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 (10).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 (10).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 (10).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 (10).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铭”的特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教学重难点】1、识记文言知识,理解文意,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 2、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提问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 导入以一张陋室图片导入课堂,让学生发表对图片所展示的陋室的看法二、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乌衣巷石头城等。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又被称之为“诗豪”。三、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按规定,他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是地方官故意刁难。将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改成了城南门面向江边的三间小屋,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写下了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地方官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县城北门,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新居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见景生情,在门上写了两句话:“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地方官见刘禹锡仍悠闲自乐,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于是刘禹锡就写下了陋室铭。四、 文体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五、 释题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六、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出示容易读错的字音,读准字音,听录音跟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馨(xn) 苔(ti) 牍(d) 鸿儒(hn r) 蜀(sh) 陋(lu) 调(tio)七、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在课件上展示重点字词句,学生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并且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不懂的字词句进行探讨。八、 研读课文(一)在作者看来,这件陋室真的陋吗?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如何引出的?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点明主旨3、(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类比: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3)山、水类比陋室;仙、龙类比德、名、灵类比馨总结: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二) 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找出描写陋室的句子,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陋室?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清幽雅致)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贤良儒雅)(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高雅脱俗)(1) 正面描写即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 反面描写即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结:“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三) 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1、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一身傲骨,绝不向困难低头,向恶势力脱险,也绝不轻易屈服。形容众多污秽中的纯洁。2、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四)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 ,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五)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六)托物言志1、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2、借陋室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八、总结: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当权者显示自己并未因遭贬而郁郁寡欢,相反却过得安逸潇洒;另一方面表达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屡遭磨难而坚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