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ppt_第1页
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ppt_第2页
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ppt_第3页
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ppt_第4页
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姚跃涌 问题 在高考方案变化时 物理教师如何反应 对课程的思考 对教学的思考 对备考的思考 对大学招生的思考 对学生志愿思考 还是 提出问题 08年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间节点 也是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拐点 更是我们谋求科学发展的历史起点 从 杀出一条血路 到 闯出一条新路 广东将不负排头兵的历史选择与政治使命 风起南方的春天故事将越写越精彩 高考与改革风雨同舟 77恢复高考 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每年一小改 三年一大改 30年后 有人提出要废除高考 到底是考试还是考察 高考在中国的前途如何 最好是先回顾历史 看这三十年来已经做了什么 效果如何 有哪些变化趋势 高考充分体现竞争的公平性 也有挥之不去的敝端 三十而立 今天的高考改革不该因为举步维艰而迷茫徘徊 而是应该向着 公平有效 的目标坚定地迈进 1978 1991首吃螃蟹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 包产到户广东率先全面铺开 新辟特区 初生牛犊不怕虎 价格改革塘鱼率先撬动 钢板 从珠江畔飞向世界的白天鹅 杀了一个王仲救了一批干部 小平谈话让珠三角热气腾腾 归还祖屋激发侨胞爱乡热情 万人骑车争睹广佛高速通车盛况 中国土地 第一拍 促成修宪 外资 上路 洛溪大桥通车 蛇口风波收尾价值观之辩延续 不绿化广东 我死不瞑目 1978 深圳冒险掀开中国股市扉页 1992 2002先行先试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黄钟大吕压倒了瓦釜之鸣 每一个脚印都在开创先河 当 广东现象 成政治流行词 4亿观众追看 情满珠江 陈观玉 活雷锋 的道德意义 金融海啸来袭粤港共渡难关 惊天走私大案震动中南海 广国投破产开启改革新路径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粤提出 切好 蛋糕 民生分量更重 入世元年 起跑线上赢得精彩 1992 2003 2008科学发展排头兵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科学发展春雷响南粤 广东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这一年 我把油站股份卖了一小半 29年后重圆畅游珠江梦 华为辞职门引发新法大讨论 大悲 大喜 大考 2003 一 高考招生制度变革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四 对2010年高考思考 从高考方案的变化谈高中物理教学 1949 建国初的高校委托招生 1950 1951 各大行政区的局部联合或局部联合招生阶段 1952 1958 全国高等学校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阶段 1958 1966 政审在高校招生中占有重要比例制度下的高考招生 1966 1976 文革期间变异的高校招生制度 建国初 文革止 改革开放30年 1977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分别命题 1978 1982 恢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1982 1994 逐渐增大英语 生物科占比 以大文 4 史地 大理 4 理化生 为主 2010 3 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1995 1998 3 2 3 政史 3 理化 1999 2006 3 x 3 综合能力测试 x 2007 2009 3 文科基础 理科基础 x 一 高考招生制度变革 广东 1995 1998 3 2 3 政史 3 理化 一 高考招生制度变革 文 理比例 对生物 地理的影响 标准分 排位分 同一群体与不同群体 每1分原始分不一定都等值 原始总分高不一定标准分就高 1999 2006 3 x 3 综合能力测试 x 一 高考招生制度变革 99 x科比例 标准分 一线二分 3 和x 00 x科比例 综合能力测试 标准分 一线三分 3 x和综 01 x科比例 综合能力测试 标准分 一线一分 五总 02 06 x科比例 综合能力测试 标准分 一线一分 五总 兼招 共招 x科比例失调 恶性循环 04 06 过渡课程 研究性学习进课程 命题变化 01 06 综合能力测试 从拼盘 学科内综合 混合型 融合型 混合型 主题 课题 研究性学习进试卷 2007 2009 3 文科基础 理科基础 x 一 高考招生制度的变革 文 理分科 原始分 x科比例趋于合理 文 理基与综合能力测试 兼招 x科等值问题 1 多样化 选择性和探究性 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统一考试的前提下 倡导多样性和选择性 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选考的范围内 考生有选择性 可以选做部分题目 选考模块原则上对应新课标教学的选修模块 选考内容基本上在选修的范围内 跨模块做题怎么办 选考题目做多了 分值如何计算 2 新大纲被规定在新课标的范围之内 而各省市的考试说明 以及考生选考的科目又在新大纲范围之内 打比方说 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的话 那么新大纲就是一个中圆 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 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 因为他们只选几个少数的固定模块 注 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 它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减轻学校 学生的负担 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 一句话 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 不做加法 2007 2009 3 文科基础 理科基础 x 一 高考招生制度变革 文 理分科 原始分 x科比例趋于合理 文 理基与综合能力测试 兼招 x科等值问题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 考生答题 3 新大纲吸收了新课标的能力要求 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大纲在试题设计中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 观察事物现象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大纲更多地要求通过问题 实验得出结论 这样正体现出新大纲的能力层次要求是最低的要求 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作为一个理科生 要创新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现问题 例子 早晨 中午 傍晚看到的太阳的颜色是不一样 红色 白炽 红色 2007 2009 3 文科基础 理科基础 x 一 高考招生制度变革 文 理分科 原始分 x科比例趋于合理 文 理基与综合能力测试 兼招 x科等值问题 一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助于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实施高中新课程 1 科学性原则2 公平性原则3 综合性原则4 渐进性原则5 导向性原则6 操作性原则 改革思路 高端多元 中端稳定 低端开放 985工程 和 211工程 大学应当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要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调整学科 专业和课程结构 优化学科布局 充分发挥富有实力的学科优势 努力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使之成为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一般本科高校应当以教学为主 主要任务是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 有条件的适度培养硕士生 博士生 要根据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调整优化学科 专业和课程结构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3 语文 数学 文 理 外语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理科综合 物理 化学 生物 3 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外语为英语 法语 德语 日语 俄语 西班牙语的任一种 二 高考方案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艺术类 含音乐和美术 考试科目 语文 文科数学 外语 文科综合 音乐或美术 文科类 含外语类 考试科目 语文 文科数学 外语 文科综合 理科类考试科目 语文 理科数学 外语 理科综合 体育类考试科目 语文 理科数学 外语 理科综合 体育术科 三 科类及考试科目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语文 数学 外语 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广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的通知 粤教研 2005 7号 中指定的选修内容 四 考试内容 体育术科 音乐术科 美术术科考试内容另定 外语中的英语科包括笔试和听说考试 