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5289706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2-28 上传人:gms****62 IP属地:河南
15
积分
关 键 词: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第一 课时
资源描述:
课题三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尤其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关注“温室 效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 动手实验,观 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法及学法:本节课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我是通过教师指导,老师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完 成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CO2的性质。    2、问题讨论法: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我将此法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完成,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3、讲解法4、多媒体辅助法5、比较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由动画《神探威威猫》勾起学生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内容 二氧化碳 新课探究: 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第一条物理性质。 设问:视频中看到了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那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随即播放二氧化碳的三态转化过程。 【板书】1、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气体二氧化碳的放置方式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 设疑: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来验证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呢? 演示学生讨论出的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归纳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板书其内容。 联系以前学习过的氧气的溶解性引入到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引导学生设计出探究溶解性的方法,即以探究题的模式进行。 提示学生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观察的要点是塑料瓶的形状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会描述实验现象并能分析现象也就是得出实验的结论。 老师引导学生齐读118页第一段的内容,得出它更准确的溶解性。 【板书】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老师设疑: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因为溶解减少了,有没有可能还有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介绍紫色石蕊的用途。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即方案一: 向塑料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液体变红。 继续设问:液体变红能否说明发生了反应?提示学生思考有哪些物质与石蕊接触了? 到底是那种物质显酸性使石蕊变红? 引导学生先猜想后再讨论出新的方案即方案二:四朵纸花实验。 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碳和水都不显酸性,酸性物质是反应所生成。 【板书】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O2 + H2O=H2CO3 那碳酸又有什么性质呢? 老师演示实验:取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两支试管,对其中的一支加热后变紫。加热时间引导学生回忆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学生分析变紫的原因。 追问:碳酸型饮料加热了喝碳酸的浓度会怎么变? 继续探究新课:夏天同学特别爱喝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时都会看到相同的什么现象,是什么? 同学们大胆的猜测,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老师完成这一探究实验:用注射器抽取可乐瓶中的气体推入石灰水中,振荡。 仔细分析这一原理:能看到浑浊是因为产生的新物质碳酸钙不溶于水。 播放幻灯片中二氧化碳的又一条重要性质: 【板书】5、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a(OH)2+CO2 = CaCO3↓+H2O 并介绍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过渡: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呢? 展示幻灯片:消防员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场景。 设疑:这幅画面能得出二氧化碳的什么化学性质? 肯定学生的回答,再联系动画中昏迷的洛洛,得出二氧化碳的“三不”性质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供呼吸。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演示实验:课本117页实验6-3 设问:这样的现象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有什么性质? 老师介绍学生的验证试验:学生将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倒入装有一支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提示操作要点。 【板书】6、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供呼吸。 讲解过渡: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这么多的性质,决定了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展示幻灯:列出所有的用途。 【板书】用途 设问:那它在环境中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如果含量过高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问题都留给下节课继续学习。 通过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小结本课: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 学以致用,我们看看学习这么多知识会不会用呢? 幻灯片展示练习题目:三个判断题,两个选择题。 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获知动画人物洛洛因为吸入二氧化碳而昏迷。 观察得出二氧化碳通常是无色的气体,并通过闻它的气味得出二氧化碳无气味。 学生齐读记忆课本119页第二段的内容。 学生思考 全面了解二氧化碳的色味态。 学生通过正放的方式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思考并讨论得出:⑴可向平衡的杠杆一端的塑料杯中倒入二氧化碳⑵向相同的气球中充入等量的空气和二氧化碳扎紧后松手,观察现象。 完成老师准备好的探究实验: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1/3体积的水后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塑料瓶变瘪,并分析物理原因后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阅读后得出:一体积水只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 思考问题:二氧化碳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 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并观察现象,塑料瓶里的液体变红了。 学士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学生思考后回答:水,二氧化碳,可能有新物质。 由四位同学上台完成探究实验方案二并描述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得出结论:碳酸不稳定 H2CO3= CO2 + H2O 变小 喷出气体 学生齐答:是二氧化碳 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型饮料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学会学以致用,思考屏幕上的思考题,为什么石灰水可以保鲜鸡蛋? 讨论后得出结论:Ca(OH)2+CO2= CaCO3↓+H2O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学生认真观察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低处先熄灭高处后熄灭。 学生齐答:密度比空气大 完成学生实验,看到蜡烛熄灭。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灭火,化工原料,气肥,制冷剂,人工降雨等等。 学生自述学到的内容: 二氧化碳的三条物理性质和三条化学性质以及重要的用途。 学生全部答对。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设计对照实验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 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的能力。 让同学们自己动手,体验化学实验魅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密度比空气大 物性 CO2 化性 2、能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 3、 能溶于水二氧化碳 3、一般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 用途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289706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