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法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展现景物的各种变化和不同面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B .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清末明初文学家,号陶庵。还著有西湖梦寻等。C . 苏州园林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 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 林的赞赏和眷恋。D . 明天不封阳台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夹叙夹议,不断推进,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水滋万物,古城证千秋。古城之美,不独在山水,更在人与山水的和谐共处和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的z z b jun_。坚持科学发展,执著古城保护,h_护历史遗存,挖掘艺术瑰_(Agu Bgu)宝,体现出长远的历史眼光和从容的文化气度。我们坚信,jn_绣山川将更加娇媚,千年府城将永远不老。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积累 (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三题作答。 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复行数十步,_。(桃花源记)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在文人的笔下,四季盛开的娇美花儿,各具独特的精神魅力:袁枚苔中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苔花执着向上、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体现了莲花高洁质朴,不同流合污的君了气质;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_,_”更体现了梅花凛然风骨、虽死犹香的高贵品质。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2)佁然不动(_) (3)不可久居(_)(4)溯游从之(_) 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节选自臣轨)(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B . 弗敢加也 随意增加C . 小信未孚 使人信服D . 小大之狱 诉讼事件(2)下列划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小大之狱A . 古之善将者B . 水陆草木之花C . 当余之从师也D . 长跪而谢之(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所作。B . 【乙】文认为取得战斗胜利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全军团结一心,相亲相爱。C . 【甲】【乙】两文都要求领导者争取民心民意,依靠人民,关爱人民,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才能得到支持。D . 【乙】文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与“父子兄弟之军”打仗,因为他们像父子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团结一致,与他们打仗必败无疑。(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为观测天象将天空中可见的星分为了二十八组,统称为二十八宿,“气冲斗牛”中的“斗”“牛”均是星宿名。B .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典故来源与汉代董仲舒相关。 C . 天干地支纪年法,包括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例如“丁卯年”中的“丁”是天干,“卯”是地支。D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7. (1分)名著阅读。 (1)在舅妈家,简爱经常受到表兄_的欺侮。简最害怕的是被关进_里。 (2)水浒传中宋江带领梁山众英雄招安,归顺了朝廷。有人说对,也有人说错。请谈谈你对“招安”这一行为的看法。 8. (5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以下题目。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语段文字选自名著_,书中主人公追求的理想是_。 (2)选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和“连哭都哭不出来声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3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只有沉得下心,才会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和考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于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整整翻译了6年。他一生始终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二)有此匠心 , 才能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结合文章说说,什么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3)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4)为什么说“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青儿只是笑,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刘姥姥道:“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的。我想姑奶奶的病不要撞着什么了罢?”平儿听着那话不在理,便在背地里扯他。刘姥姥会意,便不言语。那里知道这句话倒合了凤姐的意,扎挣着说:“姥姥你是有年纪的人,说的不错。你见过的赵姨娘也死了,你知道么?”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刘姥姥道:“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这句话又招起凤姐的愁肠,呜呜咽咽的哭起来了。众人都来劝解。巧姐儿听见他母亲悲哭,便走到炕前用手拉着凤姐的手,也哭起来。凤姐一面哭着道:“你见过了姥姥了没有?”巧姐儿道:“没有。”凤姐道:“你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就和干娘一样,你给他请个安。”巧姐儿便走到跟前,刘姥姥忙着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不来,你还认得我么?”巧姐儿道:“怎么不认得。那年在园里见的时候我还小,前年你来,我还合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也没有给我,必是忘了。”刘姥姥道:“好姑娘,我是老糊涂了。若说蝈蝈儿,我们屯里多得很,只是不到我们那里去,若去了,要一车也容易。”凤姐道:“不然你带了他去罢。”刘姥姥笑道:“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他顽,拿什么给他吃呢?这倒不是坑杀我了么。”说着,自己还笑,他说:“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我们那里虽说是屯乡里,也有大财主人家,几千顷地,几百牲口,银子钱亦不少,只是不像这里有金的,有玉的。姑奶奶是瞧不起这种人家,我们庄家人瞧着这样大财主,也算是天上的人了。”凤姐道:“你说去,我愿意就给。”刘姥姥道:“这是顽话儿罢咧。放着姑奶奶这样,大官大府的人家只怕还不肯给,那里肯给庄家人。就是姑奶奶肯了,上头太太们也不给。”巧姐因他这话不好听,便走了去和青儿说话。两个女孩儿倒说得上,渐渐的就熟起来了。(出自红楼梦第113回,题目为编者所加)【注释】选文中的情节发生在贾府败落之后,贾老太太已过世,凤姐也不久于人世。(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你认为现在凤姐对刘姥姥的态度怎样?找出一两个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3)第一次进大观园时,凤姐和鸳鸯导演着刘姥姥出尽洋相,而现在却和她平和地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感态度上的变化呢? (4)结合第一次进贾府的情况,你认为刘姥姥是怎样的一个人?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B . 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C . 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D . 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 . 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 . 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 . 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真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而不在你的对面。你对面是别人的幸福。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确定好角度,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并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