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1. (12.0分)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 (2)_,刚起头儿,_,有的是希望。 (3)春天。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_。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新事物必然孕育于旧事物中的哲理的诗句是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中的:_,_,_。2. (2分)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 .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B .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C .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D .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3. (6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成功是漫长的马拉松之旅而不是短短十几秒的百米冲刺,有大多的艰辛和大多的理由可以让我们放弃,有太多的诱惑可以稀释激情,冲淡理想。做琐碎小事的耐心以及竟成大事的信心,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更灯火五更鸡,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别人喝咖的时间都用到事业上,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灯红酒绿中坚守信念,不_,不_。平淡而平庸,平凡而能平静,在离群索居,无伴独处中思索追求,高瞻远瞩,洞幽烛微。_,他们明白,当热闹的爆竹响过之后,留下的只有满地纸屑。(1)请提取第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2)请给第句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_(3)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浮躁 B.迷失二、 阅读理解(70分) (共7题;共70分)4. (5.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 , 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 , 忽于水底见青山。【注】一天:指满天。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野水:郊外的水。(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天秋色冷晴湾”,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B . “无数峰峦远近间”,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C . 一二两句,一句写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一句写山,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尽兴。D . 后两句写诗人乘闲登上山顶,向下俯视山下的秋水,结果没看到水,看到的仍是山。(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天秋色”,使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清澈的湖水、飘坠的黄叶,甚至想到昨天刚停的绵绵秋雨,今天放晴的淡淡秋日诗人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B . “无数峰峦远近间”,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感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醉山水的 旨趣。C . “忽于水底见青山”,这一漫不经心的描写,是人人碰到过的事实,平时谁也不注意,却被诗人捕捉 住,写入诗中,显得是那么有趣味。D . 这首诗华丽蕴藉、一波三折,寥寥数笔,给人以很大的艺术享受。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诫子书诸葛亮夫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非学无以广才_ 淫慢则不能励精_险躁则不能治性_ 年与时驰_(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_(3)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志”与“学”的关系。 6. (2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地 震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1)仔细阅读段,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地震形成的原因。(2)仔细阅读第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两大类。其中天然地震又分为、和 三大类。(3)下面句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4)选文第自然段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4月20日上午8时02分,我国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震源13公里,震中距离成都100公里,距离重庆400多公里。地震发生之时,我 们重庆也感觉到明显震动,如窗户、床、吊灯左右摇晃,人站立不稳,但没有出现上下颠簸震动,房屋倒塌等现象。对此,请结合本文所介绍的地震知识对重庆出现 的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7.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温暖的苇花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觉得我的行为好笑,采这个做什么呢!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哧哧地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1)根据选文概括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 (2)选文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他们各自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4)按照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 , 亲亲密密。(赏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与下文作者眼前的苇花形成了对比。B . 第段在文中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 .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类的文章,作者借苇花抒发了自己对儿时生活的怀念。D . 因为苇花帮助人们度过贫穷的年代,同时苇花具有团结精神,这些都让作者喜欢。8. (10.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徐百柯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他要教务处通知有嫌疑的学生,叫他们处处小心,尽可能隐蔽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请他出面说服撤退军警。最终,包围清华体育馆的士兵撤退了。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5个字:“要打,就打我!”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或以为他没有主见。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他节衣缩食,分文不取,上任不久就辞退了司机和厨子。“这些钱应该拿来买图书、器材,给教授们提高提高待遇。”为了一家人维持生活,堂堂校长夫人韩咏华还自制米糕,每天挎着篮子叫卖,并取名“定胜糕”,意寓着抗日一定胜利。教育部发给联大的一笔补助金,梅家的孩子按理可以领取,他却让出了4个名额,全部交给了更困难的学生,带着自家人吃白饭拌辣椒。1943年,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他坚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41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大量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1943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因工作繁重,梅贻琦积劳成疾,1960年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少了一部分,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65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封存了。两个星期后,在有各方人士在场的情况下启封。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说“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意在说明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就够了。B .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明梅贻琦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上不注重校舍的建设,只注重人才的汇聚。C . “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一句是梅贻琦的自谦之词,非常风趣。事实上,梅贻琦没有被学生驱逐是因为他为人老实寡言,学生很可怜他。D . 第段中陈寅恪的话既嘲讽了政府制定法令的多而不够谨严,又表达了对梅贻琦寡言少语的欣赏。(2)本文在表现手法上颇有特点。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取一个角度,细读文段,仿照示例,简要分析。 A正侧结合 B详略得当 C细节描写 D以小见大【示例】点面结合。选文既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等这样的总体评价,又选取了不少有关他的具体言行、事例,这样点面结合,使梅先生的形象既丰满又令人印象深刻。(3)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微博上掀起了一股有关他的讨论热潮。网友在了解他的经历后,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观感。 网友A:梅贻琦校长执掌清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清华之幸,更是中国之幸啊。网友B:国家大幸的背后,是他个人和家庭的巨大付出和牺牲啊。这两位网友的留言各有侧重,请结合链接材料及文本具体内容,发表你的看法。【链接材料】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人物杂志梅贻琦:清华的名片)梅贻琦是20世纪中国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院内感染培训课件
- 育苗技术培训课件
- 采购培训课程课件
- 动态数据中的专家系统知识建模-第1篇-洞察及研究
- 综合物流园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市场营销单选模拟试题(含答案)
- 文库发布:认识圆课件
- 认识图形的课件
- 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1
- GMP体系文件(手册+程序)
- 结膜炎课件完整版
- 202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GA 533-2005挡烟垂壁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门卫24小时值班登记表
- 幼儿园大型器械玩具安全检查记录表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第四课《橡皮泥塑》课件(定稿)
- 肩袖撕裂讲课课件
- 旅行管家实务全套ppt课件最全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教程整套全书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