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沪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沪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沪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沪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校蓓蕾诗刊征稿日期5月31日截至 , 请大家抓紧时间,积极投稿。B . 他们俩在“汤尤杯”赛场上心有灵犀,配合默契 , 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C .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D . 有的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言行相顾 , 久而久之,大家不再相信他了。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美丽是从xi hu_中得来的,是从亲近中得来的。这些都需要反复陶y_,只凭内心去想象是很难做到的。p_如唯一一件古旧艺术品,成为了启迪美的事物,成为了为美开光的事情,像这样的情况确实很多。因此就这么说,一朵花同样也是非常美好的。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2015鞍山)文言诗文默写填空。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_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 ,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_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_ ,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_ ,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_ ,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余力侍左右,援疑质理,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 , _”两句,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崎壮丽的边塞沙漠雪景,将场景延伸到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4.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划线词。普少习吏事_ 尝贻余核舟一_吾于何逃声哉_ 诎右臂支船_5.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恐前后受其敌A . 一狼洞其中B . 屠自后断其股C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 其一犬坐于前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名著阅读 (1)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任务涉及水浒传或艾青诗选的相关内容,请选一部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名著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问题与理解水浒传关注章回目录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问题:把有关杨志的章回放在一起阅读有何意义?我的理解:艾青诗选关注诗歌意象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太阳、复活的土地问题:探讨艾青诗歌中的意象,对理解艾青的诗歌有何意义?我的理解: (2)开展专题探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请你选一项完成任务 任务一: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那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其中一组,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A林冲和武松B鲁智深和李逵任务二: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请结合下面的诗歌节选,具体分析艾青诗歌的这一特点。下雪的早晨(节选)看着雪花在飘飞,/我想得很远,很远,/想起夏天的树林,/到处都是露水,/太阳刚刚上升,/一个小孩,赤着脚,/从晨光里走来,/他的脸像一朵鲜花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一个人听雨,就像玩味岁月的回声,就像欣赏动听的曲子,无人叨扰,无须矫情,悠闲自在。不管外面的天空是寂静tu废,还是空灵详和,且听着漫天细细碎碎的雨声。听雨就是聆听自己的声音,听雨就是感受春天脉博的跳动,_。(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_tu聆听_废(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改为_;_改为_(3)仿照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做父亲丰子恺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1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有删改)【注释】1咫尺天涯:指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就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1)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段落语句孩子的心情第段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第段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第段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不舍(2)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段作答。(3)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4)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9. (13分)(2015福建泉州)阅读下文,完成13题。读书是一种修炼,无关节日李黎这三年,因为一直在坚持做读书会,所以对世界读书日这样的节日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也越来越感受到民众、媒体、国家对于读书的重视。每逢读书日,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有关读书的话题,都会让人有被刷屏之感。而节日过后,满屏书香的情况则急转直下。读书日远去了,你还读书吗?我这样问自己,也这样问身边的朋友。曾听一位学者谈读书,他讲到现在的年轻人读书有三难,一是难于抽出时间,二是难于静下心来,三是难于持之以恒。的确,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人们零碎的时间,大家习惯了一张图读懂一件事的快餐,失去了品读的耐心。且不论经典的“大部头”,哪怕稍微长一些的文章都无法安静地读完。拿起一本书,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我能得到什么,功利之心已让其无心阅读“无用之书”,更谈不上思考玩味。前段时间,那句“读书读傻了”让舆论哗然,也一语道破了不少人对书的态度,我们的社会似乎丢失了对钻研书海的尊重和羡慕。人类需要阅读,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对青年人而言,“清茶一杯,手捧一卷”,读的书越多,才越能不被外界所扰,才越能比别人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才能真正地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很久之后,当你再次捧起那些读过的书,没有什么比读书笔记更能重拾当时的心情,更能看到自己思想的变化。正所谓“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柱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俗话说,想做一件事,总会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总是能找到借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可以成为坚持阅读的动力,而放弃阅读有时也不过一个“忙”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可见,“忙”并不足以为不读书的借口。有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读书更需要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韧劲与恒心。读书日已过去,阅读却不能骤然降温。书香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实体书店,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读书队伍。装进自己脑袋的书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读书更应是一种自我修炼,无关节日。(1)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首先_,接着分析当前读书现状、_、读书需要的态度,最后_。(2)阅读文段2,概括现在人们失去了品读耐心的原因。(3)文中划线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什么作用?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 (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偶 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注释】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 “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B . “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C . 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D . 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 (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小题。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1)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邻居有烛而不逮_ 主人怪问衡_倒屣而去_ 遂去不返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时人畏服之如是。(3)上文讲述的有关匡衡勤学的故事后来形成了一个什么著名的成语?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人生旅途,或有挫折无数,但我们信心依然;或有失意百般,但我们开心依然;或有时过境迁,但心依然激动;或有惊涛骇浪,但心依然平静请以“心依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 12 页 共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