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其过人的智慧令人叹服。B .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C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日,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D . 五月的希拉穆仁草原绿苗如毯,蓝天上朵朵白云时聚时散,变化多端让人不由地想到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 古人的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具有某种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等等。B . 少年安徒生人穷志不短,有着异想天开的理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芭蕾舞演员或者歌唱家。C .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D .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特别喜欢画竹石。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 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生命是酒 生命是咖啡 生命是茶A . B . C . D . 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 (11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答。生活就是奋斗,只有契而不舍才能创造辉煌。生活就是付出,一味地(索取、获取)只会埋zng理想;走上田垄,欣赏春天的美景;荣入江河,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shu果,品味秋天的斑ln;走过寒冬,迎接春日的暖阳!(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zngshuln埋_果斑_(2)给划线字注音:_创造暖阳(3)从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入前面的横线:一味地_(索取、获取)(4)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 古诗文填空。(1)水何澹澹,_。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 (2)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用表明杜甫在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经常遇到故人的句子是_,_。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惜花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 (6)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大圣道:“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杨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1)当佛祖问大圣何方人氏时,曾说:“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这说明他要追求什么?(2)这段话中的佛祖指的是谁?又称什么?(3)以上片段选自西游记第七回。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八卦炉中逃_,_定心猿。佛祖与大圣赌赛的内容是什么_?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其大意。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7. (15分)古诗鉴赏。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诗中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请品味“不知秋思落谁家”句中“落”字的妙处。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B . 乘奔御风 奔:飞奔的马C . 哀转久绝 绝:中断D . 属引凄异 引:延长(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B . 则素湍绿潭 入则无法家拂士C . 春冬之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 . 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选自水经注,描绘了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B . 作者引用渔歌表现了三峡的山高水长,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季的清幽秀丽。C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俯仰生姿,相映成趣。D . 第二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三峡夏季水势之盛,水流之急。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9.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艾在端午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没奶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1)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什么?(2)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1)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2)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3)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4)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 ”?(5)体会文中画“ ”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名;不少于5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