分别进行考试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等三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和广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的通知 粤教研 2005 7号 中指定的选修内容 理科综合 物理 化学 生物等三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和广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的通知 粤教研 2005 7号 中指定的选修内容 四 考试内容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采用3科合卷的方式 不设选做题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各科成绩以原始分形式呈现语文 数学 外语 各150分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各300分 文综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各100分 理综 物理 化学 生物各100分 体育 音乐 美术各300分英语听说 以a b c d四个等级呈现 不与英语笔试成绩合计 五 成绩呈现 总分750分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体育术科 音乐术科 美术术科 1 3月份英语听说 3 4月份 六 考试日程和时间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一本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达到c级及以上二本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有两门达到c级及以上专科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至少有一门c级及以上艺术类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达到d级及以上体育类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达到d级及以上 1 录取条件确定 1 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确定高校录取资格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自主确定学业水平考试录取标准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必要条件 充分 以统一招生考试4科总分按一定比例划定文科类 理科类专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以4科总分和术科分数 按一定比例划定体育类 艺术类专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1 录取条件确定 2 依据统一招生考试成绩确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根据 关于印发的通知 粤教研 2006 10号文 的有关要求 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 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3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校录取或退档依据之一 1 录取条件确定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 2 录取实施办法 1 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录取实施办法 三者相结合择优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为主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 2 录取实施办法 2 一般本科院校录取实施办法 择优录取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2 录取实施办法 3 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实施办法 近期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相结合录取 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组织的技能考试成绩 一般高等职业院校 择优录取 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主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以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学校组织的技能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 相结合录取 所有高等职业院校 2 录取实施办法 3 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实施办法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中期 3 完善志愿填报方式 分段填报志愿 分批填报志愿 平行志愿 考前填报志愿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二 10年高考方案研读 七 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一 科目设置 语文 外语 数学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文科类 艺术类考生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指定为物理 化学 生物三门学科 理科类 体育类考生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指定为政治 历史 地理三门学科 1 课程实施的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2 2010年高考中的学业水平考试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与学业无关 仅与高考有关 与学业有关 不一定与高考有关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1 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 是根据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考核报考文科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考生物理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 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和本大纲为依据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 注重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联系 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 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以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 基础性的内容体现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所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 理解能力 3 考试的能力要求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 推理能力 3 考试的能力要求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3 信息获取能力 3 考试的能力要求 3 分析综合能力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4 实验与探究能力 3 考试的能力要求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探究 勇于实验 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5 实验与探究能力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 考试范围 4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与要求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 考试内容与要求 4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与要求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与课程标准中的 了解 和 认识 相当 与课程标准中的 理解 和 应用 相当 3 知识要求与课程标准 4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与要求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 试卷题型结构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共60题 其中 单项选择题a30题 每题1分 共30分 能力要求 单项选择题b20题 每题2分 共40分 能力要求 多项选择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全选对给3分 少选且正确给1分 错选给0分 2 试卷内容比例知识内容约占85 实验约占15 5 考试形式 闭卷 笔答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满分为100分 