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平衡复习课件实验习题.ppt_第1页
高三物理力平衡复习课件实验习题.ppt_第2页
高三物理力平衡复习课件实验习题.ppt_第3页
高三物理力平衡复习课件实验习题.ppt_第4页
高三物理力平衡复习课件实验习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1 对于10分度的游标卡尺而言 一般是游标尺上的10小格与主尺上的9mm对应 达到放大0 1mm的目的 某同学根据游标卡尺的放大原理 设计了一种10分度的游标卡尺 例题分析 其结构如图 其主尺上的最小刻度仍是毫米 且所标示数以毫米为单位 游标上的格数仍然是10格 不过 游标上的10小格与主尺上的19mm对应 请问 该同学设计的这种游标卡尺的功能是否与10分度的相同 如果相同 它有什么样的一些优点 相同 例2 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 为此人们在这些仪器上设计了一个可转动的圆盘 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 称为主尺 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弧的游标尺 如图 图中画出了圆盘的一部分和游标尺 圆盘上刻出对应的圆心角 游标尺上19 对应的圆心角等分为10个格 试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读出此时游标上的 0 刻度线与圆盘的 0 刻度线间所夹的角度为 例2 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 为此人们在这些仪器上设计了一个可转动的圆盘 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 称为主尺 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弧的游标尺 如图 图中画出了圆盘的一部分和游标尺 圆盘上刻出对应的圆心角 游标尺上19 对应的圆心角等分为10个格 试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读出此时游标上的 0 刻度线与圆盘的 0 刻度线间所夹的角度为 15 1 第七课时 10 实验室用的jjy型分光计上测量角度的读数装置由刻度圆盘和游标盘组成 如图 刻度圆盘分为360 每度中间有半刻度线 游盘上有30个小格 这个读数装置的精确度为 图中的读数应为 10 实验室用的jjy型分光计上测量角度的读数装置由刻度圆盘和游标盘组成 如图 刻度圆盘分为360 每度中间有半刻度线 游盘上有30个小格 这个读数装置的精确度为 图中的读数应为 1 60度 10 实验室用的jjy型分光计上测量角度的读数装置由刻度圆盘和游标盘组成 如图 刻度圆盘分为360 每度中间有半刻度线 游盘上有30个小格 这个读数装置的精确度为 图中的读数应为 1 60度 116 20度 1 关于游标卡尺 下列正确的是 a 利用一对外测量爪可测量圆筒的内径b 利用一对内测量爪可测量圆筒的外径c 利用一对外测量爪可测量篮球的直径d 利用深度尺可测量槽或孔的深度 1 关于游标卡尺 下列正确的是 a 利用一对外测量爪可测量圆筒的内径b 利用一对内测量爪可测量圆筒的外径c 利用一对外测量爪可测量篮球的直径d 利用深度尺可测量槽或孔的深度 d 2 关于游标卡尺的使用 有位同学这样操作正确的是 a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将被测物体夹在测量爪a b之间 紧推游标 使两测量脚夹紧 然后把固定螺钉旋紧 再将物体拿走后读出测量值b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测量物上的被测距离的连线必须平行于主尺c 测量结果在读数时 如果找不到上下两条刻线对齐可以估测为1 10格数d 使用游标卡尺时没有观察是否有零误差 2 关于游标卡尺的使用 有位同学这样操作正确的是 a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将被测物体夹在测量爪a b之间 紧推游标 使两测量脚夹紧 然后把固定螺钉旋紧 再将物体拿走后读出测量值b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测量物上的被测距离的连线必须平行于主尺c 测量结果在读数时 如果找不到上下两条刻线对齐可以估测为1 10格数d 使用游标卡尺时没有观察是否有零误差 b 3 游标卡尺的游标有10个等分刻度 当左 右测量爪合拢时 游标尺在主尺上的位置如图 a 当用此尺测某工件时 游标尺在主尺上的位置如图 b 则工件的实际长度是 a 9 7mmb 10 8mmc 11 4mmd 12 6mm 3 游标卡尺的游标有10个等分刻度 当左 右测量爪合拢时 游标尺在主尺上的位置如图 a 当用此尺测某工件时 游标尺在主尺上的位置如图 b 则工件的实际长度是 a 9 7mmb 10 8mmc 11 4mmd 12 6mm a 4 如图所示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mm 4 如图所示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mm 15 7 5 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 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 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 mm 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 如果受条件限制 身边只有米尺1把和圆柱形铅笔1支 如何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请简述测量方法 5 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 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 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 mm 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 如果受条件限制 身边只有米尺1把和圆柱形铅笔1支 如何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请简述测量方法 972 0 6 在某次的实验中 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 小球的直径为2 40cm 则a 6 在某次的实验中 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 小球的直径为2 40cm 则a 3cm 7 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内径和外径时 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中a b所示 这件工件的内径读数是 cm 外径读数是 cm 管壁厚度是 cm 7 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内径和外径时 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中a b所示 这件工件的内径读数是 cm 外径读数是 cm 管壁厚度是 cm 1 06 7 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内径和外径时 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中a b所示 这件工件的内径读数是 cm 外径读数是 cm 管壁厚度是 cm 3 04 1 06 7 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内径和外径时 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中a b所示 这件工件的内径读数是 cm 外径读数是 cm 管壁厚度是 cm 0 99 3 04 1 06 8 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 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 结果如图 可读出此工件长度为 8 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 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 结果如图 可读出此工件长度为 104 05mm 9 1 用刻度尺和直角三角板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 方法如图 此圆柱体的直径为 a 2 5cmb 2 0cmc 2 00cmd 2 05cm 9 1 用刻度尺和直角三角板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 方法如图 此圆柱体的直径为 a 2 5cmb 2 0cmc 2 00cmd 2 05cm c 2 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 测量值可准确到0 02mm 测定某圆桶的内径时 卡尺上的示数如图 可以读出圆桶的内径为 mm 2 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 测量值可准确到0 02mm 测定某圆桶的内径时 卡尺上的示数如图 可以读出圆桶的内径为 mm 53 12 第一课时 6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 连接有挂钩的拉杆与弹簧相连 并固定在外壳一端o上 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 可认为弹簧秤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 重力为g 上 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 现将该弹簧秤以两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 如图乙 丙 分别用恒力f0竖直向上拉弹簧秤 静止时弹簧秤读数为 a 乙图读数f0 g 丙图读数f0 gb 乙图读数f0 g 丙图读数f0 gc 乙图读数f0 丙图读数f0 gd 乙图读数f0 g 丙图读数f0 a 乙图读数f0 g 丙图读数f0 gb 乙图读数f0 g 丙图读数f0 gc 乙图读数f0 丙图读数f0 gd 乙图读数f0 g 丙图读数f0 d 7 如图 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 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 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 