啄吃孩子们撒下的米粒,起起落落,手喙相衔,已不分彼此了。更叫人欣喜的是,那些胆小怕人的小小麻雀、灰喜鹊,也混在其中,虽有警惕性,然,亲近了许多,随和了许多。那些小小翠雀,虽然不敢下来抢食吃,却也在近处的高枝上,脆脆地叫,来凑热闹。你想出门踏青,森林公园里的二月兰,开得正盛,她使春天的氛围,一夜之间推向了极致。那一大片,又一大片的蓝色精灵,顺着地面绵延开去,把个空茫山野染了个透。台湾诗家余光中有“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之说,我猛然以为,这一大片又一大片的二月兰,也是蓝墨水所浸润起来的佳作。它,一定与春天的恩惠密切相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假如此时来一场温润的、细细的春雨,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万物不能不谢恩于春天。假如此时,丹青手们空手而归,将无颜面对这苍茫大地,这辽阔蓝天,以及花花草草和蜂蜂蝶蝶。是啊,趁此明媚春光,何不去试试春之笔?我在等待诸君,幽幽的、浓浓的墨香,和对春天的热忱颂赞。(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春天究竟在哪里呢? (2)请写出人们偏爱春天的原因。 (3)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而沉睡一冬的小草,却一骨碌爬将起来,搔搔痒,伸伸胳膊,蹬蹬腿,准备为大地披上新绿。让人疑心,这是不是魔术大师在施展魔术?不错,春风不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大师吗?(4)文章多次引用了歌曲、诗歌,请联系文章具体说说其表达效果? 10. (17分)阅读五猖会,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