6 试卷结构 100分 85分为a级84分 70分为b级69分 50分为c级49分 25分为d级其他不给等级按比例 二 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07文基 55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c a 速度b 加速度c 功d 位移 矢量和标量 得分率 0 57 07文基 59 当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在同一轨道上 卫星质量越大 运动速度越大b 同质量的卫星 轨道半径越大 向心力越大c 轨道半径越大 运动周期越大d 轨道半径越大 运动速度越大 得分率 0 55 文科生 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考c级以上成绩是否很容易 07文基 61 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b中所受的洛仑兹力f的方向如图10所示 则该粒子所带电性和运动方向可能是 a a 粒子带负电 向下运动b 粒子带正电 向左运动c 粒子带负电 向上运动d 粒子带正电 向右运动 得分率 0 39 07文基 57 如图9 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和b通过轻绳相连 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绳中拉力为t 桌面对两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fa和fb 则有 d a f fa fb tb f fa fb tc f fbd t fa 得分率 0 20 文科生 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考50分以上真的不是太容易 省统一组织命题 统一组织考试 统一组织评卷 统一进行成绩评定和公布 三 考试时间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注 准备参加10年高考的09届及以往毕业生可参加2010年1月省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 四 教材的征订与使用 教材是给教师用的 而不是给教师教的学生一本教材 教师多本教材学生一个系列教材 教师多个系列教材不同版教材的文章 案例做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材料 注 学校需订齐通过教育部审定的各版本教材 至少广东省使用的主流教材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 分科训练 传统题型 单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简单问答 实验 计算等 可将实验题和计算题设计为填空或简答题 单训练单项选择题 是考不好单项选择题的 3 第二学段复习 二次模拟考 对应题型 分析临界生和艺术生 1 分科教学 三个模块并列 与文理基和综合能力比较 4 三个注重 二个注意 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 注重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联系 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 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考纲 中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动能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发电机 电动机及其应用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电磁波及其应用 电阻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及其应用 课标 中 用运动学公式分析日常生活中做直线运动的问题 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用功能原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感受离心现象 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关注家用电路和家用电器 地磁场对人的生活的作用 分析生活中电磁感应现象 我们身边的电磁场和电磁波 五 教学与备考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 课堂教学设计 2 怎样的课才是好课 3 综合实践活动的物理 单元主题 案例 四 教学与备考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课堂教学 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重点考虑如何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 设计如何将教师 教 的过程转化为学生 学 的过程 适当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学科特色 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 形成适合本校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课程标准 教科书 教参书 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 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突出实验的重要性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教案 教学设计 一般程序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常规课 课程标准 教材如何体现课标 学生用 各版本 如何优化 难点如何解决 亮点在哪 如何评课 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 层次递进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观看图片 照片 模拟动画 视频材料 分组实验探究 各组汇报展示作品 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通过模型体验 联系生活的实验 趣味玩具 学术性游戏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没有难题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 和谐的气氛 师生平等的关系 游戏 生动的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情感的交流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科学研究的敬业和献身精神 关于科学家的一段师生对话的反思 电动势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二 课标 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大体分析 三 教学目标 1 课标 要求 知道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 本节课是参考各版本教材进行设计的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过电场 电路 功能关系等知识 并且对类比法 比值定义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 教学重点 难点 五 教学过程 突破方法 为了突破第一个难点 本课采用了类比法 通过小球在轨道中的循环运动来引导学生推测出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 和非静电力的做功情况 然后从功能关系阐释能量的转化 引出电动势的概念 为了突破第二个难点 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对比实验 电动势为1 5v的干电池能使氖泡发光 而串联起来的果汁电池和牛奶电池 达到1 5v以上 却不能使氖泡发光 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自主探索出电源里面有内阻 然后再做一个演示实验 在果汁中加稀硫酸 电动势不变 但内阻减小 使氖泡发光 让学生获得实验成功的愉悦体验 知识与技能主线 设疑激趣 研究原电池 内阻 电动势 看视频材料 生活中的物理 介绍古巴格达电池 学生实验i 演示实验i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定义 定义式 小结 学生实验 分析 演示实验 体验过程与方法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请你搜集有关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的资料 并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意识 请上天津清源公司的网站 查阅赛豹纯电动轿车电源方面的信息 学案 先转到电脑再转到传感器最后到ppt 制作的原电池每个可以提供多大的电压 用什么方式使电压达到了4 33伏 猜猜制作这种电池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综合实践活动的物理 1 理综的物理 09年广东物理为 x 全国考试大纲 4 2 广东考试说明 4 1 1 物理1 物理2 3 1 3 2 物理1 物理2 3 1 3 2 3 3 3 4 3 5选2 3 5 3 3 3 4选1 3 5未列必考 力学体系不完整 无动量下能力考查 3 5列入必考 力学体系完整 全面考查能力 难 四 对2010年高考的思考 理6模块化5模块生5模块理150考120分钟化150考120分钟生150考120分钟理1 2道难题化1 2道难题生1 2道难题 理综300分考150分钟 理化生为 x 理综 共16模块 共450分360分钟 共3 6道难题 1 理综的物理 2010年 理综的三分之一 四 对2010年高考的思考 全国考试大纲 4 2 物理1 物理2 3 1 3 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