a端固定在墙上 且绳保持水平 c端下面挂一个重物 bo与竖直方向夹角 45 系统保持平衡 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 改变 的大小 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只有角 变小 弹力才变小b 只有角 变大 弹力才变大c 不论角 变大或变小 弹力都变大d 不论角 变大或变小 弹力都不变 7 如图 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 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 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 a端固定在墙上 且绳保持水平 c端下面挂一个重物 bo与竖直方向夹角 45 系统保持平衡 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 改变 的大小 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只有角 变小 弹力才变小b 只有角 变大 弹力才变大c 不论角 变大或变小 弹力都变大d 不论角 变大或变小 弹力都不变 d 8 如图所示 装满土豆的木箱 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 则木箱中某一质量为m的土豆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为 8 如图所示 装满土豆的木箱 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 则木箱中某一质量为m的土豆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为 c 9 2008 济南质检 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未认清之前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 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5000年的尖底陶器 如图所示 这种陶瓶口小腹大 有两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 底尖 若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 就能从井口取水 试分析人们是怎样利用尖底陶瓶从井中取水的 11 如图 原长分别为l1和l2 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 两弹簧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 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 1 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 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 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 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 11 如图 原长分别为l1和l2 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 两弹簧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 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 1 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 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 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 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 11 如图 原长分别为l1和l2 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 两弹簧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 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 1 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 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 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 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 第二课时 1 如图所示 物体a 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平力为fb 5n f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上 a b和c仍保持静止 以f1 f2 f3分别表示a与b b与c 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则 a f1 5n f2 0n f3 5nb f1 5n f2 5n f3 0nc f1 0n f2 5n f3 5nd f1 0n f2 10n f3 5n 1 如图所示 物体a 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平力为fb 5n f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上 a b和c仍保持静止 以f1 f2 f3分别表示a与b b与c 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则 a f1 5n f2 0n f3 5nb f1 5n f2 5n f3 0nc f1 0n f2 5n f3 5nd f1 0n f2 10n f3 5n c 2 如图 有一块质量为m的砖 它们的长 宽 高分别为25cm 15cm 8cm 则当它平放 侧放和竖放时 运动的砖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 a f1 f2 f3b f1 f2 f3c f1 f2 f3d 无法比较 2 如图 有一块质量为m的砖 它们的长 宽 高分别为25cm 15cm 8cm 则当它平放 侧放和竖放时 运动的砖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 a f1 f2 f3b f1 f2 f3c f1 f2 f3d 无法比较 b 3 如图 在 0 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质量为20kg 在运动过程中 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 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g 10n kg a 10n 向右b 10n 向左c 20n 向右d 20n 向左 3 如图 在 0 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质量为20kg 在运动过程中 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 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g 10n kg a 10n 向右b 10n 向左c 20n 向右d 20n 向左 d 4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斜面体a 在a的粗糙斜面上放一小物体b 如图 已知a b静止 则水平面对斜面体 a 有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d 有摩擦力的作用 但摩擦力方向不能确定 4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斜面体a 在a的粗糙斜面上放一小物体b 如图 已知a b静止 则水平面对斜面体 a 有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d 有摩擦力的作用 但摩擦力方向不能确定 c 5 物体b放在物体a上 a 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 如图 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 a 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 a 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表面的性质 5 物体b放在物体a上 a 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 如图 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 a 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 a 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表面的性质 c 6 一物块m从某曲面上的q点自由滑下 通过一粗糙的静止传送带后 落到地面上的p点 如图所示 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 使传送带也随之运动 再把该物体放到q点自由滑下 那么 a 它可能落在p点b 它可能落在p点左边c 它可能落在p点右边d 它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6 一物块m从某曲面上的q点自由滑下 通过一粗糙的静止传送带后 落到地面上的p点 如图所示 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 使传送带也随之运动 再把该物体放到q点自由滑下 那么 a 它可能落在p点b 它可能落在p点左边c 它可能落在p点右边d 它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ac 9 如图 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 b 书重均为5n 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 并将书a固定不动 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