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1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2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3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4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1. (1分)默写。 (1)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 (4)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5)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 (6)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市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表达爱国激情和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8)人以德立身。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要好,人格魅力便会“香远益情”,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2. (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 , 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1)根据拼音,写汉字。 shojiju喜上眉_乡土情_取_(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怯_(Aqi Bqu)翘_(Aqio Bqio)(3)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B . “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C .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D .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名著阅读,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 (1)昆虫记是长篇科普文学作品,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阅读? (2)请以朝花夕拾和昆虫记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科学小品文的不同特点。(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4. (7分)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只修改病句。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本文第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请仿照例子,概括另外两组对比。 第一组: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对比第二组:_第三组:_(2)修辞是文章语句华丽的外衣,品味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3)写作需要字斟句酌,有人说下面句子的“顶”可以用“覆盖”来代替,你同意吗?为什么?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4)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显得如诗如画。请你结合全文,看看本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每种手法简要举一个例子说明。 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心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n)然泪下!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_母亲捞起螃蟹_(2)阅读文章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段下列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4)品味第段划线句子:“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说说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六、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节选自宋史)【注】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箧(qi):书柜、书箱。薨(h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段2处)。既 薨 家 人 发 箧 视 之 则 论 语 二 十 篇 也。(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学而时习之 普少习吏事B . 可以为师矣 及为相C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读之竟日D . 可以为师矣 太祖常劝以读书(3)翻译下面的句子。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4)乙文中写赵普万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如,“前行不忘驻足”,“书香引领我前行”,“前行的道路有你相伴”),写一篇记叙文。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班级、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