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素材教学教案.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素材教学教案.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素材教学教案.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素材教学教案.doc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素材教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 教案 广州市荔湾区金道中学 谭海龙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品质。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在灾害中自救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曾经发生在本地和国内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知识。教学准备:1.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救助的图片或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课件出示: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地震录像资料)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这是发生在生:四川省汶川的大地震。(学生脱口而出,齐声回答。)师:是啊!这就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大地震。截止到今天,这次地震造成69196 人遇难,374176 人受伤,18379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多亿人民币。其实,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你知道都有哪些自然灾害吗?生:我从电视中看到了这几天发生在南方的水灾。生:我还知道有台风、冰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生:还有瘟疫。生:有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师小结: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瘟疫等等,就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板书课题:当灾害降临的时候)点评:用汶川大地震资料引出课题,既是学生熟悉的也是目前最应关注的事件,这样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也把课堂和现实生活联系到了一起。二、活动引领、探究学知活动一: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师:课前,老师布置让同学们以访问家人和邻居、查阅资料或上网等方式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情况,下面谁先说一说当地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点评:这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调查,让学生通过了解本地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强化了抗灾自救的意识,明确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也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活动二:灾害中的自救、互救。师:说的很好!很多时候,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草率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救。现在,我们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组讨论探究自救方法,要求自选题目,不能重复。(注:根据本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带,台风、洪水与寒潮等自然灾害。)多媒体出示:1.防意外事故组:当灾害降临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假如人们面对危险惊慌失措,四处奔逃,会出现什么后果?应该怎样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尽快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呢(或提出哪些建议)?(小实验用具:一个模拟巷道的瓶子,里面有几个人的带细绳的小球。实验目的:怎样才能又快又安全地跑出去。)2.抗洪组:如果预报有洪水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洪水来临时,往什么地方跑比较安全?如果来不及撤离,不幸被洪水围困时,你能想出什么办法?3.防震组: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高层的楼房里,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正在教室上课,你又该怎么办?如果你正在马路上,这时你该如何办?在地震中,如果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时你应该如何做?4.防雨、防雷电组:当突然下起了暴雨,你正在户外活动,你应该怎么办?暴雨中有雷电发生,你又该怎么办?(学生结组进行探究活动。)师:刚才,我们分四个小组进行了探究活动,下面交流一下探究成果。(防意外事故组汇报:先利用小测验演示怎样从出口逃生,然后交流。)生:假如人们面对危险惊慌失措,四处奔逃,会出现互相拥挤的状况,发生谁也逃不出来的后果。生:我认为因为出口空间有限,人多无序,不仅不利迅速撤离、疏散,还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人为的人员伤亡。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生:我想,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沉着冷静,互帮互让,迅速有序地撤离。生:处于拥挤人群中,不要逆人流行动,不要弯腰捡拾东西,即使是鞋掉了,也不要弯腰去穿。生:我的建议是发现人群都向出口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千万不能被挤倒、拌倒;也可以将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的脆弱部位。(学生鼓掌。)师:你说的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生演示。)生:我还有个建议,就是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设法赶快报警。师:这个小组探究的成果很丰富,较全面。下面请抗洪组的同学们汇报。生:我认为在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要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家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生:还需要认清抗灾组织提供的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生:还要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生:我补充一点,要准备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师:当洪水来临时,往什么地方跑比较安全呢?生: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大树和结实的屋顶、楼顶、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生:如果不慎落入水中,可以抓住洪水中漂浮的木板、箱子等物品,等待救援。生: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师:那么在洪水中逃生的过程中,有什么提示大家注意的事项吗?生:根据我从书中看到的资料,千万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师:好。下面请防震组汇报。生:我们小组认为,如果在楼房里,不要跳楼,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桌子、柜子等家具下面,或躲到厕所、厨房等小的房间,要双手保护头部,以免受伤。生:如果正在教室上课,不要惊慌失措,不能乱跑或争着往门外挤,可以有顺序地跑到外面躲避,也可以躲到课桌下面,或紧靠墙角位置,双手护住头部。生:如果正走在马路上发生了地震,不能跑进建筑物中躲避,也不要到高楼下、胡同里停留,应尽快向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带转移。生:如果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应该想办法自救,比如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防止尘土引起窒息,要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师:其他组还有补充吗?生:我来补充,如果在电影院或其它公共场所,不要乘坐电梯或涌向过道,可以躲到坚固的物品下面,等地震过后再离开。生:我认为还要远离加油站、煤气站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场所。师:很好!最后请防雨、防雷电组汇报。生:我组认为下大雨时,不要在路上行走,要到就近的屋里或牢固的建筑物里避雨。生:我代表本组总结三点。1.如果有雷电时不能停留在建筑物或屋顶上,因为站在楼顶极易招惹雷击;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要注意关闭门窗。2.切断当时不用的电器设备的电源(如电风扇、电视机、录音机等)。3.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暧气片等金属物品。师:总结的很全面。那么面对自然灾害,除了要有这些逃生的技巧外,还必须具备什么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知道的实例。生: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我给大家读一篇文章,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真佩服那位父亲有那么坚强的信念和不懈的精神,明知道自己的孩子生存的希望不大,但还是决不放弃,拼死也要把他救出来。生:在1998年洪水中,一位6岁的小姑娘在树上坚持了9个小时,最终获救。这个故事说明小姑娘正是有求生的坚强意志和信念,才幸免于难的。生: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的故事。题目是:陈坚:信念让他在地震中撑了3天3夜。生:还应该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因为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事例很多。(略)师: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取得胜利。生: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点评:通过此活动,学生在体验、探究、讨论、模拟表演中深切感受到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一面,也学到了灾害来临时自救、互救的常识和基本方法。这些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方法是可行的、实用的,是面临灾害时,学生与灾害搏斗的制胜法宝。无灾想到有灾时,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宝贵的。活动三:灾害无情人有情。师:人类无法改变大自然的规律,但灾害无情人有情。当灾难降临时,你们看到哪些感人的场面,听到了动人的故事,说说好吗?生:我从电视中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灾区问候,组织救援抢险。(学生展示图片。)生:汶川地震中,解放军、武警官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在抗震第一线团结奋战,抢救人民的生命。(展示图片。)生:这次四川大地震,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达到了445.74亿元,我国政府已经向灾区支付了236.02亿元。我这里有各地救助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图片(展示)。生:我还知道有一个叫“红十字会”的组织在每次受灾时都给予救助(师引导学生读课本中的小资料,了解“红十字会”的知识。)师总结:在灾害面前,这种感人的事迹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这真是大灾有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虽然自然灾害不可抗拒,但我们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有全国人民的鼎力相助,有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帮助,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和灾难。点评:抗灾中的一系列真实而感人的事迹,让学生深刻具体地感受到了灾害无情人有情,这里不需要教师更多的总结提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本身就已经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三、总结谈话、升华情感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谁来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生:我学到了很多自救和互救知识。生:我要像英勇抗灾的英雄学习。生: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灾区人民说些什么?生:灾区的同胞们,你们虽然受了灾,但是有我们做坚强的后盾,一定会战胜灾难,重建美好的家园。生:灾害会使我们的凝聚力更强。只要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师:最后我们希望灾区的人民发扬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积极地开展自救和互救。让我们共同祝愿灾区的明天会更好!请同学们将课上学到的抗灾自救的知识整理成册,也可办一期以抗灾自救为题的手抄报、板报。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本课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定位准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比较理想。本课围绕有关自然灾害的常识和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这一知识目标,组织开展了调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中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随着活动的深入展开,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教学活动多样,实效性强本课教学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列活动完成的,活动设计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化的特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有:调查、小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