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作文点评.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作文点评.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作文点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一词多义练习(一)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A沛公不胜杯杓:禁住,能承受B上下同欲者胜:取得胜利C何可胜道也者:尽D真黄山绝胜处:优美的E数石之重,中人不胜:获胜( )2A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B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开辟也 :同“避”,躲避C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同“避”,躲避D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张开( )3A天理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同“影”B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同“黜”,被罢免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讨伐,征伐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验应( )(二)下列各组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两项是1A直前诟虏师失信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俄匀谢玄淮上信至E信造化之尤物也( )2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干仕B哭声直上干云霄C不从车乘,不操干戈D亦不敢服垢弊以干名E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3A一出门,裘马过世家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C会贤士大夫少府赵禹过卫将军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E求,无乃尔是过与(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涉岭,必造幽峻,严障千里,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险,诱客易山行。”在会稽亦多徒众。(宋书谢灵运传)下列各组加点的字与例句加点的 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1例句:灵运因父祖之资A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C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2例句:必造幽峻A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史公治兵 ,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D顾民国肇造,变乱相乘3例句:又要琇更进A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B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D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4例句:旅客易山行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由是贼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C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别耳D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例句:徐知是灵运乃安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C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例句:上山则去前齿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君如逃,则谁守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答案:(一)1E(胜,能承受,J“中人”,普通人) 2B(辟,征召)3C(伐,功业)(二)1B、D(这两个“信”都是名词,都是指送信的人。C项“信臣”,忠臣;E项 “信”副词,确实) 2A、D(都是动词,求取之意。B项“干”,冲犯,D项读gn,才干)3B、C(都是拜访之意。A项,超过;D项,经过;E项,动词,责怪)(三)1B(都是动词因袭、继承之意。A项,介词,通过;C项,介词,趁机;D项连词,于是) 2C(都是造访之意)。B项“造化”是一个词,D项“造”,建)3C(都同“邀”。A项,约;B项“要”,扼要地说,概括地说;D项,要挟)4A(都是改变之意。B项“易”与“险”相对,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