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历史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历史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历史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历史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情况 讨论 两次鸦片战争后 列强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哪些政治经济特权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 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途径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不平等条约 中英 南京条约 中美 望厦条约 中法 黄埔条约 中俄 中美 中英 中法 天津条约 中英 中法 中俄 北京条约 a 增开汉口 南京 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b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 传教和经商c 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中国门户被打开 五口通商 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变更税例须与各国官员商议 门户进一步打开 失去关税自主权 1 外国经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造成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 2 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 海关成为经济侵略 渗透的重要据点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大门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总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频繁来九江的外国商船 阅读教材中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表和附件 阅读与思考 中提供的材料 思考 1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现怎样的趋势 2 分析 讨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二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市场 第一阶段 西方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 但输入总额并没有持续多久 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生活贫困 购买力弱 鸦片贸易使大量白银外流 生活习惯的差异 外国商品在中国暂没有市场 第二阶段 西方廉价商品大量涌入 从通商口岸到内地 鸦片战争后 19世纪60年代后 鸦片战争后 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图为1891年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传统的经济结构 特点 商品经济只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 三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单位 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 鸦片战争后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难民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1 丝 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成分 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 小农经济解体在全国不尽相同 20集电视连续剧 买办之家 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天津 全剧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景式的描写 展现了100年前的中国社会与历史风云 买办之家 剧照 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买办迅速发展成一个新兴阶层 探究 你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参考 1 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农民 手工业者破产 处境悲惨 2 冲击了旧的经济结构 传播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知识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