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全套课件教案及练习整理之十三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必修二课件工具的进步7.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全套课件教案及练习整理之十三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必修二课件工具的进步7.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全套课件教案及练习整理之十三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必修二课件工具的进步7.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全套课件教案及练习整理之十三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必修二课件工具的进步7.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全套课件教案及练习整理之十三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必修二课件工具的进步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蒋晶晶 黄雨薇 梁惠婷 余思韵 林小舒 林树青 广东实验中学高一 18 班 交通通讯 近代 中国 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后期开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方 由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揭开序幕 19世纪末结束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形成了商业 而商业与交通运输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 商业是交通的先导 交通是商业的基础 最牛的交通工具 黄包车 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 最初时是用铁皮包着木头轮子 后改为充气胶轮 由于车身漆成黄色 于是便叫成黄包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1908年3月5日 自南京路外滩到今西藏中路率先通车 两个月后法租界也通车了 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 车速很慢 乘客可随时上下 但由于封建传统的约束 老百姓怕 触电 不敢乘 经过一再喧传和保证 乘的人多了 就分成头等和三等票价 头等多为洋人所坐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 据埃米莉 哈恩 宋美龄传 说 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我国最早的铁路 沪淞铁路是从今天的河南北路通向吴淞的 光绪二年 1876 沪淞铁路通车 中国人就是在这儿 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1902年3月 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 这就是汽车 汽车是由德国人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 距当时仅17年 对广大的中国百姓来说 不仅见所未见 而且也闻所未闻 当一位 好事者 西洋人黎恒时将这个怪物带到上海时 上海人大开眼界 这是汽车首次传入中国 19世纪20年代初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开辟了从欧洲到北美洲的第一条大西洋航线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 但16世纪以后 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 清朝雍正年间 1723一1735 蓝鼎和 鹿洲初集 云 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1842年英国 魔女 号抵达上海 这是国人见到的第一艘轮船 百年寻梦 中国汽车业的光荣与梦想 年 月 日 毛主席视察第一汽车制造厂时 观看解放牌汽车下线 年 月 日 时 吉林长春 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 依次驶下第一批 辆 解放牌 载重汽车 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新中国诞生之时 百废待兴 百业待举 第一汽车厂的建设被列为苏联援建的大型项目之一 是政府和人民的明智之举 正是 解放的国家 解放的人民 共同打造 解放牌 汽车 年 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 万辆 世纪末 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汽车产量在 年 年 年和 年分别突破 万辆 万辆 万辆和 万辆 但是 一百多家汽车制造企业 仅仅生产 万辆汽车 令人汗颜的纪录也将被带入新的世纪 年 月 日 赛欧下线 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家庭轿车的新梦想 海 陆 空 中国客机 计划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空中客车a380客机的模拟图片 这种被称为最先进 宽敞和高效的超级巨型客机将拥有555个客舱座位 农业革命促进了人类消化系统功能的健全工业革命则导致了肌肉等能量消耗器官功能的健全而这两次革命后的第三次革命 信息革命 将引导人类进入充实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信息产业革命时代 从 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到 竹信 从 漂流瓶 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 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百年间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庞大的船队 船队与分船队之间需要的联络 指挥 调度 在当时还没有近代通讯方式时 茫茫大海上刮风下雨雾天怎么联系 郑和船队用什么方式联系呢 船队配有交通艇 音响信号 旗帜等装备 史书记载 船队 昼行认旗帜 夜行认灯笼 务在前后相继 左右相挽 不致疏虞 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 组成相应旗语 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 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 配有铜锣 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电话在中国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在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同时 也为中国带来了近代的邮政和电信 1900年 我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 1904年至1905年 俄国在烟台至牛庄架设了无线电台 中国古老的邮驿制度和民间通信机构被先进的邮政和电信逐步替代 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的邮电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中 加上连年战乱 通信设施经常遭到破坏 抗战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战争需要和企图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 改造和扩建了电信网络体系 他们利用当时中国经济 技术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 通过在技术 设备 维修 管理等方面对中国的通信事业进行控制 1949年以前 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 到1949年 中国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 05 电话用户只有26万 1949以后 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 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年 文革 邮电再次遭受打击 一直亏损 业务发展停滞 到1978年 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 38 不及世界水平的1 10 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 比美国落后75年 民国军用电报封套 文革语录电报封套 50年代电报宣传单 世界通讯83周年纪念封套 1958年9月上海电报局自制成功的我国最早的国产360转传真电报机真迹传真电报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出现 当时也称 摄影电报 因收报操作流程类似摄影 以正片收录 经冲洗显影 定影 烘干后投送 故此得名 1978年 交换机自动化比重低 大部分县城 农村仍在使用 摇把子 长途传输主要靠明线和模拟微波 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 的长途电话打不通 15 的要在1小时后才能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