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1. (2分)(2014湖南)右边两幅图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字规范、工整地写在答题卡上。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默写。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_ ,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吴楚东南坼,_。(杜甫登岳阳楼)_ , 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亡羊补牢,_。(战国策)桃李不言,_。(史记)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_。(赵普)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_。(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 , _”两句,写出寺后天光山色的景象,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3. (5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长跪而谢之_先主遂诣亮_为天下唱_比至陈_此人可就见_4.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顒、攸系狱,顒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选自三国志魏书)【注】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1)下列句中的划线词与“董卓无道”中的“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任重而道远B . 不足为外人道也C . 大道之行也D . 未至,道渴而死(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攸 年 十 三 疑 之 谓 叔 父 衢 曰 此 吏 有 非 常 之 色 殆 将 有 奸(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从选文看,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5. (5分)通过外国短篇小说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小说的魅力。但这只是外国小说中的几朵浪花,请你再推荐一篇你最喜爱的外国作家的小说(第八单元学过的除外),并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说明推荐理由。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25分)(2014包头)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问题。珍贵的军大衣林廖君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学寂寥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人立在门口。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大约小几岁。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家庭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这人真的饿坏了。他把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边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突然又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条就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峁,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才说,我收下了,兄弟情义厚啊!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豁然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选自2013年12月11日承德晚报有删改)(1)文章第一段介绍父亲诵读论语的情节有何用意?(2)请你品析“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3)在对待给求助者做饭这件事上,父亲和母亲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父亲为何起初拒绝闻叔叔的馈赠,而最终又接受了馈赠呢?(5)文章结尾作者说“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作者究竟明白了什么?请你写出来。7. (12分)阅读“朋友圈”是什么圈?,回答小题。“朋友圈”是什么圈?“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朋友圈”中,有同学、家人、亲戚、同事,大家共同组成一个规模不等的圈子。人们喜欢在“朋友圈”上晒晒自己的见闻,分享生活的感悟,吐吐槽,点点赞,跟朋友一起领略千里之外的风光,也可以透过手机屏幕看看异国他乡的美食。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耗费在朋友圈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却并不厌烦。从这个意义上说,“朋友圈”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一种“精神红利”。“朋友圈”成了“阅读包袱”?可是,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交工具,朋友圈也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圈”。除了亲朋好友,随着工作关系、贸易联络、商业往来的变化,“圈子”里的朋友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杂,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从别处转来的内容多,来自身边的内容少“圈子”大了,有助于开阔眼界,但也给非真实信息提供了“舞台”。最近,随着微信营销的大量出现,朋友圈的内容更加复杂。如今,打开朋友圈,卖衣服、化妆品,海外代购、厂家直销,类似的商业信息频频出现,加上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名人轶事,人们对朋友圈的感受更趋复杂。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厌倦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看朋友圈着实成了一种“阅读包袱”。朋友圈的“困惑”退休在家的王女士是微信朋友圈的拥趸。她虽然年过六旬,但很爱发帖,出于对“朋友”的信任,王女士对朋友圈里信息也是深信不疑。王女士腰椎不好,前不久,根据朋友圈的信息,她购买了一种专治腰椎的中药,2000多元的价格不便宜,但据说疗效很好,“圈”里的不少朋友们都在转,她也就打消了顾虑。可是,药刚刚买到就发现有人在“圈”里说,这疗效纯属夸大其辞,完全是商业宣传。王女士一下子没了主意,她很困惑:“这朋友圈里的信息到底准不准?我到底该不该上朋友圈?”朋友圈言论谨记别出“圈”安徽亳州女子刘某因不满交警对丈夫马某酒驾处理,在微信朋友圈辱骂交警,并诅咒交警“活不过2016年”“那1500块就当给你买花圈买寿衣了”等,事后虽然删除致歉,但仍受到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最终行政拘留未予执行)。近日,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通报了这一处理结果。(3月8日新安晚报)有话要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朋友圈”的真实面纱“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朋友圈”是一个虚拟的圈。在这个“圈”里,认识十几年,感情深如兄弟姐妹的是朋友;只有一面之缘,彼此知之甚少的,也是“朋友”。当这些人统统进入一个“圈子”,你就会发现,此“朋友”非彼朋友。一旦过于依赖这个“圈”,就容易迷失方向。归根到底,“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淡看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B . 虽然是一种开放的社交工具,但朋友圈的关系仅限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C . 朋友圈里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吐吐槽,但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D . 面对朋友圈里纷繁复杂的内容,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2)下列哪组材料更能说明朋友圈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为什么?【甲】早报记者调查了30名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数据显示,80后受访者占据使用“朋友圈”的绝对主力,超五成以上的比例,90后受访者以近三成的比例名列第二。【乙】调查数据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经常使用微信“朋友圈”,偶尔会使用的受访者占30%,随时随地选择使用“朋友圈”的受访者占5%。(3)请根据上述材料,针对文中王女士“到底该不该上朋友圈”的困惑,提供合理的建议。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渔家傲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地区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 .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C .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 . “羌管悠悠霜满地”表明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轻松愉快。(2)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下阕写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词的意思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9. (5分)【写作借鉴】课文中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写了小燕子的可爱形象。如“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片段仿写】选取你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连续运用几个动词进行描写,以突出其特点。(100字左右)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请以“忘不了你的_(微笑、歌声、鼓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